本技术涉及车载终端减震,特别涉及一种车载终端减震结构和工具车。
背景技术:
1、现有的履带车、轮式车上都搭载有终端设备以实现履带车或轮式车的精确指令控制,而当车上终端设备受到振动冲击时,会导致终端显示异常或者不方便操作等问题。车上终端设备或者显示器大部分均使用钢丝绳减震器,它通过以下形式固定:以上下两支板开若干孔,一根钢丝绳穿绕上下两支板各孔中,钢丝绳呈螺旋状作为弹性体,通过对钢丝绳的变形实现的。但钢丝绳减震器在减震的过程中,仅能够缓解沿螺旋状的轴向方向的震动,而沿螺旋状的径向方向的震动会使得钢丝产生在孔中的摇摆运动,进而导致终端设备晃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终端减震结构,旨在提高车载终端的减震效果,通过减震胶体来实现多个方向上减震,从而降低振动对终端设备的影响。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车载终端减震结构,包括减震器外支架、减震器内支架和减震胶体,减震器外支架与所述车载终端连接;减震器内支架与所述车载支架连接;减震胶体设于所述减震器外支架和所述减震器内支架之间;所述减震器外支架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减震胶体固定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减震胶体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减震器内支架固定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孔壁开设有沿其周向方向设置的第一环凸;所述减震胶体的外侧壁设有沿其周向方向设置的第一环槽;所述第一环凸与所述第一环槽配合连接。
3、可选地,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孔壁开设有沿其周向方向设置的第二环槽;所述减震器内支架的外侧壁设有沿其周向方向设置的第二环凸;所述第二环凸与所述第二环槽配合连接。
4、可选地,所述第二环槽和所述第二环凸均沿轴向方向间隔设有多个,且一个所述第二环槽对应连接一个所述第二环凸。
5、可选地,所述减震胶体呈筒状。
6、可选地,所述减震胶体的外径和内径的差值小于或等于16mm。
7、可选地,所述减震胶体的外径和内径的差值大于或等于8mm。
8、可选地,所述减震器外支架设有贯穿其相对两侧的沉头通孔。
9、可选地,所述减震器内支架设有贯穿其相对两端的贯通孔。
10、可选地,所述减震器外支架、所述减震器内支架和所述减震胶体设有多个,且每一个所述减震器外支架对应设置有一个所述减震器内支架和一个所述减震胶体。
11、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工具车,包括前述的车载终端减震结构。
1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将减震胶体设置于减震器内支架和减震器外支架之间从而实现降低从减震器内支架的车载支架所传递来的震动。进一步地,减震器外支架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减震胶体固定设置于第一安装孔,而减震胶体开设有第二安装孔,减震器内支架固定设置于第二安装孔,如此一来,实现了从减震器外支架、减震胶体和减震器内支架的相对位置的固定连接。为了满足减震效果,第一安装孔的孔壁开设有沿其周向方向设置的第一环凸,减震胶体的外侧壁设有沿其周向方向设置的第一环槽,第一环槽和第一环凸的配合实现了减震胶体和减震器外支架的相对位置固定的同时,还使得所述整个车载终端减震结构能够承受来自轴向方向的力,也即实现车载终端在轴向方向上的减振;此外,由于减震胶体填充在减震器内支架和减震器外支架之间,即使减震胶体承受来自径向方向的力,减震胶体也不会产生摇摆运动,从而避免车载终端出现晃动。
1.一种车载终端减震结构,连接车载终端和车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终端减震结构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终端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孔壁开设有沿其周向方向设置的第二环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终端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槽和所述第二环凸均沿轴向方向间隔设有多个,且一个所述第二环槽对应连接一个所述第二环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终端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胶体呈筒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终端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胶体的外径和内径的差值小于或等于16mm。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终端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胶体的外径和内径的差值大于或等于8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终端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外支架设有贯穿其相对两侧的沉头通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终端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内支架设有贯穿其相对两端的贯通孔。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车载终端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外支架、所述减震器内支架和所述减震胶体设有多个,且每一个所述减震器外支架对应设置有一个所述减震器内支架和一个所述减震胶体。
10.一种工具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车载终端减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