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辆的变速箱的机电致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67261发布日期:2023-12-14 07:28阅读:23来源:国知局
用于机动车辆的变速箱的机电致动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变速箱的机电致动器。致动器的功能是将经由杆(变速杆)或变速杆系统(旋转或按下按钮或其他方式)给出的控制传递给变速箱,该变速箱可以是自动变速箱或双离合器型变速箱。


背景技术:

1、众所周知,机电致动器可以执行多种操作功能。最全面的功能是转换所有控制模式:空挡、行驶、倒挡和泊车(n、d、r、p)。根据车辆的制造商的要求;在一些简化的应用中,致动器只能用于在泊车和非泊车位置以及操作状态之间切换变速箱。

2、在电源故障的情况下,例如由于事故,机电致动器即使没有被供电,也可以自动地切换到停车/泊车位置,从而执行锁定功能,该锁定功能锁定变速器,使得机动车辆无法再移动。在正常行驶中,可以通过退出泊车位置来停用泊车锁定功能,或者如果蓄电池不工作,则需要手动操作杆才能够到达泊车释放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总体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致动车辆变速箱的机电线性致动器,该致动器具有电磁释放装置,以用于在发生故障时自动地将变速箱带入泊车状态。

2、本发明的具体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靠、精确、紧凑、易于制造、组装和安装的致动器。其他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施加高致动力的致动器,从而提供长度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变化的线性冲程。

3、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特别静音的致动器,该致动器适于放置在发动机舱室内,直接放置在变速箱上,或者经由柔性线缆远程传递运动,放置在乘客舱室内。

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中限定的特征的机电线性致动器来实现上述和进一步的目的和优点。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定义了优选实施例。

5、简而言之,用于通过机械线缆致动机动车辆变速箱的机电线性致动器包括壳体、可在壳体内绕纵向方向旋转地驱动的螺杆轴、用于驱动螺杆轴旋转的电动机、以及可固定到线缆的端部的齿条元件。齿条元件邻近并平行于螺杆轴安装并且可在壳体内在平行于螺杆轴的纵向方向和垂直于螺杆轴的径向方向上移动。齿条元件具有背离螺杆轴的第一直线纵向表面。应急弹簧在齿条元件上施加纵向偏压力。壳体内的电磁体克服弹性释放力的作用操作可电磁移位的肩部。机电线性致动器具有正常操作状态和紧急状态。在正常操作状态下,电磁体被通电并保持可电磁移位的肩部抵靠齿条元件的第一直线纵向表面,从而保持齿条元件与螺杆轴螺纹接合,以便控制线缆的纵向位置。在紧急状态下,电磁体不再通电,弹性释放力立即将可电磁移位的肩部移动远离齿条元件的第一直线纵向表面,由此应急弹簧推动齿条元件,使其与螺杆轴径向脱离,并将齿条元件和附接到其上的线缆移动到泊车纵向位置。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通过线缆(12)致动机动车辆变速箱(11)的机电线性致动器(10),所述致动器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致动器,其包括多个所述释放弹簧(35),多个所述释放弹簧平行设置并且相互间隔开,并且在横向方向上抵靠所述可移位板件(30)的表面被压缩。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其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可电磁移位的肩部(31)相对于所述致动器壳体(13)的位置的传感器(4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其进一步包括径向弹簧(47),所述径向弹簧施加将所述齿条元件(15)朝向所述螺杆轴(14)径向推动的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致动器,其中,所述齿条元件(15)固定在齿条滑动件(38)上或与齿条滑动件成一体,所述齿条滑动件能固定到线缆(12)的端部部分,并且其中,所述齿条滑动件(38)搁置在引导板(39)上并且具有沿所述引导板纵向滑动的能力,所述引导板能在所述致动器壳体(13)内被径向滑动地引导并且被所述径向弹簧(47)朝向所述螺杆轴(14)推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致动器,其中,直线纵向延伸的引导件(45)在所述齿条滑动件(38)和所述引导板(39)的相接处形成,用于沿所述引导板(39)纵向地引导所述齿条滑动件(38)。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其包括两个纵向相对的线缆附件(42,43),每个线缆附件被固定以与所述齿条元件(15)一起纵向移动。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其中,所述齿条元件(15)和所述螺杆轴(14)的螺纹的螺纹角度在大约25°至大约45°之间,优选地为大约4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其中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其中,所述应急弹簧(22)为压缩弹簧,其同轴地布置在所述线缆(12)的端部部分周围并且被纵向地压缩在所述致动器壳体(13)的侧壁(27)和所述齿条元件(15)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致动器,其中,所述致动器壳体(13)提供第一纵向对齐开口(28)和第二纵向对齐开口(28'),它们分别形成在所述致动器壳体(13)的两个纵向相对且平行的第一壁(27)和第二壁(24)中,每个开口(28,28')被构造成允许所述线缆(12)的端部部分穿过其中,从而使所述致动器(10)择一地或者以拉动停车模式运行或者以推动停车模式运行,在拉动停车模式下线缆端部部分(12)穿过在所述致动器壳体的第一壁(27)中获得的第一开口(28),在推动停车模式下线缆端部部分(12)穿过在所述致动器壳体的第二壁(24)中获得的第二开口(28')。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致动器,其进一步包括齿轮减速单元(29),所述齿轮减速单元包括齿轮减速壳体(16),所述齿轮减速壳体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螺杆轴(14)的电动机(18)和减速齿轮(19,20),所述齿轮减速壳体(16)被配置为以以下位置装配到所述致动器壳体(13),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致动器,其中,所述致动器壳体(13)的轮廓具有与所述齿轮减速壳体(16)的轮廓部分匹配的形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致动器,其中,所述齿轮减速壳体(16)具有与所述致动器壳体(13)的轮廓部分匹配的l形,所述致动器壳体具有平行六面体形状。

16.一种具有泊车(p)位置的机动车辆变速箱(11),其包括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机电线性致动器(10)。


技术总结
一种机电线性致动器(10),其包括螺杆轴(14);邻近螺杆轴(14)并且可平行和垂直于该螺杆轴移动的齿条元件(15),齿条元件的直线纵向表面(32a)背离螺杆轴(14);以及在齿条元件(15)上施加偏压力的应急弹簧(22)。可电磁移位的肩部(31)由电磁体(34)克服弹性释放力操作。在正常操作状态下,电磁体(34)被通电,以保持可电磁移位的肩部(31)抵靠直线纵向表面(32a)并且齿条元件(15)和螺杆轴(14)接合。在紧急状态下,电磁体(34)未被通电,因此弹性释放力将可电磁移位的肩部(31)远离直线纵向表面(32a)移动,并且应急弹簧(22)将齿条元件(15)从螺杆轴(14)脱离并且将其移动到泊车(P)位置。

技术研发人员:肖班吉特·达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斯拉泰奇股份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