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扭矩倍增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94642发布日期:2023-10-21 22:07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扭矩倍增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扭矩倍增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大扭矩的螺栓、螺母的装配和拆卸的扭矩倍增器。


背景技术:

1、煤矿一般有很多大型机械化设备,比如掘进机、带式输送机、钻孔机等,这些设备上大螺栓、大螺母非常普遍,特别是常年工作在井下阴暗潮湿环境下,锈蚀严重,在进行检修时拆卸和装配非常困难。目前,一般采用常规的扳手进行拆卸和装配,既费时又费工,大大降低了煤矿的生产效率。对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扭矩倍增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常规的扳手对大螺栓、大螺母进行拆卸和装配,既费时又费工,大大降低了煤矿的生产效率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3、一种扭矩倍增器,包括支架,支架内安装有一级齿轮、二级齿轮组和三级齿轮,二级齿轮组包括左右间隔布置的两个二级齿轮组件,二级齿轮组件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上下布置,且同轴固定连接,一级齿轮的直径小于第一齿轮的直径,一级齿轮位于两个第一齿轮之间,且一级齿轮分别与两个第一齿轮啮合连接,三级齿轮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的直径,三级齿轮位于两个第二齿轮之间,且三级齿轮分别与两个第二齿轮啮合连接。

4、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顶板、底板以及连接顶板和底板的若干立柱。

5、优选地,所述第一齿轮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垂直固定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端部通过轴承与顶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的下表面中心位置垂直固定安装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端部通过轴承与底板转动连接。

6、优选地,所述一级齿轮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垂直固定安装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穿过顶板,并通过轴承与顶板转动连接,在第三转轴的端部垂直固定安装有横杆。

7、优选地,所述三级齿轮的下表面中心位置垂直固定安装有第四转轴,第四转轴穿过底板,并通过轴承与底板转动连接,在第四转轴的端部一体成型有卡头,所述卡头的截面为方形,与内六角套筒相适配。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如下有益效果:

9、本发明一种扭矩倍增器,通过多级齿轮的减速,实现扭矩倍增以及省时省力的作用,进而实现对大螺栓、大螺母的拆卸和装配,且安全系数高。



技术特征:

1.一种扭矩倍增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支架内安装有一级齿轮、二级齿轮组和三级齿轮,二级齿轮组包括左右间隔布置的两个二级齿轮组件,二级齿轮组件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上下布置,且同轴固定连接,一级齿轮的直径小于第一齿轮的直径,一级齿轮位于两个第一齿轮之间,且一级齿轮分别与两个第一齿轮啮合连接,三级齿轮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的直径,三级齿轮位于两个第二齿轮之间,且三级齿轮分别与两个第二齿轮啮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扭矩倍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顶板、底板以及连接顶板和底板的若干立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扭矩倍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垂直固定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端部通过轴承与顶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的下表面中心位置垂直固定安装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端部通过轴承与底板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扭矩倍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齿轮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垂直固定安装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穿过顶板,并通过轴承与顶板转动连接,在第三转轴的端部垂直固定安装有横杆。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扭矩倍增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级齿轮的下表面中心位置垂直固定安装有第四转轴,第四转轴穿过底板,并通过轴承与底板转动连接,在第四转轴的端部一体成型有卡头,所述卡头的截面为方形,与内六角套筒相适配。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扭矩倍增器,包括支架,支架内安装有一级齿轮、二级齿轮组和三级齿轮,二级齿轮组包括左右间隔布置的两个二级齿轮组件,二级齿轮组件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上下布置,且同轴固定连接,一级齿轮的直径小于第一齿轮的直径,一级齿轮位于两个第一齿轮之间,且一级齿轮分别与两个第一齿轮啮合连接,三级齿轮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的直径,三级齿轮位于两个第二齿轮之间,且三级齿轮分别与两个第二齿轮啮合连接。通过多级齿轮的减速,实现扭矩倍增以及省时省力的作用,进而实现对大螺栓、大螺母的拆卸和装配,且安全系数高。

技术研发人员:田新龙,张以涛,刘旭东,吴鹏,鞠宗华,刘成佰,崔维喜,范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临沂矿业集团菏泽煤电有限公司郭屯煤矿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