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阻尼减震器及独轮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74813发布日期:2023-11-24 22:48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向阻尼减震器及独轮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动独轮车,尤其涉及一种双向阻尼减震器及独轮车。


背景技术:

1、减震器是一种常用的机车零配件。减震器的需求是由于弹簧在形变后不能马上稳定下来,会持续一段时间反复压缩—舒张状态,所以避震器可以吸收车轮遇到凹凸路面所引起的震动,使乘坐舒适。现有减震器一般包括固接于车体上的一压缸,该压缸内部容纳有高黏滞性的阻尼油,且设有一活塞,该压缸的一端穿设一连杆,该连杆的一端固接于车轮的轮框,另一端与该压缸内的活塞固接,且该连杆的外部套设有弹簧。当遇到凹凸路面或刹车时,车体可经由该连杆带动该活塞以压缩压缸内部的阻尼油,以此获得缓冲作用。

2、市面上常见的减震器通常设置一个油压缸筒和一个气压缸筒,利用阻尼油在油压缸筒与气压缸筒的来回流动产生的阻尼力来吸收震动,然而减震器的调节装置和内部管路的数量通常设置较少,使得阻尼油的流通路径不足,造成阻尼效果受阻,避震力度调节难度大;另一方面,由于阻尼油的流通路径通常是单向循环流动,遇到严重颠簸路段时,缓冲程度不足,使得减震效果差,给用户带来较差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调节避震力度,且具有较优减震效果的双向阻尼减震器及独轮车。

2、本发明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向阻尼减震器,包括:

4、油压缸筒,所述油压缸筒内设有阻尼油;

5、气压缸筒,所述气压缸筒与所述油压缸筒滑动连接;

6、气压筒盖,所述气压筒盖与所述气压缸筒可拆卸连接;

7、所述气压缸筒内设有连通件,所述连通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气压筒盖,另一端穿设于所述油压缸筒,且位于所述油压缸筒内一端的所述连通件上套设有油压活塞,所述油压活塞与所述油压缸筒相对滑动设置;

8、所述油压缸筒靠近所述气压缸筒的一端设有油压筒盖,所述油压筒盖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油压缸筒,所述连通件穿设且滑动连接于所述油压筒盖;

9、所述油压活塞将所述油压缸筒分为第一油室和第二油室,所述阻尼油从所述第一油室和所述第二油室二者中的一者经所述连通件流入另一者。

10、通过如此设置,阻尼油无法直接从第一油室和第二油室二者中的一者流向另一者,需要经过连通件实现阻尼油在第一油室和第二油室内位置的改变,即在阻尼油被油压活塞挤压时,实现在第一油室和第二油室之间的双向流通,增加缓冲能力,使得减震效果更好,进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11、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通件包括第一油管和第二油管,所述第一油管和所述第二油管均配置为贯通,所述第一油管和所述第二油管二者中的一者套设于另一者。

12、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定义所述第一油管和所述第二油管位于内侧的一者内部贯通部分为第二油道,位于外侧的一者的内部贯通部分与位于内侧一者的外壁形成第一油道,所述第一油道和所述第二油道不直接连通。

13、通过如此设置,在不增加整体结构占据空间的条件下,增加连通管的空间利用率,使其内部包括两条不直接连通的油道,增加阻尼油的流通路径,防止阻尼效果受阻,也能实现更便捷地调节避震力度。

14、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气压筒盖内设有第一导油孔和第二导油孔,所述第一油道和所述第二油道二者中的一者连通于所述第一导油孔,另一者连通于所述第二导油孔。

15、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阻尼油流量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调节钮和第二调节钮,所述第一调节钮和所述第二调节钮分别活动连接于所述气压筒盖。

16、通过如此设置,分别转动第一调节钮和第二调节钮能够分别调整油压缸筒相对气压缸筒压缩和舒张的避震力度。

17、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调节钮和所述第二调节钮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调节钮和所述第二调节钮任一者包括调节件,所述调节件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气压筒盖。

18、通过如此设置,能够便于用户对调节钮进行调节,降低调节难度。

19、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调节钮和所述第二调节钮任一者还包括复位弹簧和活动球,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调节件,另一端抵接于所述调节件或所述气压筒盖内部。

20、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浮油缸筒,所述浮油缸筒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气压筒盖,与所述油压缸筒连通。

21、通过如此设置,在油压缸筒相对气压缸筒移动的过程中,浮油缸筒能够容纳或供给阻尼油给油压缸筒。

22、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独轮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双向阻尼减震器。

23、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独轮车包括车轮组件和车架组件,所述双向阻尼减震器的一端与所述车轮组件直接或间接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车架组件直接或间接连接。

24、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向阻尼减震器及独轮车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25、本发明的独轮车包括一种双向阻尼减震器,双向阻尼减震器的两端分别直接或间接连接于车轮组件和车架组件,双向阻尼减震器包括油压缸筒、气压缸筒和气压筒盖,油压缸筒内设有阻尼油,气压缸筒与油压缸筒滑动连接,气压缸筒与气压筒盖可拆卸连接,气压缸筒内设有连通件,连通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气压筒盖,另一端穿设于油压缸筒,且位于油压缸筒内一端的连通件上套设有油压活塞,油压活塞与油压缸筒相对滑动设置,油压缸筒靠近气压缸筒的一端设有油压筒盖,油压筒盖可拆卸地连接于油压缸筒,连通件穿设且滑动连接于油压筒盖,油压活塞将油压缸筒分为第一油室和第二油室,阻尼油无法直接在第一油室和第二油室之间流动,只能经连通件从第一油室和第二油室二者中的一者流入另一者,实现阻尼油在第一油室和第二油室之间的双向流通,增加缓冲能力,使得减震效果更好,进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特征:

1.一种双向阻尼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阻尼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件(21)包括第一油管(211)和第二油管(212),所述第一油管(211)和所述第二油管(212)均配置为贯通,所述第一油管(211)和所述第二油管(212)二者中的一者套设于另一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向阻尼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第一油管(211)和所述第二油管(212)位于内侧的一者内部贯通部分为第二油道(214),位于外侧的一者的内部贯通部分与位于内侧一者的外壁形成第一油道(213),所述第一油道(213)和所述第二油道(214)不直接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向阻尼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筒盖(3)内设有第一导油孔(31)和第二导油孔(32),所述第一油道(213)和所述第二油道(214)二者中的一者连通于所述第一导油孔(31),另一者连通于所述第二导油孔(32)。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双向阻尼减震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阻尼油流量的调节装置(5),所述调节装置(5)包括第一调节钮(51)和第二调节钮(52),所述第一调节钮(51)和所述第二调节钮(52)分别活动连接于所述气压筒盖(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向阻尼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钮(51)和所述第二调节钮(52)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调节钮(51)和所述第二调节钮(52)任一者包括调节件(521),所述调节件(521)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气压筒盖(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向阻尼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钮(51)和所述第二调节钮(52)任一者还包括复位弹簧(522)和活动球(523),所述复位弹簧(522)的一端抵接于所述调节件(521),另一端抵接于所述调节件(521)或所述气压筒盖(3)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阻尼减震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浮油缸筒(4),所述浮油缸筒(4)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气压筒盖(3),与所述油压缸筒(1)连通。

9.一种独轮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双向阻尼减震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独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独轮车包括车轮组件(200)和车架组件(100),所述双向阻尼减震器的一端与所述车轮组件(200)直接或间接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车架组件(100)直接或间接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向阻尼减震器及独轮车,双向阻尼减震器包括油压缸筒、可拆卸连接的气压缸筒和气压筒盖,油压缸筒内设有阻尼油,气压缸筒与油压缸筒滑动连接,气压缸筒内设有连通件,连通件一端固定连接于气压筒盖,另一端穿设于油压缸筒,且位于油压缸筒一端的连通件上套有油压活塞,油压活塞与油压缸筒相对滑动,油压缸筒靠近气压缸筒的一端设有油压筒盖,油压筒盖可拆卸地连接于油压缸筒,连通件穿设且滑动连接于油压筒盖,油压活塞将油压缸筒分为第一油室和第二油室,阻尼油经连通件从第一油室和第二油室二者中一者流入另一者,实现阻尼油在第一油室和第二油室之间的双向流通,增加缓冲能力,使得减震效果更好,进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林鸿贵,刘春林,周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比高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