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星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39064发布日期:2024-01-06 23:24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行星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齿轮,具体涉及一种行星轮。


背景技术:

1、行星齿轮是指除了能像定轴齿轮那样围绕着自己的转动轴转动之外,它们的转动轴还随着行星架绕其它齿轮的轴线转动的齿轮系统。绕自己轴线的转动称为“自转”,绕其它齿轮轴线的转动称为“公转”。

2、在重型汽车上,差速器里面行星轮损坏故障居高不下,主要表现为打齿,也就是齿链打断,这是因为齿的强度不足;再加上两个行星轮在配合转动时,摩擦产生热量,长期下来热量聚集在行星轮上,会对行星轮的质量造成损伤,导致行星轮的强度进一步受损,齿链更加容易被打断。

3、若想要增强行星轮的强度,可以增加行星轮的外径,但是由于差速器壳体的形状已定,行星轮的空间无法增加,提高行星轮外径的方法难以实现,因此,只能在行星轮本身结构上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星轮,解决以下技术问题:

2、如何提高行星轮的齿链强度。

3、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4、一种行星轮,包括齿轮,齿轮包括主体以及周向分布于主体外圈的齿链,在每一个齿链中均设有散热机构,用以对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

5、在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头部和连接于头部的栓体,所述栓体内部设有石墨芯柱。

6、在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石墨芯柱的一端位于栓体中,另一端穿设于头部延伸至头部外部。

7、在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齿轮背部开设有螺孔,所述栓体外部设有与所述螺孔相互配合的外螺纹,栓体以螺纹连接的方式穿设于所述螺孔中。

8、在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散热机构的制备方法为:

9、s1:对不锈钢进行煅烧,得到不锈钢金属液;

10、s2:先向模具中插入石墨芯柱,随后将金属液浇筑至模具中;

11、s3:冷却成型后脱模,即可得到散热机构;

12、其中,所述模具的内腔与散热机构的形状相同。

13、在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栓体的壁厚为1-2mm。

14、在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方案中:相邻的两个齿链后端之间设有唇边,唇边与主体和齿链为一体式。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6、(1)当两个齿轮配合转动时,在长时间的旋转状态下,两个齿轮之间产生摩擦,主要是两个齿轮中的齿链之间产生摩擦,从而生出热量,此时,热量产生于齿链的两侧表面,随后传递至内部的散热机构中,经过栓体传递至石墨芯柱中,由于石墨芯柱的吸热能力很强,因此热量可以迅速被石墨芯柱吸收,并最终通过石墨芯柱位于头部外部的一端释放出去,可以起到散热效果,防止热效应对齿轮造成损坏;

17、(2)由于石墨芯柱的热膨胀系数很小,因此,在接受到热量之后,产生形变的程度很低,而石墨芯柱外部的栓体由于与头部处于直接接触的状态,因此头部的温度相较于齿链来说会更高,因此形变量更大一些,此时,由于头部与齿链之间为螺纹连接,螺纹连接位置间会存在一些间隙,这些间隙刚好可以应对头部产生的形变量,使得头部与齿链之间的结合更加紧密,其整体强度更大,因此,当两个齿轮处于长期配合转动时,可以减轻二者相互摩擦造成的损坏;

18、(3)由于两个齿轮啮合时,齿轮后端彼此不接触,因而唇边不会对齿轮的运动造成干扰,唇边将每个齿链连接起来,相当于为每一个齿链增加了加强筋,从而可以提高齿链的强度,防止齿链被打断,降低工作故障。



技术特征:

1.一种行星轮,包括齿轮(100),齿轮(100)包括主体(101)以及周向分布于主体(101)外圈的齿链(102),其特征在于,在每一个齿链(102)中均设有散热机构(200),用以对(102)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200)包括头部(201)和连接于头部(201)的栓体(202),所述栓体(202)内部设有石墨芯柱(2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星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芯柱(203)的一端位于栓体(202)中,另一端穿设于头部(201)延伸至头部(201)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行星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100)背部开设有螺孔,所述栓体(202)外部设有与所述螺孔相互配合的外螺纹,栓体(202)以螺纹连接的方式穿设于所述螺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星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200)的制备方法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星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栓体(202)的壁厚为1-2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齿链(102)后端之间设有唇边(103),唇边(103)与主体(101)和齿链(102)为一体式。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齿轮技术领域的一种行星轮,包括主体以及周向分布于主体外圈的齿链,在每一个齿链中均设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头部和连接于头部的栓体,所述栓体内部设有石墨芯柱,栓体螺纹连接式插设于齿链中;当两个齿轮配合转动时,在长时间的旋转状态下,两个齿轮之间产生摩擦,主要是两个齿轮中的齿链之间产生摩擦,从而生出热量,此时,热量产生于齿链的两侧表面,随后传递至内部的散热机构中,经过栓体传递至石墨芯柱中,由于石墨芯柱的吸热能力很强,因此热量可以迅速被石墨芯柱吸收,并最终通过石墨芯柱位于头部外部的一端释放出去,可以起到散热效果,防止热效应对齿轮造成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杨美兰,王子龙,张秋霞,陈平,符素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方盛车桥(合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