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闭式气路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20728发布日期:2023-06-29 12:33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闭式气路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气路开关,尤其涉及一种气闭式气路开关。


背景技术:

1、工业自动化中,传统气路通断所使用的阀多为阀芯转动或移动,阀芯与阀腔内壁之间用密封圈进行密封,切换气路通断的过程中密封圈随着阀芯运动与阀腔内壁发生摩擦,或密封圈固定于阀腔内与阀芯有相对运动发生摩擦,在连续回转工况中,需要切换气路通断或者连通气路的情况下摩擦更加明显;

2、因传统气路通断切换阀在使用过程中密封圈与阀芯或阀腔存在摩擦,密封圈易发生磨损而导致漏气现象,特别是连续回转需要连通气路情况下,密封圈的磨损更加严重,导致阀的寿命降低及后端气压不稳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长寿命的气路通断开关,其通过采用气压封闭气路的方式来实现气路通断。

2、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闭式气路开关,包括进气接头、阀体、导气柱、转动体、出气接头、密封圈;所述进气接头一端连接在阀体上,所述导气柱安装在阀体内,所述转动体连接在阀体远离进气接头的一侧,所述转动体远离进气接头的一侧连接出气接头;所述密封圈套在导气柱上的沟槽内,所述导气柱的一端通过密封圈连接在导气柱安装通孔内,另一端与转动体贴合连接。

3、可选的,所述阀体设有导气柱安装通孔、转动体连接槽,所述转动体连接槽的半径大于导气柱安装通孔的半径,所述导气柱安装通孔与转动体连接槽形成偏心构成。

4、可选的,所述转动体卡槽连接在转动体连接槽内,所述转动体上设有通气孔。

5、可选的,还包括限位卡簧,所述限位卡簧连接在转动体上,可将转动体限制在转动体连接槽内。

6、可选的,所述进气接头上设有进气孔;所述出气接头上设有出气孔,所述导气柱上设有导气孔,所述进气孔、导气柱安装通孔及导气孔之间同轴心设置,所述通气孔与出气孔同轴心设置,所述进气孔与出气孔可同轴心设置或偏心设置。

7、可选的,所述转动体连接槽的侧壁上设有限位开口,所述转动体的外侧壁上设有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设置在限位开口处。

8、可选的,所述导气柱采用耐磨自润滑非金属材质。

9、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1.导气柱是在压缩空气的推动下与转动体贴合的,在工作过程中不是强行挤压而贴合的,因此不易对导气柱造成破坏;

11、2.导气柱是在压缩空气的推动下与转动体贴合的,因此在导气柱有一定磨损时仍然会被压缩空气推动与转动体贴合,直至磨损到密封沟槽;

12、3.阀体的安装孔及连接槽与转动体的通气孔可做成同轴或错位,以实现间断通气或持续通气的回转场合;

13、4.导气柱采用的是耐磨自润滑非金属材质,使用过程中进一步减小了摩擦。



技术特征:

1.一种气闭式气路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接头、阀体、导气柱、转动体、出气接头、密封圈;所述进气接头一端连接在阀体上,所述导气柱安装在阀体内,所述转动体连接在阀体远离进气接头的一侧,所述转动体远离进气接头的一侧连接出气接头;所述密封圈套在导气柱上的沟槽内,所述导气柱的一端通过密封圈连接在导气柱安装通孔内,另一端与转动体贴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闭式气路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设有导气柱安装通孔、转动体连接槽,所述转动体连接槽的半径大于导气柱安装通孔的半径,所述导气柱安装通孔与转动体连接槽形成偏心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闭式气路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体卡槽连接在转动体连接槽内,所述转动体上设有通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气闭式气路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卡簧,所述限位卡簧连接在转动体上,可将转动体限制在转动体连接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闭式气路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接头上设有进气孔;所述出气接头上设有出气孔,所述导气柱上设有导气孔,所述进气孔、导气柱安装通孔及导气孔之间同轴心设置,所述通气孔与出气孔同轴心设置,所述进气孔与出气孔可同轴心设置或偏心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闭式气路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体连接槽的侧壁上设有限位开口,所述转动体的外侧壁上设有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设置在限位开口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闭式气路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柱采用耐磨自润滑非金属材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气闭式气路开关,包括进气接头、阀体、导气柱、转动体、出气接头、密封圈;所述进气接头一端连接在阀体上,所述导气柱安装在阀体内,所述转动体连接在阀体远离进气接头的一侧,所述转动体远离进气接头的一侧连接出气接头;所述密封圈套在导气柱上的沟槽内,所述导气柱的一端通过密封圈连接在导气柱安装通孔内,另一端与转动体贴合连接;导气柱是在压缩空气的推动下与转动体贴合的,在工作过程中不是强行挤压而贴合的,因此不易对导气柱造成破坏。

技术研发人员:王朝建,卢兴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苇渡控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3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