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灌溉防倾斜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00989发布日期:2023-05-10 13:40阅读:28来源:国知局
水利灌溉防倾斜底座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利灌溉防倾斜底座,属于水利灌溉。


背景技术:

1、现有公开号为cn21458716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水利灌溉监测报警装置,通过固定桩进行固定,固定后,通过钻机带动钻杆转动,使得钻杆伸入到土壤中,此时升降杆下降,检测头伸入到土壤中进行检测,检测的信息由控制器进行获取,通过灌溉报警器进行报警。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2、在使用过程中,水对土壤灌溉完成后,土壤变松,此时如果有风,装置会产生倾斜,不利于后期的采集工作,另一方面,将钻杆伸入到土壤中。会产生微量震动,此时装置的固定桩与土壤之间会产生缝隙,影响采集,必须要等到下次灌溉后才能恢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利灌溉防倾斜底座,加强固定桩与土壤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底座因震动产生的变形,从而增加对湿土壤的吸附贴合能力,增强抗风性。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利灌溉防倾斜底座,包括底座,底座下端设置固定桩,固定桩两端侧面设置可向外伸展的伸展装置;

3、伸展装置包括两个铰接设置的固定翼,固定翼铰接点铰接设置滑动块,滑动块设置在固定桩内设置的滑槽孔中;

4、固定桩内设置分翼角,分翼角用于分开固定翼;

5、滑动块上端设置螺纹杆,固定桩内设置与螺纹杆相适配的螺纹孔。

6、工作过程或工作原理:

7、将固定桩伸入土壤中,然后通过旋转螺纹杆,螺纹杆自身旋转,螺纹杆通过与螺纹孔的配合进行向下移动,然后带动滑动块向下移动,滑动块带动两个铰接的固定翼向下移动,两个向下移动的固定翼被分翼角分开,然后固定翼伸入到土壤中,加强固定桩与土壤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底座因震动产生的变形,从而增加对湿土壤的吸附贴合能力,增强抗风性。

8、进一步地,固定翼设置为半圆形板,半圆形板弧形面上设置刃口。

9、进一步地,固定桩分为上壳体和下壳体设置,下壳体底部设置锥形角。

10、进一步地,下壳体内部设置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固定翼,容纳腔上部设置与容纳腔上端相通的下滑槽孔,下滑槽孔中设置与其相适配的滑动块。

11、进一步地,上壳体内设置与滑动块相适配的上滑槽孔,上滑槽孔上端设置与螺纹杆相适配的螺纹孔。

12、进一步地,螺纹杆顶端设置手柄。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伸展装置,利用伸展装置中的固定翼加强固定桩与土壤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底座因震动产生的变形,从而增加对湿土壤的吸附贴合能力,增强抗风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利灌溉防倾斜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下端设置固定桩(3),固定桩(3)两端侧面设置可向外伸展的伸展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灌溉防倾斜底座,其特征在于,固定翼(43)设置为半圆形板,半圆形板弧形面上设置刃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利灌溉防倾斜底座,其特征在于,固定桩(3)分为上壳体(31)和下壳体(32)设置,下壳体(32)底部设置锥形角(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利灌溉防倾斜底座,其特征在于,下壳体(32)内部设置容纳腔(322),容纳腔(322)内设置固定翼(43),容纳腔(322)上部设置与容纳腔(322)上端相通的下滑槽孔(321),下滑槽孔(321)中设置与其相适配的滑动块(4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利灌溉防倾斜底座,其特征在于,上壳体(31)内设置与滑动块(42)相适配的上滑槽孔(311),上滑槽孔(311)上端设置与螺纹杆(41)相适配的螺纹孔(3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灌溉防倾斜底座,其特征在于,螺纹杆(41)顶端设置手柄(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利灌溉防倾斜底座,属于水利灌溉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底座下端设置固定桩,固定桩两端侧面设置可向外伸展的伸展装置;伸展装置包括两个铰接设置的固定翼,固定翼铰接点铰接设置滑动块,滑动块设置在固定桩内设置的滑槽孔中;固定桩内设置分翼角,分翼角用于分开固定翼;滑动块上端设置螺纹杆,固定桩内设置与螺纹杆相适配的螺纹孔。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利灌溉防倾斜底座,加强固定桩与土壤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底座因震动产生的变形,从而增加对湿土壤的吸附贴合能力,增强抗风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军
技术研发日:2023011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