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能器安装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35038发布日期:2023-08-05 20:37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蓄能器安装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车,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蓄能器安装机构。


背景技术:

1、已知蓄能器是液压气动系统中的一种能量储蓄装置;它在适当的时机将系统中的能量转变为压缩能或位能储存起来;当系统需要时,又将压缩能或位能转变为液压或气压等能而释放出来,重新补供给系统;当系统瞬间压力增大时,它可以吸收这部分的能量,以保证整个系统压力正常;其中,囊式蓄能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对其皮囊内的气压进行检查,如果有漏损应需要及时补充氮气。

2、但是在实际使用时,目前工程机械车用蓄能器因为空间布局等原因安装在车体内,维护蓄能器上部时受到其它部件的遮挡,从而存在需要完全拆卸后才能进行充气保养的问题:因此提出方便拆卸又方便充气的一种蓄能器安装机构,作为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蓄能器安装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蓄能器安装机构,包括蓄能器本体和安装在车体上的安装板,所述蓄能器本体的中部设置有卡圈,且所述卡圈与安装板之间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蓄能器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托架,且所述托架与安装板转动连接,所述托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板。

3、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侧面的固定座,所述卡圈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与固定座之间通过安装螺栓连接,所述安装螺栓的尾部螺纹连接有螺母。

4、进一步地,所述托架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套管,所述蓄能器本体的底部插接入固定套管的内部,所述蓄能器本体的底端与工程机械车液压系统连接管路之间固定安装有接头。

5、进一步地,所述蓄能器本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蓄能器检测口保护帽。

6、进一步地,所述托架与安装板之间通过铰链转动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的中部开设有通槽。

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9、1、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固定机构,由于手动拧动螺母将安装螺栓进行固定,从而保证卡圈上的固定套筒与安装板上的固定座连接稳定,因此该措施便于蓄能器本体拆装或安装,不需要借助工具。

10、2、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托架和限位板,限位板限制住蓄能器本体的偏转角度,使得蓄能器检测口保护帽可以无遮挡的方便取下,从而维护人员取下蓄能器检测口保护帽能够进行连接检测设备或者充气设备对蓄能器本体进行维护保养,因此该措施可避让车体结构件,使得蓄能器本体顶部紧凑空间得到进一步利用,使得工程车辆内部布局更合理,空间利用率更高,方便取下充气帽进行检测、充放气保养。



技术特征:

1.一种蓄能器安装机构,包括蓄能器本体(1)和安装在车体上的安装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器本体(1)的中部设置有卡圈(3),且所述卡圈(3)与安装板(2)之间设置有固定机构(4),所述蓄能器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托架(5),且所述托架(5)与安装板(2)转动连接,所述托架(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能器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固定安装在安装板(2)侧面的固定座(41),所述卡圈(3)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套筒(42),所述固定套筒(42)与固定座(41)之间通过安装螺栓(43)连接,所述安装螺栓(43)的尾部螺纹连接有螺母(4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蓄能器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5)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套管(7),所述蓄能器本体(1)的底部插接入固定套管(7)的内部,所述蓄能器本体(1)的底端与工程机械车液压系统连接管路之间固定安装有接头(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蓄能器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器本体(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蓄能器检测口保护帽(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蓄能器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5)与安装板(2)之间通过铰链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蓄能器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的中部开设有通槽(1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蓄能器安装机构,具体涉及工程机械车技术领域,包括蓄能器本体和安装在车体上的安装板,所述蓄能器本体的中部设置有卡圈,且所述卡圈与安装板之间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蓄能器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托架,且所述托架与安装板转动连接,所述托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板,所述蓄能器本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蓄能器检测口保护帽。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机构,由于手动拧动螺母将安装螺栓进行固定,从而保证卡圈上的固定套筒与安装板上的固定座连接稳定,因此该措施便于蓄能器本体拆装或安装,不需要借助工具;通过设置托架和限位板,使得蓄能器检测口保护帽可以无遮挡的方便取下,因此对蓄能器本体进行维护保养便利。

技术研发人员:陈慧慧,杨雪松,吴猛,史松,王艳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