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支架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43747发布日期:2023-06-29 17:31阅读:37来源:国知局
LCD支架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一种lcd支架改良结构,特指应用于显示器进行升降移动、旋转变向领域。


背景技术:

1、计算机显示器的升降操作已经算是基本的操作技术,可配合不同空间、环境等进而任意调整显示器的位置、观看的位置,但上述的操作却还是具有些问题,最主要的部份在进行升降的调整上,一般为了避免在升降调整的过程中发生管件与管件之间相互摩擦,导致管件的磨损,甚至影响到后续的升降调整,所以说相关业者会在管件与管件之间设置有绒布,借此避免管件与管件之间的磨损。

2、以上所述,管件与管件之间极为接近且都为平坦面,所以时常会发生绒布受到卷咬,导致绒布受到破坏而毁损,甚至造成管件与管件之间无法再升降等缺失。另外,现有的lcd支架内会装有相关的弹性组件其提供伸缩操作上的弹性缓冲,但现有的弹性组件多数是以较复杂、较多的结构予以组成,因此都会占据支架内部多数的空间位置,导致支架内的空间非常拥挤,甚至还有可能会相互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在进行升降操作的过程中又能够防止内部绒布受到卷咬,以确保绒布的完整性。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lcd支架改良结构,其包括:一外管,其内部形成一管道;一内饰组,其装设于该外管并插设于该管道内,该内饰组包含一卡箍件,另设一穿孔由卡箍件顶端贯穿至底端,且该穿孔连通该管道,又在该穿孔内孔壁进一步环凸一肋块;一内管,其与该内饰组的局部相组装,该内管一端插入于该卡箍件的穿孔,并于该穿孔内孔壁另铺设一绒布,该绒布盖覆该肋块及穿孔的内侧面,又该内管插入于该穿孔内并连同内饰组的局部升降活动位移,该内管的外表面与该肋块夹合该绒布。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管道进一步包含若干内壁面及若干夹角,各夹角进一步凸设一夹块,任一侧二个夹块相互对应的一侧分别凹设形成一嵌槽,并以一t形挂片的两侧底面抵压各嵌槽的顶面。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内饰组进一步包含一内支架,内支架的一侧凹设形成一安装槽,并于安装槽之内设有一分隔板,分隔板区分安装槽的槽空间形成一上槽区及一下槽区,内管的一端插入于上槽区,内支架与内管相互锁接,另于下槽区之内装设一定力弹簧,定力弹簧的一端与t形挂片相结合,且内支架于内管相对外管升降移动时一同连动位移。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各夹块的顶端与管道的管口间形成一区间,而内饰组进一步包含一限位片、一端盖,卡箍件固设于各夹块并位于区间,卡箍件进一步包含有一底座部及一环套部,穿孔贯穿底座部及环套部,且肋块环设于环套部的内侧面,且限位片设一套接孔,限位片以套接孔套组于环套部并贴合于底座部;端盖卡接环套部,端盖设一插接孔,端盖以插接孔套组环套部并贴合于限位片,插接孔与穿孔相连通,而内管的一端由插接孔穿入并穿过穿孔后与内支架的上槽区相锁接组合。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底座部的底面抵压t形挂片的上表面。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卡箍件的底座部的顶面进一步凸设若干定位柱,而限位片对应各定位柱的设有相对应数量的若干限位孔,限位片叠合于底座部时是以各定位柱插入各限位孔。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内管的一端插入于外管的管道之内,而内管的另一端进一步装设一弹性控制组,弹性控制组的一端是以一螺杆穿设并锁接一显示组,而在弹性控制组与显示组之间另设一挡片,挡片与弹性控制组相卡接,螺杆穿过挡片而锁接显示组。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挡片进一步于周侧形成二个挡阶,而显示组面对弹性控制组的一侧凸设一柱块,显示组相对弹性控制组旋转变向时,柱块是依照显示组的旋转方向而卡抵于二个挡阶,且挡片以螺杆穿设处为中心点进一步定义一x轴与一y轴,而x轴与y轴之间的夹角为±90度。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弹性控制组进一步包含一基座、一弹性件、一轴杆及一侧盖,基座装设于内管还于顶面凸设一安装部,侧盖凹设一容槽,安装部是部分位于容槽内,且弹性件装设于容槽内,并以轴杆贯穿侧盖、安装部,并使弹性件套设于轴杆,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弹抵于安装部及侧盖内的一挡块,侧盖是以轴杆为轴心相对安装部上下枢摆动作。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侧盖对应挡片进一步设若干嵌孔,而挡片对应各嵌孔凸设相同数量的嵌柱,且挡片在若干嵌柱之间设一长孔,螺杆穿过侧盖、长孔并锁接显示组。

12、本实用新型的绒布盖覆肋块及穿孔的内侧面,且内管插入于穿孔内并连同内饰组的局部升降活动位移,内管的外表面与肋块夹合绒布,使其不会让内管相对外管伸缩调整的操作中让绒布受到卷咬,杜绝内管因绒布的卷咬而影响伸缩操作。



技术特征:

1.一种lcd支架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cd支架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管道进一步包含若干内壁面及若干夹角,各夹角进一步凸设一夹块,任一侧二个夹块相互对应的一侧分别凹设形成一嵌槽,并以一t形挂片的两侧底面抵压各嵌槽的顶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lcd支架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内饰组进一步包含一内支架,该内支架的一侧凹设形成一安装槽,并于该安装槽之内设有一分隔板,该分隔板区分该安装槽的槽空间形成一上槽区及一下槽区,该内管的一端插入于该上槽区,该内支架与该内管相互锁接,另于该下槽区之内装设一定力弹簧,该定力弹簧的一端与该t形挂片相结合,且该内支架于该内管相对该外管升降移动时一同连动位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lcd支架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各夹块的顶端与该管道的管口间形成一区间,而该内饰组进一步包含一限位片、一端盖,该卡箍件固设于各夹块并位于该区间,该卡箍件进一步包含有一底座部及一环套部,该穿孔贯穿底座部及环套部,且该肋块环设于该环套部的内侧面,且该限位片设一套接孔,该限位片以该套接孔套组于该环套部并贴合于该底座部;该端盖卡接该环套部,该端盖设一插接孔,该端盖以该插接孔套组该环套部并贴合于该限位片,该插接孔与该穿孔相连通,而该内管的一端由该插接孔穿入并穿过该穿孔后与该内支架的该上槽区相锁接组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lcd支架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座部的底面抵压该t形挂片的上表面。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lcd支架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卡箍件的该底座部的顶面进一步凸设若干定位柱,而该限位片对应各定位柱的设有相对应数量的若干限位孔,该限位片叠合于该底座部时是以各定位柱插入各限位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cd支架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内管的一端插入于该外管的该管道之内,而该内管的另一端进一步装设一弹性控制组,该弹性控制组的一端是以一螺杆穿设并锁接一显示组,而在该弹性控制组与该显示组之间另设一挡片,该挡片与该弹性控制组相卡接,该螺杆穿过该挡片而锁接显示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lcd支架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挡片进一步于周侧形成二个挡阶,而该显示组面对弹性控制组的一侧凸设一柱块,该显示组相对弹性控制组旋转变向时,该柱块是依照显示组的旋转方向而卡抵于该二个挡阶,且该挡片以螺杆穿设处为中心点进一步定义一x轴与一y轴,而该x轴与y轴之间的夹角为±90度。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lcd支架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控制组进一步包含一基座、一弹性件、一轴杆及一侧盖,该基座装设于该内管还于顶面凸设一安装部,该侧盖凹设一容槽,该安装部是部分位于该容槽内,且该弹性件装设于该容槽内,并以该轴杆贯穿该侧盖、安装部,并使该弹性件套设于该轴杆,该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弹抵于该安装部及该侧盖内的一挡块,该侧盖是以轴杆为轴心相对安装部上下枢摆动作。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lcd支架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侧盖对应挡片进一步设若干嵌孔,而该挡片对应各嵌孔凸设相同数量的嵌柱,且该挡片在若干嵌柱之间设一长孔,该螺杆穿过侧盖、长孔并锁接显示组。


技术总结
本技术一种LCD支架改良结构,其包括:外管内部形成管道;内饰组装设于该外管并插设于该管道内,该内饰组包含卡箍件,另设穿孔由该卡箍件顶端贯穿至底端,且该穿孔连通该管道,又在该穿孔内孔壁环凸肋块;内管与该内饰组的局部相组装,该内管一端插入于该卡箍件的该穿孔,并于该穿孔内孔壁另铺设绒布,该绒布盖覆该肋块及该穿孔的内侧面,且该内管插入于该穿孔内并连同该内饰组的局部升降活动位移,该内管的外表面与该肋块夹合该绒布,使其不会让内管相对外管伸缩调整的操作中让绒布受到卷咬,杜绝内管因绒布的卷咬而影响伸缩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赖宣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