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轮箱、传动总成及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87676发布日期:2023-08-10 00:50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齿轮箱、传动总成及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齿轮箱、传动总成及收获机。


背景技术:

1、目前收获机(玉米收获机或小麦收获机)发动机的动力传递至多个部件需通过动力输出皮带轮上的多个带槽利用皮带进行动力传递,对皮带的寿命和皮带轮的带槽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动力输出皮带轮的结构强度直接影响整车传动系统的稳定性,且由于动力输出带轮结构问题,只能实现较小速比差的实现,较大速比差会导致带轮直径变化加大,引起铸造缺陷,而且过大的带轮直径会采用更高的浇注用料,导致带轮转动惯量加大,进一步影响整个传动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且过多的带槽会造成皮带轮整体宽度增加,会导致带轮的支撑轴承受力不均,引起局部发热和烧损,另外其占用空间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占用空间小,可同时实现减速输出和换向输出的齿轮箱。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齿轮箱,包括箱体、至少三根传动轴和多个齿轮,且所述传动轴的根数为奇数根,多个所述齿轮与多根所述传动轴一一对应,所述箱体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多根所述传动轴均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箱体内,且多根所述传动轴在所述箱体内沿前后顺序依次设置,每根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均与所述箱体两侧侧壁转动连接,每根所述传动轴上同轴固定安装有一个所述齿轮,且相邻两个所述齿轮相互啮合,位于最前方两根所述传动轴以及最后方的所述传动轴均有一端延伸至穿出至所述箱体外,位于最前方所述传动轴穿出所述箱体外的一端为动力输入端,位于前方第二根所述传动轴穿出所述箱体外的一端为第一动力输出端,位于最后方所述传动轴穿出所述箱体外的一端为第二动力输出端。

3、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可由最前方的传动轴作为动力输入轴,而前方第二根传动轴作为换向动力输出轴,最后方的所述传动轴作为减速动力输出轴,其具有一个动力输入端和两个动力输出端,其结构紧凑,且可实现多端输出,其功能多样。

4、上述技术方案中位于最后方所述齿轮的直径的大于或小于位于最前方所述齿轮的直径。

5、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最后方的传动轴的与最前方的传动轴转动方向一致,但转速减小或增大。

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传动轴设有三根,三根所述传动轴沿前后方向依次为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和第三传动轴,所述齿轮设有三个,三个所述齿轮沿前后方向依次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

7、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且结构紧凑。

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齿轮的直径与所述第二齿轮的直径相同,并均大于或小于第三齿轮的直径。

9、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第二传动轴的转速与第一传动轴的转速一致,但转动方向相反,而第三传动轴相对于第一传动轴而言,转动方向相同,但转动速度减小或增大。

1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两端均穿出至所述箱体外,且其一端为动力输入端,另一端为第三动力输出端。

11、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第三动力输出端与动力输入端直连,其同向同速输出动力。

1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动力输出端、第二动力输出端和第三动力输出端均位于所述箱体的同一侧。

13、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该齿轮箱的第一动力输出端、第二动力输出端和第三动力输出端与动力输入端之间相互不干扰。

1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结果简单,且实现换向和减速动力输出的传动总成。

1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传动总成,包括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三传动轮和如上所述的齿轮箱,所述第一传动轮同轴固定安装在所述动力输入端,所述第三传动轮同轴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动力输出端,所述第二传动轮同轴固定安装在中间轴上,且所述中间轴转动安装在支架上,所述中间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动力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

16、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且使得第二传动轮和第三传动轮之间错位而互不干扰。

17、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联轴器为链条联轴器。

18、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

19、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和第三传动轮均为皮带轮、链轮或齿轮。

20、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传动方便。

21、本实用新型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结构紧凑的收获机。

2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收获机,包括如上所述的传动总成。

23、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且即可换向输出动力,同时还可减速或增速同向输出动力。



技术特征:

1.一种齿轮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1)、至少三根传动轴(12)和多个齿轮(13),且所述传动轴(12)的根数为奇数根,多个所述齿轮(13)与多根所述传动轴(12)一一对应,所述箱体(11)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多根所述传动轴(12)均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箱体(11)内,且多根所述传动轴(12)在所述箱体(11)内沿前后顺序依次设置,每根所述传动轴(12)的两端均与所述箱体(11)两侧侧壁转动连接,每根所述传动轴(12)上同轴固定安装有一个所述齿轮(13),且相邻两个所述齿轮(13)相互啮合,位于最前方两根所述传动轴(12)以及最后方的所述传动轴(12)均有一端延伸至穿出至所述箱体(11)外,位于最前方所述传动轴(12)穿出所述箱体(11)外的一端为动力输入端,位于前方第二根所述传动轴(12)穿出所述箱体(11)外的一端为第一动力输出端,位于最后方所述传动轴(12)穿出所述箱体(11)外的一端为第二动力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齿轮箱,其特征在于,位于最后方所述齿轮(13)的直径的大于或小于位于最前方所述齿轮(13)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12)设有三根,三根所述传动轴(12)沿前后方向依次为第一传动轴(12a)、第二传动轴(12b)和第三传动轴(12c),所述齿轮(13)设有三个,三个所述齿轮(13)沿前后方向依次为第一齿轮(13a)、第二齿轮(13b)和第三齿轮(13c)。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13a)的直径与所述第二齿轮(13b)的直径相同,并均大于或小于第三齿轮(13c)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两端均穿出至所述箱体外,且其一端为动力输入端,另一端为第三动力输出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输出端、第二动力输出端和第三动力输出端均位于所述箱体的同一侧。

7.一种传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动轮(2)、第二传动轮(3)、第三传动轮(4)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齿轮箱(1),所述第一传动轮(2)同轴固定安装在所述动力输入端,所述第三传动轮(4)同轴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动力输出端,所述第二传动轮(3)同轴固定安装在中间轴(5)上,且所述中间轴(5)转动安装在支架(6)上,所述中间轴(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动力输出端通过联轴器(7)传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器(7)为链条联轴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轮(2)、第二传动轮(3)和第三传动轮(4)为皮带轮、链轮或齿轮。

10.一种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传动总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齿轮箱、传动总成及收获机,齿轮箱包括箱体、至少三根传动轴和多个齿轮,且传动轴的根数为奇数根,多个齿轮与多根传动轴一一对应,箱体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多根传动轴均沿左右方向设置在箱体内,且多根传动轴在箱体内沿前后顺序依次设置,每根传动轴的两端均与箱体两侧侧壁转动连接,每根传动轴上同轴固定安装有一个齿轮,且相邻两个齿轮相互啮合,位于最前方两根传动轴以及最后方的传动轴均有一端延伸至穿出至箱体外,位于最前方传动轴穿出箱体外的一端为动力输入端,位于前方第二根传动轴穿出箱体外的一端为第一动力输出端,位于最后方传动轴穿出箱体外的一端为第二动力输出端,其结构紧凑,且可实现多端输出。

技术研发人员:康传贝,程照轩,曹振坤,邓晓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