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挡两中间轴平行布置双高速电机纯电变速器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50682发布日期:2023-11-23 02:26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四挡两中间轴平行布置双高速电机纯电变速器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纯电变速器总成,尤其涉及一种四挡两中间轴平行布置双高速电机纯电变速器总成。


背景技术:

1、纯电变速器总成包括电机和传动系统(变速器),电机有单电机方案和双电机方案,传动系统有普通齿轮变速器或减速器,也有带行星排的变速器,行星排有单排、双排、三排等方案。

2、现有方案,常见为单低速电机+4/6挡amt系统、单高速电机+主减+4/6挡amt系统、双低速电机+4/6挡amt系统等。单电机+amt系统只有一个动力源,换挡时存在会动力中断,影响驾驶舒适性,同时单电机系统需要配大功率电机,电机重量重,体积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四挡两中间轴平行布置双高速电机纯电变速器总成,双电机系统两个电机可以实现换挡动力补偿,驾驶舒适性好,并且降低了单个电机功率,可减小电机体积重量,系统更紧凑。

2、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3、一种四挡两中间轴平行布置双高速电机纯电变速器总成,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壳体以及平行设置在壳体内的第一电机输出轴、输出轴和第二电机输出轴,输出轴位于第一电机输出轴和第二电机输出轴之间;第一电机输出轴连接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输出轴上依次设有第一电机四挡主动齿轮、第一电机三挡主动齿轮、第一电机二挡主动齿轮和第一电机一挡主动齿轮;第二电机输出轴连接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输出轴上依次设有第二电机四挡主动齿轮、第二电机三挡主动齿轮、第二电机二挡主动齿轮和第二电机一挡主动齿轮;输出轴上依次设有四挡从动齿轮、三挡从动齿轮、二挡从动齿轮和一挡从动齿轮,四挡从动齿轮的相对两侧分别与第一电机四挡主动齿轮、第二电机四挡主动齿轮相互啮合,三挡从动齿轮的相对两侧分别与第一电机三挡主动齿轮、第二电机三挡主动齿轮相互啮合,二挡从动齿轮的相对两侧分别与第一电机二挡主动齿轮、第二电机二挡主动齿轮相互啮合,一挡从动齿轮的相对两侧分别与第一电机一挡主动齿轮、第二电机一挡主动齿轮相互啮合。

4、优选地,第一电机设有第一电机输入轴,第一电机输出轴通过第一行星排连接第一电机,所述第一行星排包括第一电机太阳轮、第一电机齿圈、第一电机行星轮和第一电机行星架,第一电机行星架分别连接第一电机太阳轮和第一电机行星轮,第一电机太阳轮固定连接第一电机输入轴,第一电机行星架固定连接第一电机输出轴,第一电机齿圈固定于壳体上。

5、优选地,第一电机输入轴与第一电机输出轴同轴设置。

6、优选地,第二电机设有第二电机输入轴,第二电机输出轴通过第二行星排连接第二电机,所述第二行星排包括第二电机太阳轮、第二电机齿圈、第二电机行星轮和第二电机行星架,第二电机行星架分别连接第二电机太阳轮和第二电机行星轮,第二电机太阳轮固定连接第二电机输入轴,第二电机行星架固定连接第二电机输出轴,第二电机齿圈固定于壳体上。

7、优选地,第二电机输入轴与第二电机输出轴同轴设置。

8、优选地,第一电机输出轴上分别设有第一换挡齿座和第二换挡齿座,所述第一换挡齿座上设有与之滑动配合的第一换挡齿套,所述第二换挡齿座上设有与之滑动配合的第二换挡齿套,所述第一换挡齿座和第一换挡齿套位于第一电机四挡主动齿轮和第一电机三挡主动齿轮之间,所述第二换挡齿座和第二换挡齿套位于第一电机二挡主动齿轮和第一电机一挡主动齿轮之间。

9、优选地,第二电机输出轴上分别设有第三换挡齿座和第四换挡齿座,所述第三换挡齿座上设有与之滑动配合的第三换挡齿套,所述第四换挡齿座上设有与之滑动配合的第四换挡齿套,所述第三换挡齿座和第三换挡齿套位于第二电机四挡主动齿轮和第二电机三挡主动齿轮之间,所述第四换挡齿座和第四换挡齿套位于第二电机二挡主动齿轮和第二电机一挡主动齿轮之间。

10、优选地,第一电机输出轴的后端穿出壳体外,且第一电机输出轴的后端设有取力器接口。

11、优选地,输出轴的后端穿出壳体外,且输出轴的后端设有动力输出接口。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实用新型的四挡两中间轴平行布置双高速电机纯电变速器总成,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平行布置,采用最优空间布置方案,有效减小总成系统外形尺寸。本实用新型的双电机通过两条独立的传动路线分别实现动力输出,可单电机单独驱动,也可双电机共同驱动。在挡位切换时,断开其中一条动力路线,另一条动力路线保持动力输出,保证换挡动力不中断,驾驶舒适性提升。



技术特征:

1.一种四挡两中间轴平行布置双高速电机纯电变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机(100)、第二电机(200)、壳体(500)以及平行设置在壳体(500)内的第一电机输出轴(120)、输出轴(310)和第二电机输出轴(220),输出轴(310)位于第一电机输出轴(120)和第二电机输出轴(220)之间;第一电机输出轴(120)连接第一电机(100),且第一电机输出轴(120)上依次设有第一电机四挡主动齿轮(124)、第一电机三挡主动齿轮(125)、第一电机二挡主动齿轮(126)和第一电机一挡主动齿轮(127);第二电机输出轴(220)连接第二电机(200),且第二电机输出轴(220)上依次设有第二电机四挡主动齿轮(224)、第二电机三挡主动齿轮(225)、第二电机二挡主动齿轮(226)和第二电机一挡主动齿轮(227);输出轴(310)上依次设有四挡从动齿轮(311)、三挡从动齿轮(312)、二挡从动齿轮(313)和一挡从动齿轮(314),四挡从动齿轮(311)的相对两侧分别与第一电机四挡主动齿轮(124)、第二电机四挡主动齿轮(224)相互啮合,三挡从动齿轮(312)的相对两侧分别与第一电机三挡主动齿轮(125)、第二电机三挡主动齿轮(225)相互啮合,二挡从动齿轮(313)的相对两侧分别与第一电机二挡主动齿轮(126)、第二电机二挡主动齿轮(226)相互啮合,一挡从动齿轮(314)的相对两侧分别与第一电机一挡主动齿轮(127)、第二电机一挡主动齿轮(227)相互啮合;第一电机(100)设有第一电机输入轴(110),第一电机输出轴(120)通过第一行星排连接第一电机(100),所述第一行星排包括第一电机太阳轮(111)、第一电机齿圈(121)、第一电机行星轮(122)和第一电机行星架(123),第一电机行星架(123)分别连接第一电机太阳轮(111)和第一电机行星轮(122),第一电机太阳轮(111)固定连接第一电机输入轴(110),第一电机行星架(123)固定连接第一电机输出轴(120),第一电机齿圈(121)固定于壳体(500)上;第二电机(200)设有第二电机输入轴(210),第二电机输出轴(220)通过第二行星排连接第二电机(200),所述第二行星排包括第二电机太阳轮(211)、第二电机齿圈(221)、第二电机行星轮(222)和第二电机行星架(223),第二电机行星架(223)分别连接第二电机太阳轮(211)和第二电机行星轮(222),第二电机太阳轮(211)固定连接第二电机输入轴(210),第二电机行星架(223)固定连接第二电机输出轴(220),第二电机齿圈(221)固定于壳体(50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挡两中间轴平行布置双高速电机纯电变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机输入轴(110)与第一电机输出轴(120)同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挡两中间轴平行布置双高速电机纯电变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第二电机输入轴(210)与第二电机输出轴(220)同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挡两中间轴平行布置双高速电机纯电变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机输出轴(120)上分别设有第一换挡齿座和第二换挡齿座,所述第一换挡齿座上设有与之滑动配合的第一换挡齿套(401),所述第二换挡齿座上设有与之滑动配合的第二换挡齿套(402),所述第一换挡齿座和第一换挡齿套(401)位于第一电机四挡主动齿轮(124)和第一电机三挡主动齿轮(125)之间,所述第二换挡齿座和第二换挡齿套(402)位于第一电机二挡主动齿轮(126)和第一电机一挡主动齿轮(127)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挡两中间轴平行布置双高速电机纯电变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第二电机输出轴(220)上分别设有第三换挡齿座和第四换挡齿座,所述第三换挡齿座上设有与之滑动配合的第三换挡齿套(403),所述第四换挡齿座上设有与之滑动配合的第四换挡齿套(404),所述第三换挡齿座和第三换挡齿套(403)位于第二电机四挡主动齿轮(224)和第二电机三挡主动齿轮(225)之间,所述第四换挡齿座和第四换挡齿套(404)位于第二电机二挡主动齿轮(226)和第二电机一挡主动齿轮(227)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挡两中间轴平行布置双高速电机纯电变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机输出轴(120)的后端穿出壳体(500)外,且第一电机输出轴(120)的后端设有取力器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挡两中间轴平行布置双高速电机纯电变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输出轴(310)的后端穿出壳体(500)外,且输出轴(310)的后端设有动力输出接口。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四挡两中间轴平行布置双高速电机纯电变速器总成,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第一电机输出轴、输出轴和第二电机输出轴;第一电机输出轴连接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输出轴上依次设有第一电机四挡主动齿轮、第一电机三挡主动齿轮、第一电机二挡主动齿轮和第一电机一挡主动齿轮;第二电机输出轴连接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输出轴上依次设有第二电机四挡主动齿轮、第二电机三挡主动齿轮、第二电机二挡主动齿轮和第二电机一挡主动齿轮;输出轴上依次设有四挡从动齿轮、三挡从动齿轮、二挡从动齿轮和一挡从动齿轮。本技术双电机通过两条独立的传动路线分别实现动力输出,可单电机单独驱动,可双电机共同驱动。

技术研发人员:钟玉伟,范超群,陈涛,杨军,李炜昌,司荣顺,毛正松,吴苾曜,张松,曾强,欧阳石坤,王达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玉柴芯蓝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3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