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伴热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06596发布日期:2023-08-14 00:52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伴热管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伴热管,具体涉及一种高效伴热管。


背景技术:

1、伴热是为防止管内流体因温度下降而凝结、产生凝液或粘度升高,以及保持管内流体温度稳定,在管外或管内采用的间接加热方式,常用形式为外伴热。

2、现有的伴热管和被伴热管基本都是采用圆形结构,导致伴热管与被伴热管之间的贴合方式多位点线贴合,导致传热面积小,其传热方式主要依靠空气对流和热辐射为主,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伴热管。

2、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伴热管,包括被伴热件和伴热管主体,所述伴热管主体内设有用于热介质流过的流道,所述伴热管主体位于被伴热件的一侧上设有与伴热管主体完全贴合的贴合面。

3、进一步的,所述伴热管主体通过螺栓固定在被伴热件上。

4、进一步的,所述贴合面为护弧形结构。

5、进一步的,所述伴热管主体为两个,对称设置在被伴热件的两侧。

6、进一步的,所述伴热管主体的两端设有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

7、进一步的,所述伴热管主体外圈位于被伴热件的一侧上设有导热胶层,所述伴热管主体不与被伴热件贴合的外圈上设有保温层。

8、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层为岩棉保温层,其厚度为0.5mm-1mm。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的伴热管上设置与被伴热管外壁相贴合的贴合面,减少了伴热管与被伴热管之间的间隙,有效增加传热面积,提高传热效果,从而大大提高了伴热效果和伴热效率。

10、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

11、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伴热管,包括被伴热件和伴热管主体,所述伴热管主体内设有用于热介质流过的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伴热管主体位于被伴热件的一侧上设有与伴热管主体完全贴合的贴合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伴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伴热管主体通过螺栓固定在被伴热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伴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面为护弧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伴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伴热管主体为两个,对称设置在被伴热件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伴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伴热管主体的两端设有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伴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伴热管主体外圈位于被伴热件的一侧上设有导热胶层,所述伴热管主体不与被伴热件贴合的外圈上设有保温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效伴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为岩棉保温层,其厚度为0.5mm-1mm。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效伴热管,包括被伴热件和伴热管主体,所述伴热管主体内设有用于热介质流过的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伴热管主体位于被伴热件的一侧上设有与伴热管主体完全贴合的贴合面。本申请的伴热管上设置与被伴热管外壁相贴合的贴合面,减少了伴热管与被伴热管之间的间隙,有效增加传热面积,提高传热效果,从而大大提高了伴热效果和伴热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中鐕,章璋,叶洋奔,叶信华,王智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海米特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