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挡装置以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70690发布日期:2023-09-08 06:36阅读:27来源:国知局
换挡装置以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换挡装置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随着车辆电气化、智能化的进步,电子换挡装置逐渐取代传统机械换挡。

2、现有的电子换挡装置,需要设置转动霍尔传感器以及开关霍尔传感器,通过开关霍尔传感器检测换挡杆的运动,通过转动霍尔传感器检测换挡杆的转动,以识别车辆在r/n/d/s挡位之间的切换。然而,转动霍尔传感器的成本较高,且精度要求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换挡装置,所述换挡装置的成本低、可靠性高。

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出了一种采用上述换挡装置的车辆。

3、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换挡装置,包括:壳体、换挡块、换挡杆、第一感应件、第二感应件以及挡位传感器,所述换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换挡块具有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并在第二方向上间隔开的换挡槽,所述换挡杆可运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以沿所述第一方向在某一所述换挡槽内运动,或沿所述第二方向在相邻所述换挡槽之间切换,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具有夹角,所述第一感应件设置于所述换挡杆,所述第二感应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可运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感应件与所述第二感应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同步运动,且所述第一感应件沿所述第二方向可相对所述挡位传感器运动,以在所述换挡杆的带动下远离或靠近所述挡位传感器,所述挡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并配置为检测所述第一感应件和/或所述第二感应件的位置。

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挡装置,通过设置第一感应件、第二感应件以及挡位传感器,并使第一感应件可在换挡杆带动下远离或朝向挡位传感器运动,可以通过挡位传感器检测第一感应件和/或第二感应件,以实现挡位模式以及当前挡位的识别,在降低换挡装置的成本的同时,可以提高换挡装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挡位传感器包括:在第三方向上间隔开的第一传感器阵列和第二传感器阵列,所述第一传感器阵列、所述第二传感器阵列均包括至少一个开关霍尔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阵列与所述第一感应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用以检测所述第一感应件,所述第二传感器阵列与所述第二感应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用以检测所述第二感应件,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具有夹角,且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不同。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感器阵列和所述第二传感器阵列的多个所述开关霍尔传感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感应件与所述第二感应件在所述第三方向上间隔开。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挡位传感器还包括:传感器安装板,所述第一传感器阵列和所述第二传感器阵列设置于所述传感器安装板。

8、进一步地,所述换挡槽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开的第一换挡槽和第二换挡槽,所述换挡杆位于所述第二换挡槽时,所述第一感应件远离所述挡位传感器,以使所述第一感应件位于所述挡位传感器的检测范围外。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换挡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感应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且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换挡杆相连,所述第二感应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沿所述第一方向可运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支架沿所述第二方向可运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以使所述第一感应件沿所述第二方向朝向或远离所述挡位传感器运动。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支架本体上设置有第一感应件槽,所述第一感应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感应件槽,所述第一支架本体邻近所述换挡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换挡杆相连;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二支架本体上设置有第二感应件槽,所述第二感应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感应件槽,所述第二支架本体邻近所述换挡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一支架本体滑动配合。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部构造为球销,并可运动地设置于所述换挡杆的安装槽内。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本体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二安装部构造为容纳槽,且所述容纳槽的侧壁上具有与所述第一滑块配合的滑槽,以使所述第一支架可运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

13、进一步地,所述换挡装置还包括:滑板,所述滑板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二支架本体上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滑板具有与所述第二滑块滑动配合的滑轨。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上具有容置槽,所述换挡块设置于所述容置槽,所述换挡杆可运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且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容置槽以与所述换挡槽配合。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换挡装置。

16、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位传感器(60)包括:在第三方向上间隔开的第一传感器阵列(62)和第二传感器阵列(63),所述第一传感器阵列(62)、所述第二传感器阵列(63)均包括至少一个开关霍尔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阵列(62)与所述第一感应件(40)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用以检测所述第一感应件(40),所述第二传感器阵列(63)与所述第二感应件(50)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用以检测所述第二感应件(50),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具有夹角,且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阵列(62)和所述第二传感器阵列(63)的多个所述开关霍尔传感器均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感应件(40)与所述第二感应件(50)在所述第三方向上间隔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位传感器(60)还包括:传感器安装板(61),所述第一传感器阵列(62)和所述第二传感器阵列(63)均设置于所述传感器安装板(6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槽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开的第一换挡槽(21)和第二换挡槽(22),所述换挡杆(30)位于所述第二换挡槽(22)时,所述第一感应件(40)远离所述挡位传感器(60),以使所述第一感应件(40)位于所述挡位传感器(60)的检测范围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支架(70)和第二支架(80),所述第一感应件(40)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70),且所述第一支架(70)与所述换挡杆(30)相连,所述第二感应件(50)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80),所述第二支架(80)沿所述第一方向可运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10),所述第一支架(70)沿所述第二方向可运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80),以使所述第一感应件(40)沿所述第二方向朝向或远离所述挡位传感器(60)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72)构造为球销,并可运动地设置于所述换挡杆(30)的安装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本体(71)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滑块(711),所述第二安装部(82)构造为容纳槽(821),且所述容纳槽(821)的侧壁上具有与所述第一滑块(711)配合的滑槽(822),以使所述第一支架(70)可运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80)。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板(90),所述滑板(90)设置于所述壳体(10),所述第二支架本体(81)上设置有第二滑块(811),所述滑板(90)具有与所述第二滑块(811)滑动配合的滑轨(91)。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所述第二壳体(12)上具有容置槽,所述换挡块(20)设置于所述容置槽,所述换挡杆(30)可运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1),且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容置槽以与所述换挡槽配合。

1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换挡装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换挡装置以及车辆,所述换挡装置包括:壳体、换挡块、换挡杆、第一感应件、第二感应件以及挡位传感器,换挡块设置于壳体,换挡块具有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并在第二方向上间隔开的换挡槽,换挡杆可运动地设置于壳体,以沿第一方向在某一换挡槽内运动,或沿第二方向在相邻换挡槽之间切换,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具有夹角,第一感应件设置于换挡杆,第二感应件沿第一方向可运动地设置于壳体,第一感应件与第二感应件在第一方向上同步运动,且第一感应件沿第二方向可相对挡位传感器运动,以在换挡杆的带动下远离或靠近挡位传感器,挡位传感器设置于壳体,并配置为检测第一感应件和/或第二感应件的位置,以确保识别精度,降低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李妍,艾瑞祥,郭雪波,孔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30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