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阻尼缓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36610发布日期:2023-10-06 05:13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动阻尼缓冲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阻尼缓冲器,具体为一种气动阻尼缓冲器。


背景技术:

1、阻尼杆(也称为阻尼器)是一种机械元件,通常用于减震和减振的目的。它们通常被安装在机器、设备或结构中,以帮助减少由振动、冲击或其他运动形式引起的能量传递。

2、阻尼杆通常包含一个或多个弹簧和减震材料,这些材料可以吸收、减弱和分散机器或结构产生的振动能量。这可以减少机器或结构上的应力和疲劳,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

3、阻尼杆还可以用于减少机器或设备的噪音水平,以及稳定它们的运动。例如,在汽车悬挂系统中使用阻尼杆可以帮助减少车辆行驶时的颠簸和震动,提高驾驶舒适度和安全性。

4、现有技术中阻尼器的行程为固定的,因此在使用时,不能调节缓冲杆的压力,从而影响阻尼器的实用性,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鉴于现有气动阻尼缓冲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3、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动阻尼缓冲器,通过摇杆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螺纹杆与滑动腔进行螺接,转动时带动连接杆进行上升或下降,从而带动第二活性进行上升或下降,从而可以调节缓冲杆下方的气体压力,从而实现调节缓冲杆的压力大小,实现调节缓冲杆的行程。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气动阻尼缓冲器,其包括缓冲杆和调节组件;

6、所述缓冲杆侧壁上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另一端连接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有杆体,所述杆体内设置有滑动腔,所述滑动腔上方螺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顶部固定连接有摇杆,所述螺纹杆底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下方转动连接有第二活塞。

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气动阻尼缓冲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缓冲杆上内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上方设置有缓冲头,所述活动杆下方设置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下方设置有复位弹簧。

8、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气动阻尼缓冲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缓冲杆内腔上方设置有油封,所述油封中间与活动杆滑动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气动阻尼缓冲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杆与缓冲杆连接处设置有控制阀。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气动阻尼缓冲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滑动腔上方内壁设置有螺纹,所述滑动腔上方通过螺纹与螺纹杆进行螺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气动阻尼缓冲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杆体通过连接管与缓冲杆连通。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摇杆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螺纹杆与滑动腔进行螺接,转动时带动连接杆进行上升或下降,从而带动第二活性进行上升或下降,从而可以调节缓冲杆下方的气体压力,从而实现调节缓冲杆的压力大小,实现调节缓冲杆的行程。



技术特征:

1.一种气动阻尼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杆(100)和调节组件(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阻尼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杆(100)上内设置有活动杆(110),所述活动杆(110)上方设置有缓冲头(120),所述活动杆(110)下方设置有第一活塞(112),所述第一活塞(112)下方设置有复位弹簧(1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阻尼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杆(100)内腔上方设置有油封(111),所述油封(111)中间与活动杆(110)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阻尼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40)与缓冲杆(100)连接处设置有控制阀(14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阻尼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腔(211)上方内壁设置有螺纹,所述滑动腔(211)上方通过螺纹与螺纹杆(220)进行螺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阻尼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210)通过连接管(130)与缓冲杆(100)连通。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的属于阻尼缓冲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气动阻尼缓冲器,包括缓冲杆和调节组件,所述缓冲杆侧壁上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另一端连接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有杆体,所述杆体内设置有滑动腔,所述滑动腔上方螺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顶部固定连接有摇杆,所述螺纹杆底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下方转动连接有第二活塞,通过摇杆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螺纹杆与滑动腔进行螺接,转动时带动连接杆进行上升或下降,从而带动第二活性进行上升或下降,从而可以调节缓冲杆下方的气体压力,从而实现调节缓冲杆的压力大小,实现调节缓冲杆的行程。

技术研发人员:曾君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巳轩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