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47254发布日期:2023-09-23 21:22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齿轮传动装置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行星齿轮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1、行星齿轮是指转动轴线不固定,且安装在一个可以转动的行星架上。行星齿轮除了能像定轴齿轮那样围绕着自己的转动轴转动之外,它们的转动轴还随着行星架绕太阳轮的轴线转动。

2、简单(单排)的行星齿轮机构是变速机构的基础。简单(单排)行星齿轮机构包括一个太阳轮、若干个行星齿轮和一个齿轮圈,其中行星齿轮由行星架的支承轴支承,与支承轮通过轴承连接,允许行星齿轮在支承轴上自转。行星齿轮和相邻的太阳轮、齿圈总是直接接触处于常啮合状态,通常都采用斜齿轮以提高工作的平稳性。而对于多排(双排或更多排)行星齿轮机构,其有多排行星齿轮,这些行星齿轮也是与支承轮通过轴承连接,而且,每排的行星齿轮都是围绕太阳轮进行均匀分布。

3、由于行星齿轮的结构和工作状态复杂,行星齿轮在运行的过程中,行星齿轮与太阳轮、内齿圈之间的侧隙会使行星齿轮传动机构产生比较大的振动和噪声,振动和噪声问题也比较突出,极易发生轮齿疲劳点蚀、齿根裂纹乃至轮齿或轴断裂等失效现象,从而影响到设备的运行精度、传递效率和使用寿命。

4、此外,目前常见的行星齿轮机构,无论是单排还是多排行星齿轮,太阳轮和行星齿轮以及内齿圈的模数必须保持一致,在一些微型的精密仪器中很难全面满足传动系统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其可减少行星齿轮传动装置产生震动和噪声。

2、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轮、齿轮对、内齿圈、行星架和端盖,其中:

3、所述齿轮对有n组,并且每组所述齿轮对分别包括一组传动齿轮组件和一组行星齿轮组件,每组所述传动齿轮组件分别包括传动轴和穿装在所述传动轴上的传动齿轮,每组所述行星齿轮组件分别包括行星齿轮轴和穿装在所述行星齿轮轴上的行星齿轮,其中,n≥2;

4、每组齿轮对的所述行星齿轮和所述传动齿轮啮合;

5、每根所述传动轴和每根所述行星齿轮轴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行星架上;

6、每个所述传动齿轮分别与所述太阳轮啮合,每个所述行星齿轮分别与所述内齿圈的内齿啮合并且每个行星齿轮均与所述太阳轮之间存在间距;

7、所述端盖固定安装在所述内齿圈的一端;

8、此外:

9、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传动轴间隙配合,从而使所述传动齿轮可沿所述传动轴的轴向和径向移动,所有的传动齿轮围绕所述太阳轮不均匀分布,并且所有的传动齿轮均通过所述端盖承接;

10、和/或,

11、所述行星齿轮与所述行星齿轮轴间隙配合,从而使所述行星齿轮可沿所述行星齿轮轴的轴向和径向移动,所有的行星齿轮围绕所述太阳轮不均匀分布,并且所有的行星齿轮均通过所述端盖承接。

12、优选地,每个所述传动齿轮均包括同轴且固定连接在一起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并且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太阳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行星齿轮啮合。

13、优选地,还包括出力轴,所述出力轴与所述行星架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太阳轮、行星架和所述出力轴同轴设置。

14、优选地,所述出力轴、行星齿轮轴、传动轴和行星架一体成型。

15、优选地,所述内齿圈的内壁还具有光滑无齿部分,所述端盖伸入所述内齿圈内壁的光滑无齿部分。

16、优选地,所述端盖包括法兰盘和垫片,所述法兰盘伸入所述内齿圈内壁的光滑无齿部分,所述垫片位于所述法兰盘和所述内齿圈的内齿之间,所述垫片通过所述法兰盘承接,以在传动齿轮与传动轴间隙配合时承接所有的传动齿轮和/或在行星齿轮与行星齿轮轴间隙配合时承接所有的行星齿轮。

17、优选地,在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横截面上,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令第i个传动齿轮的中心与太阳轮的中心连成的线段为li;li与li+1形成的传动齿轮夹角为θi,i=1,2,3…n-1,ln与l1形成的传动齿轮夹角为θn;

18、上述任意两个传动齿轮夹角的差值在0°~30°。

19、优选地,在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横截面上,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令第j个行星齿轮的中心与太阳轮的中心连成的线段为lj;lj与lj+1形成的行星齿轮夹角为γj,j=1,2,3…n-1,ln与l1形成的行星齿轮夹角为γn;

20、上述任意两个行星齿轮夹角的差值在0°~10°。

21、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22、1)如果传动齿轮与传动轴间隙配合,传动齿轮并没有被完全限制固定在传动轴上,传动齿轮具有径向和轴向的移动自由度,使得传动齿轮可沿传动轴的轴向和径向进行微小的位移,而且所有的传动齿轮围绕所述太阳轮不均匀分布,则这些传动齿轮在围绕太阳轮转动时可以产生径向合力,如果径向合力朝向太阳轮的方向,则会使得传动齿轮与太阳轮啮合更加紧密,如果径向合力朝向远离太阳轮的方向,则会使传动齿轮与行星齿轮与的啮合更加紧密,可实现传动齿轮与行星齿轮接近零侧隙传动,进而减少振动和噪声,提高使用寿命。

23、而如果所述行星齿轮与所述行星齿轮轴间隙配合,使行星齿轮可沿所述行星齿轮轴的轴向和径向移动,并且所有的行星齿轮围绕所述太阳轮不均匀分布,则传动齿轮与传动轴间隙配合且所有的传动齿轮围绕所述太阳轮不均匀分布,则这些行星齿轮在围绕太阳轮转动时可产生径向合力,如果径向合力朝向太阳轮,则会使得行星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更加紧密,减少行星齿轮与传动齿轮齿间侧隙,如果朝向远离太阳轮的方向,则会使行星齿轮与内齿圈啮合更加紧密,减少侧隙,可实现行星齿轮与传动齿轮,或者行星齿轮与内齿圈的接近零侧隙传动,进而减少振动和噪声,提高使用寿命。

24、根据使用场地、负载、齿轮形状、转速的不同,产生的噪声也会不一样,因此可以根据使用场地、负载、齿轮形状、转速的不同,来设计和确定径向合力的方向,根据需要来减小重点振动区域(太阳轮与传动齿轮之间,或者传动齿轮与行星齿轮之间,或者行星齿轮与内齿圈之间)的振动。

25、2)本实用新型在太阳轮与行星齿轮之间设计传动齿轮,而传动齿轮又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只需要太阳轮与第一齿轮的模数相同,行星齿轮与第二齿轮的模数相等即可,而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模数可以不同,则太阳轮与行星齿轮之间可以模数不相等,在精密微型仪器中,可以获得更大的传动比。



技术特征:

1.一种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轮、齿轮对、内齿圈、行星架和端盖,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传动齿轮均包括同轴且固定连接在一起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并且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太阳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行星齿轮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力轴,所述出力轴与所述行星架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太阳轮、行星架和所述出力轴同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力轴、行星齿轮轴、传动轴和行星架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齿圈的内壁还具有光滑无齿部分,所述端盖伸入所述内齿圈内壁的光滑无齿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包括法兰盘和垫片,所述法兰盘伸入所述内齿圈内壁的光滑无齿部分,所述垫片位于所述法兰盘和所述内齿圈的内齿之间,所述垫片通过所述法兰盘承接,以在传动齿轮与传动轴间隙配合时承接所有的传动齿轮和/或在行星齿轮与行星齿轮轴间隙配合时承接所有的行星齿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横截面上,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令第i个传动齿轮的中心与太阳轮的中心连成的线段为li;li与li+1形成的传动齿轮夹角为θi,i=1,2,3…n-1,ln与l1形成的传动齿轮夹角为θ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横截面上,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令第j个行星齿轮的中心与太阳轮的中心连成的线段为lj;lj与lj+1形成的行星齿轮夹角为γj,j=1,2,3…n-1,ln与l1形成的行星齿轮夹角为γn;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包括太阳轮、齿轮对、内齿圈、行星架和端盖,齿轮对有N组,每组齿轮对分别包括一组传动齿轮组件和一组行星齿轮组件,每组传动齿轮组件分别包括传动轴和传动齿轮,每组行星齿轮组件分别包括行星齿轮轴和行星齿轮;每个传动齿轮分别与太阳轮啮合,每个行星齿轮分别与内齿圈的内齿啮合;端盖固定安装在所述内齿圈的一端;传动齿轮与传动轴间隙配合,所有的传动齿轮沿着太阳轮的周向不均匀分布,所有的传动齿轮均通过所述端盖承接;和/或,行星齿轮与行星齿轮轴间隙配合,所有的行星齿轮沿着太阳轮的周向不均匀分布,所有的行星齿轮均通过所述端盖承接。本技术可减少行星齿轮传动装置产生震动和噪声。

技术研发人员:翁孟坤,陈武,杨增贵,王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万至达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6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