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毂轴承、车轮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43408发布日期:2023-12-21 12:34阅读:36来源:国知局
轮毂轴承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车辆,尤其涉及一种轮毂轴承、车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1、车轮充气孔通过轮毂轴承的气道与中央充放气系统的充气泵连接。轮毂轴承的气道包括外法兰气道和内法兰气道,外法兰气道和内法兰气道通过外法兰和内法兰之间的气腔连通。在充气泵对车轮充气的过程中,气流从充气泵流出,依次经过轮毂轴承的外法兰气道、外法兰和内法兰之间的气腔、内法兰气道和车轮充气孔。现有技术中,外法兰和内法兰之间的气腔的气密性较差,导致气流沿轮毂轴承的滚轮方向泄漏,进而导致充气泵对车轮充气的充气效果较差以及导致车轮较容易漏气。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轮毂轴承、车轮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外法兰和内法兰之间的气腔的气密性较差,导致气流沿轮毂轴承的滚轮方向泄漏,进而导致充气泵对车轮充气的充气效果较差以及导致车轮较容易漏气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轮毂轴承,包括:

4、外法兰盘,所述外法兰盘设置有第一气道;

5、内法兰盘,所述内法兰盘设置有第二气道;

6、气封,所述气封设置于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之间,且所述气封套设于所述内法兰盘的外周,所述气封包括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气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压紧于所述内法兰盘和所述外法兰盘之间,且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均固定于所述气流圈,所述气流圈设置有至少一个气道,所述至少一个气道位于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之间,所述至少一个气道分别与所述第一气道和所述第二气道连通。

7、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轮,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轮毂轴承。

8、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车轮。

9、本申请实施例中,轮毂轴承包括外法兰盘和内法兰盘,外法兰盘设置有第一气道,内法兰盘设置有第二气道。轮毂轴承还包括气封,气封套设于内法兰盘外周,且气封设置于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之间,以避免对滚轮的运动产生影响。气封包括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气流圈,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压紧于内法兰盘和所述外法兰盘之间,从而能够在内法兰盘和外法兰盘之间形成密封气室,有利于避免气流沿滚轮方向泄漏;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均固定于气流圈,从而能够使气封结构较为稳定。气流圈包括至少一个气道,该至少一个气道位于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之间,且该至少一个气道分别与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连通,从而气流可通过该连通的气道从充气泵中流入车轮。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气封的气流圈的气道、外法兰盘的气道以及内法兰盘的气道共同形成连通的气道,从而使气流可通过该连通的气道流入车轮;通过设置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压紧于内法兰盘和外法兰盘之间,从而能够在内法兰盘和外法兰盘之间形成密封气室,避免气流沿滚轮方向泄漏,进而能够提高充气效果以及降低车轮漏气的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轮毂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圈凹陷于所述第一密封圈,且凹陷于所述第二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毂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圈周向设置有多个气孔以形成所述气流圈的气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道沿径向贯穿于所述外法兰盘的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毂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道包括沿所述内法兰盘的径向设置的第一通道和沿所述内法兰盘的轴向设置的第二通道,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毂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的间距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气道的内径,且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通道的内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毂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道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毂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道包括:

9.一种车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轮毂轴承。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轮。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轮毂轴承、车轮及车辆,其中轮毂轴承包括,外法兰盘,外法兰盘设置有第一气道;内法兰盘,内法兰盘设置有第二气道;气封,气封设置于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之间,且气封套设于内法兰盘的外周,气封包括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气流圈,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压紧于内法兰盘和所述外法兰盘之间,且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均固定于气流圈,气流圈设置有至少一个气道,所述至少一个气道位于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之间,所述至少一个气道分别与所述第一气道和所述第二气道连通。本申请通过设置气封,能够在内法兰盘和外法兰盘之间形成密封气室,避免气流沿滚轮方向泄漏,进而能够提高充气效果以及降低车轮漏气的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董伟,张电,肖军,范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