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变电磁探测接收功能主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30827发布日期:2023-10-06 03:04阅读:27来源:国知局
瞬变电磁探测接收功能主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瞬变电磁探测,具体为一种瞬变电磁探测接收功能主控装置。


背景技术:

1、瞬变电磁法是一种时间域人工源电磁勘探手段,因其对低阻敏感,只观测二次场而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探和工程勘察中,瞬变电磁仪是瞬变电磁探测工作中进行接收和控制的探测接收主控仪器,如市面上型号为rs-tem28的瞬变电磁仪,该仪器的收发射—体化线圈,是重量最轻的—体化线圈,重量1.5公斤,是市面同类仪器的收发线圈重量三分之一左右,能够接收探头磁棒的探测数据和进行主控;且接收线圈匝数多,达150匝,是现有市面仪器的3-5倍,接收线圈自带屏蔽,抗人文电磁干扰能力强;可最大有效深度可达到150米以上;发射电流大,接收信号强,抗干扰能力强,能在强背景噪声环境下工作;另外对于此种内置接收模块的瞬变电磁探测接收功能主控装置,公开号cn202794562u还公开了一种瞬变电磁探测接收功能主控装置,其包括瞬变电磁信号主控模块和瞬变电磁信号接收模块,所述瞬变电磁信号主控模块与所述瞬变电磁信号接收模块连接,该瞬变电磁探测接收功能主控装置具有探测范围广、探测效率高的优点及使用方便的优点。

2、现有的瞬变电磁探测接收功能主控装置,在携带至户外使用时,往往直接将瞬变电磁仪简单放置在地面上进行使用,在使用中存在一些不足:1、直接放置在地面上,位置较低,需要人员长时间大幅度弓腰操作,使用便捷舒适性不理想;2、在运输携带途中发生颠簸震动时,易直接传递给瞬变电磁仪较大的硬震冲击力,造成运输携带时瞬变电磁仪受硬震冲击损伤的风险较大;鉴于此,我们提出了瞬变电磁探测接收功能主控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瞬变电磁探测接收功能主控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瞬变电磁探测接收功能主控装置,包括瞬变电磁探测接收主控装置本体,所述瞬变电磁探测接收主控装置本体的下方设有回形杆,回形杆的顶部呈矩形嵌装固定有六个防震缓冲组件,防震缓冲组件的顶部与瞬变电磁探测接收主控装置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防震缓冲组件用于在运输携带发生颠簸震动时对瞬变电磁探测接收主控装置本体缓冲卸力;

3、所述回形杆的底部呈矩形固定连接有四个限位支块,左右相对的两个限位支块相近的一侧底部均设置为倾斜面,回形杆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两个旋转外斜支撑组件,两个旋转外斜支撑组件的顶部磁吸固定有同一个铁片,铁片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与回形杆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固定连接,旋转外斜支撑组件与对应的两个限位支块相配合,旋转外斜支撑组件用于在使用时对回形杆架高支撑,以此实现一体对瞬变电磁探测接收主控装置本体架高支撑。

4、优选地,所述防震缓冲组件包括嵌装固定在回形杆顶部的固定盒,固定盒的底部设置为开口并固定连接有底板,固定盒内密封滑动套设有活塞,活塞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竖导杆,位于同一个活塞上的两个竖导杆的顶端均滑动延伸至对应的固定盒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连接座,连接座的顶部与瞬变电磁探测接收主控装置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活塞的底部与对应的底板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设置的连接座、竖导杆、活塞、缓冲弹簧和底板配合,在瞬变电磁探测接收主控装置本体受颠簸震动带动连接座震动时,其中连接座震动下移时通过对应的两个竖导杆带动活塞向下移动,活塞对对应的固定盒内的气体和缓冲弹簧压缩,利用气体和缓冲弹簧被压缩时产生的弹性阻尼力,实现缓冲卸力,柔性缓解相对硬震冲击力。

5、优选地,所述旋转外斜支撑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回形杆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的转轴,两个转轴相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支腿,左右相对的两个支腿相近的一端均粘接固定有防滑胶块,支腿的顶部嵌装固定有磁铁,磁铁的顶部与铁片的底部相吸附,支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拉环,支腿与对应的限位支块上的倾斜面相配合;设置的转轴、支腿、磁铁和拉环配合,在向下拉动拉环带动对应的支腿向下转出时,支腿带动对应的转轴转动,当支腿转动至向外倾斜时与对应的限位支块的倾斜面接触,被其遮挡限制,此时四个支腿形成八字形支撑,实现对回形杆稳定架高支撑,以此实现在使用时一体对瞬变电磁探测接收主控装置本体架高支撑。

6、优选地,所述回形杆的顶部两侧均粘接固定有三个弹性防撞胶块,弹性防撞胶块位于瞬变电磁探测接收主控装置本体的下方。

7、优选地,所述固定盒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两个分别与对应的竖导杆外侧滑动接触的竖导孔。

8、优选地,所述转轴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销轴,回形杆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轴承,轴承的内圈与对应的销轴的外侧固定套装。

9、优选地,所述瞬变电磁探测接收主控装置本体为瞬变电磁仪,瞬变电磁仪的型号为rs-tem28。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瞬变电磁探测接收功能主控装置,通过设置的回形杆、限位支块、铁片和旋转外斜支撑组件配合,在使用时能够将四个支腿转出并进行限制,能够形成八字形架高支撑,实现对瞬变电磁探测接收主控装置本体一体稳定架高支撑,防止直接放置在地面上较低需要人员长时间大幅度弓腰的现象,提高使用便捷舒适性,另外能够在使用后对支腿收纳并固定,降低不使用时底部占用空间,方便运输携带;

12、2、本瞬变电磁探测接收功能主控装置,通过设置的防震缓冲组件,能够在运输途中瞬变电磁探测接收主控装置本体发生颠簸震动时进行缓冲卸力,柔性缓解震动时产生的相对硬震冲击力,降低其受硬震冲击损伤的风险。

1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回形杆、限位支块、铁片和旋转外斜支撑组件,便于在使用时将四个支腿向外倾斜转出形成八字形,对瞬变电磁探测接收主控装置本体一体架高支撑,防止直接放置在地面上较低需要人员长时间大幅度弓腰的现象,提高使用便捷舒适性,且能够在使用后对支腿收纳固定,方便运输携带,通过设置的防震缓冲组件,便于在运输途中瞬变电磁探测接收主控装置本体发生颠簸震动时对其缓冲卸力,柔性缓解相对硬震冲击力,降低其受硬震冲击损伤的风险,提高运输携带安全性。



技术特征:

1.瞬变电磁探测接收功能主控装置,包括瞬变电磁探测接收主控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瞬变电磁探测接收主控装置本体(1)的下方设有回形杆(2),回形杆(2)的顶部呈矩形嵌装固定有六个防震缓冲组件,防震缓冲组件的顶部与瞬变电磁探测接收主控装置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瞬变电磁探测接收功能主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震缓冲组件包括嵌装固定在回形杆(2)顶部的固定盒(3),固定盒(3)的底部设置为开口并固定连接有底板(8),固定盒(3)内密封滑动套设有活塞(4),活塞(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竖导杆(5),位于同一个活塞(4)上的两个竖导杆(5)的顶端均滑动延伸至对应的固定盒(3)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连接座(6),连接座(6)的顶部与瞬变电磁探测接收主控装置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活塞(4)的底部与对应的底板(8)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瞬变电磁探测接收功能主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外斜支撑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回形杆(2)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的转轴(10),两个转轴(10)相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支腿(11),左右相对的两个支腿(11)相近的一端均粘接固定有防滑胶块(15),支腿(11)的顶部嵌装固定有磁铁(13),磁铁(13)的顶部与铁片(12)的底部相吸附,支腿(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拉环(14),支腿(11)与对应的限位支块(9)上的倾斜面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瞬变电磁探测接收功能主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形杆(2)的顶部两侧均粘接固定有三个弹性防撞胶块(16),弹性防撞胶块(16)位于瞬变电磁探测接收主控装置本体(1)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瞬变电磁探测接收功能主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盒(3)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两个分别与对应的竖导杆(5)外侧滑动接触的竖导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瞬变电磁探测接收功能主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0)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销轴,回形杆(2)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轴承,轴承的内圈与对应的销轴的外侧固定套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瞬变电磁探测接收功能主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瞬变电磁探测接收主控装置本体(1)为瞬变电磁仪。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瞬变电磁探测接收功能主控装置,包括瞬变电磁探测接收主控装置本体,所述瞬变电磁探测接收主控装置本体的下方设有回形杆。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回形杆、限位支块、铁片和旋转外斜支撑组件,便于在使用时将四个支腿向外倾斜转出形成八字形,对瞬变电磁探测接收主控装置本体一体架高支撑,防止直接放置在地面上较低需要人员长时间大幅度弓腰的现象,提高使用便捷舒适性,且能够在使用后对支腿收纳固定,方便运输携带,通过设置的防震缓冲组件,便于在运输途中瞬变电磁探测接收主控装置本体发生颠簸震动时对其缓冲卸力,柔性缓解相对硬震冲击力,降低其受硬震冲击损伤的风险,提高运输携带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凡彬,齐朝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3051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