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动机支撑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82611发布日期:2023-08-20 13:56阅读:30来源:国知局
油动机支撑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核电厂油动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油动机支撑设备。


背景技术:

1、中压油动机,作为控制核电厂汽轮机入口蒸汽流量的重要设备,单台重量约4吨左右。在设备维修后,需进行快关、耐压等相关性能实验。传统试验过程中,一般在中压油动机底部用枕木架起,再利用行车(特种设备)拉住油动机吊耳,存在试验场地受限和作业风险高的缺点。油动机的快关动作中,主要依靠弹簧力进行关闭,弹簧力多达280kn,一旦设备溜滑,严重危及人身安全风险。

2、中压油动机单台重量约4吨左右,在日常吊装、运输过程中极易产生安全风险,危害人身及设备的工业安全;且其外轮廓不规则,不易直接放置,容易造成设备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及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油动机支撑设备。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构造一种油动机支撑设备,所述油动机包括驱动连杆箱体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驱动连杆箱体两端的弹簧缸和活塞缸,所述油动机支撑设备包括:

4、底座;

5、至少一个第一支撑结构,用于支撑所述驱动连杆箱体以及限制所述驱动连杆箱体水平方向的移动,其界定出一个供所述驱动连杆箱体嵌置的收容空间;

6、第二支撑结构,所述第二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用于支撑所述弹簧缸;以及

7、第三支撑结构,所述第三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用于支撑所述活塞缸。

8、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支撑结构包括两个第一支撑结构,所述两个第一支撑结构间隔设置,并界定出所述收容空间。

9、优选地,每一第一支撑结构包括第一纵向支撑件、第二纵向支撑件以及第一横向支撑件;

10、所述第一纵向支撑件与所述第二纵向支撑件平行间隔地立设于所述底座上;

11、所述第一横向支撑件横向架设于所述第一纵向支撑件与所述第二纵向支撑件的中部,用于承托于所述驱动连杆箱体的底部,所述第一纵向支撑件与所述第二纵向支撑件位于所述第一横向支撑件之上的部位分别用于限定所述驱动连杆箱体的两相对侧。

12、优选地,每一第一支撑结构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纵向支撑件与所述第二纵向支撑件上,用于限定所述驱动连杆箱体的对应端部。优选地,每一第一支撑结构还包括第一加强件以及第二加强件;

13、所述第一加强件的一侧固定在所述第一纵向支撑件的外侧面上,另一侧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

14、所述第二加强件的一侧固定在所述第二纵向支撑件的外侧面上,另一侧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

15、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包括第一基座、第三纵向支撑件、第四纵向支撑件以及第二横向支撑件;

16、所述第一基座(131)设置于所述底座上;

17、所述第三纵向支撑件与所述第四纵向支撑件平行间隔地立设于所述第一基座上;

18、所述第二横向支撑件横向架设于所述第三纵向支撑件和所述第四纵向支撑件上,用于承托于所述弹簧缸的底部。

19、优选地,所述第二横向支撑件设置有至少两个间隔布置的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二支撑结构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一限位孔可拆卸地配合,用于限制所述油动机朝两侧移动。

20、优选地,所述第三支撑结构包括第二基座、第五纵向支撑件、第六纵向支撑件以及第三横向支撑件;

21、所述第二基座设置于所述底座上;

22、所述第五纵向支撑件与所述第六纵向支撑件平行间隔地立设于所述第二基座上;

23、所述第三横向支撑件横向架设于所述第五纵向支撑件和所述第六纵向支撑件上,用于承托所述活塞缸的底部;

24、所述第三支撑结构的上表面高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上表面。

25、优选地,所述第三横向支撑件设置有至少两个间隔布置的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三支撑结构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孔可拆卸地配合,用于限制所述油动机朝两侧移动。

26、优选地,所述油动机支撑设备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叉齿通道;

27、所述油动机支撑设备中的至少部分结构包括工字钢。

28、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9、通过设置第一支撑结构、第二支撑结构以及第三支撑结构,支撑油动机的同时限制了油动机水平方向的移动,既能有效地避免油动机在性能实验的过程中晃动、溜滑所产生的安全风险,又能用于油动机日常的运输、储存。



技术特征:

1.一种油动机支撑设备,所述油动机(200)包括驱动连杆箱体(210)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驱动连杆箱体(210)两端的弹簧缸(220)和活塞缸(23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动机支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支撑结构(120)包括两个第一支撑结构(120),所述两个第一支撑结构(120)间隔设置,并界定出所述收容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动机支撑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支撑结构(120)包括第一纵向支撑件(121)、第二纵向支撑件(122)以及第一横向支撑件(1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动机支撑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支撑结构(120)还包括限位件(124),所述限位件(12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纵向支撑件(121)与所述第二纵向支撑件(122)上,用于限定所述驱动连杆箱体(210)的对应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动机支撑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支撑结构(120)还包括第一加强件(125)以及第二加强件(126);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油动机支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130)包括第一基座(131)、第三纵向支撑件(132)、第四纵向支撑件(133)以及第二横向支撑件(13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动机支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向支撑件(134)设置有至少两个间隔布置的第一限位孔(1341),所述第二支撑结构(130)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一限位孔(1341)可拆卸地配合,用于限制所述油动机(200)朝两侧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动机支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结构(140)包括第二基座(141)、第五纵向支撑件(142)、第六纵向支撑件(143)以及第三横向支撑件(14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油动机支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横向支撑件(144)设置有至少两个间隔布置的第二限位孔(1441),所述第三支撑结构(140)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孔(1441)可拆卸地配合,用于限制所述油动机(200)朝两侧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或7至9任一项所述的油动机支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动机支撑设备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叉齿通道;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油动机支撑设备,包括:底座、至少一个第一支撑结构、第二支撑结构以及第三支撑结构;所述油动机包括驱动连杆箱体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驱动连杆箱体两端的弹簧缸和活塞缸;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支撑结构用于支撑所述驱动连杆箱体以及限制所述驱动连杆箱体水平方向的移动,其界定出一个供所述驱动连杆箱体嵌置的收容空间;所述第二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用于支撑所述弹簧缸;所述第三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用于支撑所述活塞缸。该油动机支撑设备既能有效地避免油动机在性能实验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晃动、溜滑所产生的安全风险,又能用于油动机日常的运输、储存。

技术研发人员:符礼游,顾先勇,邓信浩,李向成,崔志康,张志勇,兰苏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宁德核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