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式胀紧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37444发布日期:2023-11-06 16:13阅读:36来源:国知局
液压式胀紧套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胀紧套,特别涉及一种液压式胀紧套。


背景技术:

1、胀紧套结构是联轴器中经常采用的一种联接结构,通过过盈的方式将联轴器与机组的轴相联接。

2、传统的胀紧套联接结构采用多个螺栓均匀分布在同一分度圆上,通过拧紧螺栓产生的预紧力将胀紧套拉紧,从而在胀紧套的内孔与机组的轴之间产生过盈抱紧力,通过轴孔之间的摩擦力传递扭矩。

3、然而,应用传统的胀紧套联结结构时,安装过程中需要按照对角顺序逐步分多次均匀拧紧螺栓,操作不当容易引起胀紧套抱死情况,安装过程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液压式胀紧套结构,能够采用液压的方式将胀紧套均匀张开,不会产生胀紧套安装过程中抱死的情况,安装方便。

2、该装置包括中间锥套、活塞、缸体以及注油孔;

3、缸体以及活塞呈环形,活塞与缸体之间形成密封油腔;

4、注油孔位于活塞上;

5、活塞中具有通孔,注油孔以及密封油腔通过通孔连通;

6、中间锥套与活塞以及缸体连接,中间锥套与活塞以及缸体采用锥面配合。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中间锥套上设有至少两条槽,每条槽的端部开设有一个圆孔,每个圆孔内均设置有一个圆柱销。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槽的数量为4条;

9、槽在中间锥套上均匀分布。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液压式胀紧套结构还包括至少四个顶紧螺钉;

11、顶紧螺钉嵌入活塞。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活塞上设置有环槽;

13、环槽中具有o型密封圈以及挡圈;

14、o型密封圈与挡圈接触。

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16、在胀紧套套接在轴类零件的情况下,通过注油方式使得油液进入注油孔,并进入胀紧套密封油腔,使得活塞与缸体之间均匀张开,实现结构胀紧,安装过程简单,就不会产生胀紧套安装过程中抱死的情况。



技术特征:

1.一种液压式胀紧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胀紧套结构包括中间锥套(1)、活塞(2)、缸体(3)以及注油孔(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式胀紧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锥套(1)上设有至少2条槽(62),每条所述槽(62)的端部开设有圆孔(61),每一个所述圆孔(61)内均设置有一个圆柱销(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式胀紧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62)的数量为4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式胀紧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式胀紧套结构还包括至少四个顶紧螺钉(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式胀紧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2)上设置有环槽(21);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压式胀紧套结构,涉及胀紧套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中间锥套、活塞、缸体以及注油孔;缸体以及活塞呈环形,活塞与缸体之间形成密封油腔;注油孔位于活塞上;活塞中具有通孔,注油孔以及密封油腔通过通孔连通;中间锥套与活塞以及缸体连接,中间锥套与活塞以及缸体之间均采用锥面配合。在胀紧套套接在轴类零件的情况下,通过注油方式使得油液进入注油孔,并进入密封油腔,使得活塞与缸体之间均匀张开,张开后将活塞上的顶紧螺丝顶住缸体端面,停止注油,即可实现结构胀紧,安装过程简单,相比传统胀紧套连接,不需要反复拧紧螺栓,不会产生胀紧套安装过程中抱死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沈斌,徐愿,沈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创明传动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