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穿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85175发布日期:2024-01-06 22:57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辅助穿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管道施工,具体涉及一种辅助穿管装置。


背景技术:

1、顶管法是隧道或地下管道穿越铁路、道路、河流或建筑物等各种障碍物时采用的一种暗挖式施工方法,借助主顶油缸的推力将工具管或顶管掘进机从工作坑内穿过土层一直顶进接受坑内,将混凝土套管埋于地下。套管施工结束后,需将输油管道、输气管道、保温管、水管等穿入混凝土套管内。传统施工方式是采用卷扬机及挖机等配合进行管道的穿管施工。穿管过程中,因管道与套管接触面积较大,随着管道长度的增加,管道自身的重量也增加,从而造成管道与套管间的摩擦阻力就会增大,造成管道穿越施工难度增加,管道的穿越速度减慢,从而造成工期延长,施工的成本费用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管道穿越施工阻力大,工期长,成本高的问题。

2、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辅助穿管装置,包括第一弧形板、第二弧形板和多个滑动组件;所述第一弧形板的两个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二弧形板的两个侧边活动连接,且所述第一弧形板和所述第二弧形板可以合围形成环形本体;多个所述滑动组件间隔设置在所述环形本体外壁;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轮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环形本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轮连接。

3、具体的,上述连接杆为伸缩杆。

4、具体的,上述第一弧形板的两个侧边分别通过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弧形板的两个侧边可拆卸连接。

5、具体的,上述第一弧形板的一个侧边与所述第二弧形板的一个侧边铰接;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另一个侧边与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另一个侧边通过固定件可拆卸连接。

6、具体的,上述第一弧形板的一个侧边与所述第二弧形板的一个侧边通过合页铰接。

7、具体的,上述固定件包括连接螺栓和两个连接耳;两个所述连接耳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弧形板和所述第二弧形板对应的侧边上;所述连接螺栓通过所述连接通孔实现两个所述连接耳之间的连接。

8、具体的,上述第一弧形板和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内壁上设有缓冲垫片。

9、具体的,上述环形本体外壁等距间隔设置四个滑动组件。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辅助穿管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顶管道施工过程中能够降低穿管时,管道外壁与混凝土套管内壁之间的摩擦,使管道快速穿越混凝土套管,缩短施工时间,同时节约施工成本。

12、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辅助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弧形板(1)、第二弧形板(2)和多个滑动组件;所述第一弧形板(1)的两个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二弧形板(2)的两个侧边活动连接,且所述第一弧形板(1)和所述第二弧形板(2)可以合围形成环形本体;多个所述滑动组件间隔设置在所述环形本体外壁;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轮(4)和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的一端与所述环形本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轮(4)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为伸缩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板(1)的两个侧边分别通过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弧形板(2)的两个侧边可拆卸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板(1)的一个侧边与所述第二弧形板(2)的一个侧边铰接;所述第一弧形板(1)的另一个侧边与所述第二弧形板(2)的另一个侧边通过固定件可拆卸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辅助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板(1)的一个侧边与所述第二弧形板(2)的一个侧边通过合页铰接。

6.如权利要求3或4任意一项所述的辅助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连接螺栓(6)和两个连接耳(5);两个所述连接耳(5)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弧形板(1)和所述第二弧形板(2)对应的侧边上;所述连接耳(5)开设有连接通孔,所述连接螺栓(6)通过所述连接通孔实现两个所述连接耳(5)之间的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板(1)和所述第二弧形板(2)的内壁上设有缓冲垫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穿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本体外壁等距间隔设置四个滑动组件。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管道施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辅助穿管装置,包括第一弧形板、第二弧形板和多个滑动组件;所述第一弧形板的两个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二弧形板的两个侧边活动连接,且所述第一弧形板和所述第二弧形板可以合围形成环形本体;多个所述滑动组件间隔设置在所述环形本体外壁;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轮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环形本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轮连接。本技术提供的这种辅助穿管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顶管道施工过程中能够降低穿管时,管道外壁与混凝土套管内壁之间的摩擦,使管道快速穿越混凝土套管,缩短施工时间,同时节约施工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胡家兴,王德鑫,杜平,周春林,汪海涛,李林,刘涛,胡小华,孙中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三局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2
技术公布日:20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