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管路连接,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接管路。
背景技术:
1、在制冷设备中,连接管路具有广泛的应用。现有制冷设备中的连接管路,通常在其中一根接管的管壁上加工形成翻边,另一根接管插接于翻边的内壁并进行焊接固定,利用翻边来增加焊接面积并提高焊接强度,但有时受接管管径的影响,加工形成的翻边存在高度不足的问题,这时另一接管插接于翻边的内壁并焊接固定时可能存在焊接面积不足,造成焊接强度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连接管路,有利于连接管路不受接管管径影响,保证其焊接强度。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连接管路,应用于制冷设备中,包括第一接管和第二接管,第一接管一端的管口边沿形成为连接面,第二接管的管壁上开设有连通孔,且第二接管在连通孔的外围位置设有连接配合面,所述连接面形状与所述连接配合面形状相适配,连接面能够与连接配合面贴合并焊接,以使第一接管与第二接管连接并连通;
4、其中,第一接管与第二接管的材质相同,且连接面与连接配合面相互连接并形成为一体式结构。
5、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接管和第二接管的材质相同,这样在焊接时,连接面和连接配合面能够在相同的温度下熔化,且第一接管和第二接管具有相同的性能,以便于第一接管和第二接管通过连接面和连接配合面互熔形成为一体,有利于提升焊接效果,进一步提高两根接管的连接强度。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二接管的径向,所述连通孔自所述第二接管的外壁面向内切口形成,所述连接配合面的形状为马鞍形。
7、可以理解的是,马鞍形的连接配合面设置在连通孔的外围位置,也就是说,连接配合面设置在第二接管的外壁上,此时连接面与连接配合面的连接处呈马鞍形,有利于保证连接面和连接配合面的焊接面积。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接管的内壁与连通孔的孔壁齐平。
9、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接管的内壁与连通孔的孔壁齐平设置,使得第一接管的内壁与连通孔的孔壁形成的流路平滑顺畅,这样当流体流经连通孔时,所受的阻力更小,便于流体流通。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接管上形成有凸台,沿所述第二接管的径向,所述凸台自所述第二接管的外壁面向外翻边凸起形成,所述凸台形成所述连通孔;
11、其中,凸台上远离第二接管的一端面设置为连接配合面,所述连接配合面为环形平面。
12、可以理解的是,将凸台上的连接配合面与第一接管的连接面对接配合,焊接面积为整个重合对接面,以便于连接面和连接配合面之间形成足够的焊接面积,提高焊接后的连接稳定性。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着第二接管的径向方向,连接配合面与第二接管外壁之间的间距设定为d,凸台的壁厚设定为e,其中,d≤5e。
14、可以理解的是,在满足d≤5e的条件下,便于凸台在第二接管上的加工成型。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接管的外径设定为a,第二接管的外径设定为b,其中,0.4b≤a≤b。
16、可以理解的是,当0.4b≤a≤b时,在保证焊接强度的同时,降低焊接难度。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接管的中轴线与第二接管的中轴线形成有夹角c,其中,c≤90°。
18、可以理解的是,当c=90°时,第一接管和第二接管之间的焊接难度较低;当c<90°时,第一接管与第二接管之间的结构更为紧凑,安装时的空间需求小,便于连接管路安装。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接管的数量为一根;
20、或,第一接管的数量为多根,多根第一接管沿第二接管的轴向方向间隔排列。
21、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接管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为一根或多根,这样能够满足连接管路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的使用需求。
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接管及第二接管均设置为不锈钢件。
23、可以理解的是,不锈钢具有较大的强度,将第一接管和第二接管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造,有利于提高连接管路的整体强度,且不锈钢材料的成本较低,有利于降低连接管路的生产成本。
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接管远离第二接管的一端形成有第一连接部,第二接管轴向的两端部分别形成有第二连接部;
25、其中,第一连接部及/或第二连接部用于连接并连通外置管路。
26、可以理解的是,将第一连接部及/或第二连接部与外置管路连接并连通,以便于连接管路与外置管路配合输送流体。
27、由于上述方案的应用,本申请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28、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连接管路,第一接管和第二接管的材质相同,这样在焊接时,连接面和连接配合面能够在相同的温度下熔化,且第一接管和第二接管的性能相同,以便于第一接管和第二接管通过连接面和连接配合面相互熔合并形成为一体,有利于提高焊接强度。
1.一种连接管路,应用于制冷设备中,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管(10)和第二接管(20),所述第一接管(10)一端的管口边沿形成为连接面(11),所述第二接管(20)的管壁上开设有连通孔(22),且所述第二接管(20)在所述连通孔(22)的外围位置设有连接配合面(21),所述连接面(11)形状与所述连接配合面(21)形状相适配,所述连接面(11)与所述连接配合面(21)贴合并焊接,以使所述第一接管(10)与所述第二接管(20)连接并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管路,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接管(20)的径向,所述连通孔(22)自所述第二接管(20)的外壁面向内切口形成,所述连接配合面(21)的形状为马鞍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管(10)的内壁与所述连通孔(22)的孔壁齐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管(20)上形成有凸台(23),沿所述第二接管(20)的径向,所述凸台(23)自所述第二接管(20)的外壁面向外翻边凸起形成,所述凸台(23)形成所述连通孔(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管路,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第二接管(20)的径向方向,所述连接配合面(21)与所述第二接管(20)外壁之间的间距设定为d,所述凸台(23)的壁厚设定为e,其中,d≤5e。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管(10)的外径设定为a,所述第二接管(20)的外径设定为b,其中,0.4b≤a≤b。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管(10)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二接管(20)的中轴线形成有夹角c,其中,c≤9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管(10)的数量为一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管(10)及所述第二接管(20)均设置为不锈钢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管(10)远离所述第二接管(20)的一端形成有第一连接部(12),所述第二接管(20)轴向的两端部分别形成有第二连接部(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