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同步器式变速器的滑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65632发布日期:2023-12-21 20:41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同步器式变速器的滑套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变速器,涉及一种基于同步器式变速器的滑套结构。


背景技术:

1、现有的五六挡同步器故障较多,部分用户在出三包之后出于成本的考虑,想用最低成本完成改制滑套换挡以实现耐用的目的,而忽略换挡舒适性的问题。

2、而常规滑套结构是传统的对称滑套,滑套前后挂档与二轴六档和五档齿轮的内花键啮合,将同步器采用常规的滑套结构进行替换,需要更换二轴六档齿轮、五六挡拨叉,结构复杂,整体改制成本较高,用户很难接受。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五六档同步器故障多,在进行五六档同步器改装时结构复杂可靠性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同步器式变速器的滑套结构。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同步器式变速器的滑套结构,包括装在六档齿轮与五挡齿轮之间的滑套,所述滑套位于二轴的外壁;

4、所述滑套的内部设置有与二轴滑动配合的第一内花键,所述滑套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内花键,所述滑套的另一端设有外花键,所述滑套的外部设置有拨叉槽;所述第二内花键的另一端设有结合齿圈,所述结合齿圈套设在二轴上,所述结合齿圈上设有第一花键和第二花键,所述结合齿圈通过第一花键联接于六档齿轮上,所述第二花键在挂档后与第二内花键连接。

5、优选地,第二花键和第二内花键端部均倒17°圆锥,外花键端面倒35°斜面。

6、优选地,所述结合齿圈与二轴之间设置有隔套。

7、优选地,所述隔套与所述结合齿圈之间的端面粗糙度为0.8。

8、优选地,所述隔套的一端设置有3个凸起齿,且凸起齿插入二轴的花键槽中。

9、优选地,所述隔套与所述结合齿圈之间设有第一间隙;所述隔套与二轴之间设有第二间隙;

10、第一间隙与所述第二间隙之和的取值为0.6mm~0.8mm。

11、优选地,所述拨叉槽位于所述滑套的中部。

12、优选地,所述拨叉槽的宽与同步器结构的滑套的宽相等,所述拨叉槽的直径与同步器结构的滑套的直径相等。

13、优选地,所述六档齿轮的内花键为拉花键结构。

14、优选地,所述五挡齿轮的内花键为插花键结构。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同步器式变速器的滑套结构,将原有同步器改为滑套,滑套的内部设置有与二轴配合滑动的第一内花键,滑套的一端为第二内花键,另一端为外花键,外部设置拨叉槽,第二内花键的另一端设有结合齿圈,结合齿圈上制有第一花键和第二花键,第一花键与六档齿轮的花键静联接,第二花键在挂档后与第二花键啮合,本实用新型满足了现有12挡变速器售后市场五六挡同步器改成滑套的需求,显然该滑套结构采用的零件数量少,连接结构简单可靠,也便于后期的安装维修。

17、进一步地,隔套与二轴花键配合,保证隔套与二轴之间无相对转速差磨损小。

18、进一步地,第二花键和第二内花键端部均倒17°圆锥,可保证挂档顺畅,磨损较轻;外花键端面倒35°斜面,保证挂档顺畅,可靠性高。

19、进一步地,隔套与结合齿圈以及二轴的轴向间隙为0.6~0.8mm,是保证最紧安装状态下,结合齿圈与隔套不会干涉,且结合齿圈的轴向窜动量尽量小。

20、进一步地,隔套与结合齿圈接触面粗糙度要求ra=0.8,可有效减轻两个零件接触面的磨损。

21、进一步地,滑套的拨叉槽直径和宽度与原有同步器结构的滑套直径、槽宽保持一致,使得上盖总成的五六挡拨叉无须更换。

22、进一步地,滑套及结合齿圈键精锻成型,满足了安装尺寸不变情况下的结构布置,且制造成本降低。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同步器式变速器的滑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装在六档齿轮(2)与五挡齿轮(4)之间的滑套(7),所述滑套(7)位于二轴(5)的外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同步器式变速器的滑套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花键和第二内花键端部均倒17°圆锥,外花键端面倒35°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同步器式变速器的滑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齿圈(6)与二轴(5)之间设置有隔套(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同步器式变速器的滑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套(8)与所述结合齿圈(6)之间的端面粗糙度为0.8。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同步器式变速器的滑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套(8)的一端设置有3个凸起齿,且凸起齿插入二轴(5)的花键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同步器式变速器的滑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套(8)与所述结合齿圈(6)之间设有第一间隙(c1);所述隔套(8)与二轴(5)之间设有第二间隙(c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同步器式变速器的滑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叉槽位于所述滑套(7)的中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同步器式变速器的滑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叉槽的宽(b)与同步器结构的滑套的宽相等,所述拨叉槽的直径(d)与同步器结构的滑套的直径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同步器式变速器的滑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六档齿轮(2)的内花键为拉花键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同步器式变速器的滑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五挡齿轮(4)的内花键为插花键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同步器式变速器的滑套结构,只需换装三个简单零件就可以实现同步器改成滑套的目的,结构简单可靠,换装零件数量少,成本低,安装维修方便。具体的:将原有同步器总成去掉更换为一个滑套、一个结合齿圈和一个隔套,滑套一端为精锻第二内花键,另一端为精锻外花键,外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拨叉槽;第二内花键的另一端设置有结合齿圈,结合齿圈包括第一花键和第二花键,第一花键精锻成型与六档齿轮的花键静联接,第二花键在挂档后与第二内花键啮合;隔套设置在结合齿圈与二轴之间,隔套的一端制有凸起齿与二轴的花键配合,隔套的另一端与结合齿圈留有间隙。因此本技术提出的滑套结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雷,杨林,邱德发,张恪,张海涛,章刚,殷崇一,赵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