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轴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25290发布日期:2023-11-30 12:28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轴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导轴承装置,涉及导轴承。


背景技术:

1、导轴承作为大型立式泵转动部件重要支撑件,导轴承的作用主要是防止轴在运转中的摆动,是最为关键的易磨易损件,故障率高,据相关资料显示,导轴承的故障率占水泵机组故障率的50%左右,尤其是在轴运转是振动摆动量大时,导轴承更易磨损、甚至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降低导轴承故障率的导轴承装置。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导轴承装置,安装在主轴与轴承座之间,包括旋转组件和静止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内衬套组件并套接在主轴上,所述静止组件包括外衬套组件以及内置于外衬套组件内的l型橡胶套,所述外衬套组件置于轴承座内并环套在旋转组件外部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

4、作为优选,所述内衬套组件包括顶套、第一衬套、传动套,所述顶套、第一衬套、传动套自前往后依次套接在主轴上,所述传动套的前端设有供第一衬套的尾部插入的台阶孔,所述第一衬套置于台阶孔的外壁与传动套台阶孔的内壁之间填充有粘结用胶水层,所述顶套靠近第一衬套一侧的接触面上设有o型槽,所述o型槽内设有o型橡胶密封圈。

5、作为优选,所述传动套内壁设有键槽,传动套与主轴之间键传动连接。

6、作为优选,所述外衬套组件包括第二衬套、第三衬套,所述第二衬套位于第一衬套外侧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l型橡胶套固定于第二衬套与第三衬套之间。

7、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衬套与l型衬套之间设有第四衬套,所述第四衬套与第二衬套之间过盈配合形成固定组件,在所述l型胶套的内外侧壁均涂有用于与第三衬套内壁、第四衬套外壁粘结用的胶水层。

8、作为优选,所述第三衬套外侧设有静止座,所述第三衬套与静止座的内径过盈配合,静止座的前端设有沿径向朝外侧延伸的延伸段,在延伸段上设有沿轴向设置的螺纹孔,通过螺钉穿过螺纹孔将其与轴承座连接固定。

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衬套、第二衬套均为碳化硅衬套。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所述导轴承装置结构简单,安装制作方便且成本低,较大程度上提高了轴振动偏摆中的缓冲吸振效果,降低故障率,减少了维修成本,提高使用寿命,因而实用性高。



技术特征:

1.一种导轴承装置,安装在主轴与轴承座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组件和静止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内衬套组件并套接在主轴上,所述静止组件包括外衬套组件以及内置于外衬套组件内的l型橡胶套,所述外衬套组件置于轴承座内并环套在旋转组件外部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套组件包括顶套、第一衬套、传动套,所述顶套、第一衬套、传动套自前往后依次套接在主轴上,所述传动套的前端设有供第一衬套的尾部插入的台阶孔,所述第一衬套置于台阶孔的外壁与传动套台阶孔的内壁之间填充有粘结用胶水层,所述顶套靠近第一衬套一侧的接触面上设有o型槽,所述o型槽内设有o型橡胶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导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套内壁设有键槽,传动套与主轴之间键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导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衬套组件包括第二衬套、第三衬套,所述第二衬套位于第一衬套外侧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l型橡胶套固定于第二衬套与第三衬套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导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衬套与l型橡胶套之间设有第四衬套,所述第四衬套与第二衬套之间过盈配合形成固定组件,在所述l型橡胶套的内外侧壁均涂有用于与第三衬套内壁、第四衬套外壁粘结用的胶水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导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衬套外侧设有静止座,所述第三衬套与静止座的内径过盈配合,静止座的前端设有沿径向朝外侧延伸的延伸段,在延伸段上设有沿轴向设置的螺纹孔,通过螺钉穿过螺纹孔将其与轴承座连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导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衬套、第二衬套均为碳化硅衬套。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导轴承装置,安装在主轴与轴承座之间,包括旋转组件和静止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内衬套组件并套接在主轴上,所述静止组件包括外衬套组件以及内置于外衬套组件内的L型橡胶套,所述外衬套组件置于轴承座内并环套在旋转组件外部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导轴承装置较大程度上提高了轴振动偏摆中的缓冲吸振效果,降低故障率,减少了维修成本,提高使用寿命,因而实用性高。

技术研发人员:周虎,闻兰,蔡长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华青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