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轴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59820发布日期:2023-12-14 04:49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轴套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滑动轴承,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式轴套。


背景技术:

1、轴套是一种用于保护轴的零部件,在使用过程中轴套替代轴被磨损。但是传统轴套在磨损后只能通过整体更换。

2、为此,公开号为cn211314862u的授权专利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可更换轴套,包括第一轴套组件、第二轴套组件、轴套壁板;第一轴套组件为圆盘状;第二轴套组件为套管状,第二轴套组件底部有向外延伸的圆盘状结构,且圆盘状结构上表面设有若干弧形槽;所述轴套壁板有若干块,若干块轴套壁板可拼接成圆筒结构,在轴套壁板的上下端面设有弧形凸块,弧形凸块可嵌入弧形槽内;第一轴套组件下表面设有可使轴套壁板上端面的弧形凸块嵌入的槽。该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组合式可更换轴套,能通过安装和拆卸轴套壁板来实现轴套的持续使用。当某个轴套壁板发生磨损后,只需要替换被磨损的那块轴套壁板即可。

3、而这种上述现有技术在具体使用过程中,虽然只需要更换被磨损的轴套壁板即可,而无需更换整体轴套,但这种组合式轴套的轴套壁板仅位于其轴套外侧,导致内侧出现磨损时,仍需要对该较大体积的套管状第二轴套进行整体更换,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轴套,可对轴套的内外两侧进行同时保护,使得该轴套的内外两侧哪个位置受损,均可通过更换对应位置的第二轴套组件即可修复,相对于现有技术进行了进一步优化,使用效果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轴套,包括一个第一轴套组件,以及若干个环绕所述第一轴套组件进行可拆卸安装的第二轴套组件,所述第一轴套组件包括套筒,以及构造于所述套筒下端外沿的固定盘,所述第二轴套组件包括适配所述套筒弧度的套壁,以及固定于所述套壁下端外侧的固定板,且所述套壁内部开设有卡槽,并套在所述套筒上,若干个所述套壁共同环绕拼接形成包裹住所述套筒圆筒结构,若干个所述套壁下端外侧的所述固定板均与所述固定盘的上端面可拆卸固定。

3、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套壁的外侧完全覆盖所述套筒的外侧,且所述套壁的内侧下端向下延伸,并完全覆盖所述套筒的内侧。

4、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板上均设置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竖直贯穿所述固定板,并与所述固定盘螺纹插接。

5、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板的中部开设有供所述紧固螺栓竖直贯穿的定位孔,且所述固定盘的上端面开设多个对应所述定位孔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紧固螺栓的下端螺纹插接配合。

6、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套壁的内侧开设有水平的弧形槽,且若干个所述套壁内侧上开设的所述弧形槽一一首尾对接,共同形成轴套内侧的溅油槽。

7、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套壁的内侧从上到下等距开设有多道所述弧形槽,且若干个所述套壁内侧的弧形槽共同形成轴套内侧从上到下的多圈溅油槽。

8、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卡槽与所述套筒适配,并供所述套筒恰好插入。

9、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0、1、本实用新型得益于第二轴套组件的设置,可完全套住所述套筒,并对所述套筒的两侧进行同时保护,从而可避免所述第一轴套组件的内外侧受损,因此,无论该轴套的内外两侧哪个位置受损,均可更换对应位置的所述第二轴套组件即可,相对于上述现有技术进行了进一步优化。

11、2、本实用新型得益于套壁内侧通过开设的弧形槽能够形成位于轴套内侧的溅油槽,从而方便通过在溅油槽内部的润滑油来润滑设备,增加运行的流畅性,且通过本结构所形成轴套内侧溅油槽的技术方案,相对于在传统一体式轴套内侧开槽的方式加工更加轻松、方便,因此,有利于该组合式轴套的生产。



技术特征:

1.一种组合式轴套,包括一个第一轴套组件(1),以及若干个环绕所述第一轴套组件(1)进行可拆卸安装的第二轴套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套组件(1)包括套筒(101),以及构造于所述套筒(101)下端外沿的固定盘(102),所述第二轴套组件(2)包括适配所述套筒(101)弧度的套壁(201),以及固定于所述套壁(201)下端外侧的固定板(202),且所述套壁(201)内部开设有卡槽(4),并套在所述套筒(101)上,若干个所述套壁(201)共同环绕拼接形成包裹住所述套筒(101)圆筒结构,若干个所述套壁(201)下端外侧的所述固定板(202)均与所述固定盘(102)的上端面可拆卸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壁(201)的外侧完全覆盖所述套筒(101)的外侧,且所述套壁(201)的内侧下端向下延伸,并完全覆盖所述套筒(101)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02)上均设置有紧固螺栓(3),所述紧固螺栓(3)竖直贯穿所述固定板(202),并与所述固定盘(102)螺纹插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式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02)的中部开设有供所述紧固螺栓(3)竖直贯穿的定位孔(6),且所述固定盘(102)的上端面开设多个对应所述定位孔(6)的螺纹孔(7),所述螺纹孔(7)与所述紧固螺栓(3)的下端螺纹插接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壁(201)的内侧开设有水平的弧形槽(5),且若干个所述套壁(201)内侧上开设的所述弧形槽(5)一一首尾对接,共同形成轴套内侧的溅油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组合式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壁(201)的内侧从上到下等距开设有多道所述弧形槽(5),且若干个所述套壁(201)内侧的弧形槽(5)共同形成轴套内侧从上到下的多圈溅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4)与所述套筒(101)适配,并供所述套筒(101)恰好插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轴套,涉及到滑动轴承技术领域,包括一个第一轴套组件,以及若干个环绕第一轴套组件进行可拆卸安装的第二轴套组件,第一轴套组件包括套筒,以及构造于套筒下端外沿的固定盘,第二轴套组件包括适配套筒弧度的套壁,以及固定于套壁下端外侧的固定板,且套壁内部开设有卡槽,并套在套筒上,若干个套壁共同环绕拼接形成包裹住套筒圆筒结构,若干个套壁下端外侧的固定板均与固定盘的上端面可拆卸固定。本技术可对轴套的内外两侧进行同时保护,使得该轴套的内外两侧哪个位置受损,均可通过更换对应位置的第二轴套组件即可修复,相对于现有技术进行了进一步优化,使用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傅立超,张斌,肖丽红,薛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凯蒂滑动轴承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