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输送低温液体的复合软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16401发布日期:2023-11-30 09:04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输送低温液体的复合软管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复合软管,尤其涉及一种可输送低温液体的复合软管。


背景技术:

1、复合软管是一种特殊的包装容器,是由多层功能性聚合物膜及合成纤维织物加强层构成,内外两层螺旋金属线缠绕坚固的输送管道。

2、复合软管通常被广泛应用在输送石油、天然气、砂石泥浆等液态气态或混合态的流体状物料。然而现有的复合软管难以在低温环境中工作或是输送低温的液体或流体。其主要原因是:1.传统复合软管所使用的功能性聚合物膜以及纤维织物的耐低温能力较差,在低温环境中容易发生脆化进而导致管体破裂;2.传统复合软管所使用的材料隔热性能差,若是进行低温液体输送,在长距离管道输送过程中极易因为出现温度传递而导致输送的物料升温,如液氧液氮等液态气体在低温高压环境下液化后,随温度的提升容易出现沸腾,导致管内压力增大,出现爆管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输送低温液体的复合软管,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2、一种可输送低温液体的复合软管,从内向外依次包括了第一抗拉层、第一密封层、第二抗拉层、第二密封层以及第三抗拉层,所述第一抗拉层的内壁上套设有螺旋状的内钢丝,所述第三抗拉层的外壁上套设有螺旋状的外钢丝,所述内钢丝以及所述外钢丝交错设置;

3、所述第一抗拉层、所述第二抗拉层以及所述第三抗拉层由芳纶制成,所述第一密封层以及所述第二密封层由聚酰亚胺材料制成。

4、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内钢丝以及所述外钢丝由不锈钢ss304l或不锈钢ss316或不锈钢ss316l。

5、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内钢丝以及所述外钢丝的螺距为14mm或16mm或20mm或24mm。

6、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内钢丝以及所述外钢丝的线径为3mm或5mm或6mm。

7、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抗拉层、第二抗拉层以及第三抗拉层的厚度为0.8~1mm,所述第一密封层以及第二密封层的厚度为0.03mm。

8、作为进一步改进的,复合软管的两端固定设置有连接法兰。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三层抗拉层和两层密封层交错设置,实现了由抗拉层提高了复合软管整体的抗拉能力和承压能力,同时,交错设置的密封层和抗拉层且密封层是由聚酰亚胺制成,其导热性低,可以保证输送的过程中减少热量损耗,保持管内温度环境。

10、同样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复合软管还可应用在外界低温的环境中进行物料输送,避免由于外界的低温而导致的管体破损或是管内输送物料的热量损耗而出现的阻塞。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输送低温液体的复合软管,其特征在于,从内向外依次包括了第一抗拉层、第一密封层、第二抗拉层、第二密封层以及第三抗拉层,所述第一抗拉层的内壁上套设有螺旋状的内钢丝,所述第三抗拉层的外壁上套设有螺旋状的外钢丝,所述内钢丝以及所述外钢丝交错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输送低温液体的复合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钢丝以及所述外钢丝由不锈钢ss304l或不锈钢ss316或不锈钢ss316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输送低温液体的复合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钢丝以及所述外钢丝的螺距为14mm或16mm或20mm或24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输送低温液体的复合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钢丝以及所述外钢丝的线径为3mm或5mm或6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输送低温液体的复合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拉层、第二抗拉层以及第三抗拉层的厚度为0.8~1mm,所述第一密封层以及第二密封层的厚度为0.03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输送低温液体的复合软管,其特征在于,复合软管的两端固定设置有连接法兰。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输送低温液体的复合软管,从内向外依次包括了第一抗拉层、第一密封层、第二抗拉层、第二密封层以及第三抗拉层,所述第一抗拉层的内壁上套设有螺旋状的内钢丝,所述第三抗拉层的外壁上套设有螺旋状的外钢丝,所述内钢丝以及所述外钢丝交错设置;所述第一抗拉层、所述第二抗拉层以及所述第三抗拉层由芳纶制成,所述第一密封层以及所述第二密封层由聚酰亚胺材料制成。

技术研发人员:宋恩以,陈国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市卓励石化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