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加油润滑涨紧轮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81888发布日期:2023-10-28 15:49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加油润滑涨紧轮轴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轴承,具体为一种易加油润滑涨紧轮轴承。


背景技术:

1、涨紧轮轴承是用来支撑涨紧轮,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的设备,但现有的涨紧轮轴承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具体为:现有的涨紧轮轴承注入润滑油操作较为繁琐,费时费力。

2、因此,需要一种易加油润滑涨紧轮轴承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加油润滑涨紧轮轴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易加油润滑涨紧轮轴承,包括轴承本体,所述轴承本体的外壁设置有注油机构;

4、所述注油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轴承本体外圈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注油管,所述注油管的底端且在固定板内固定连接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外壁且在远离注油管一侧开设有出油孔,所述固定板的背面且在出油孔对应位置处安装有润滑垫,所述注油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密封塞的内部开设有通槽,所述注油管的内部且在密封塞正面螺纹连接有密封螺杆,所述密封螺杆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绳。

5、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注油机构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对称设置在轴承本体外壁的正面和背面。

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固定板、注油管以及导流管均由铝合金制成,所述固定板和导流管均为环形结构设计。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密封螺杆贯穿并延伸至注油管外,所述密封塞由abs塑料制成,所述润滑垫由海绵制成。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出油孔和复位弹簧均设置有多组,所述通槽为t字形结构设计。

9、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连接绳由尼龙绳制成,所述连接绳与固定板、复位弹簧与导流管的连接方式均为固定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计一种易加油润滑涨紧轮轴承,利用该装置中的注油机构来加入润滑油,转动密封螺杆,转动的密封螺杆向外移动并脱离注油管,将润滑油管插入注油管内,润滑油管会抵住并推动密封塞向内移动,密封塞进入导流管内,润滑油管向注油管内注入润滑油,润滑油会沿密封塞中的通槽流入导流管,导流管内的润滑油会通过出油孔流入并充满润滑垫,轴承本体的内圈和滚珠转动时,滚珠会在润滑垫上滑动,从而将润滑油涂满滚珠,注油操作较为方便,解决了现有的涨紧轮轴承注入润滑油操作较为繁琐,费时费力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易加油润滑涨紧轮轴承,包括轴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本体(1)的外壁设置有注油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加油润滑涨紧轮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机构(2)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对称设置在轴承本体(1)外壁的正面和背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加油润滑涨紧轮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01)、注油管(202)以及导流管(203)均由铝合金制成,所述固定板(201)和导流管(203)均为环形结构设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加油润滑涨紧轮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螺杆(209)贯穿并延伸至注油管(202)外,所述密封塞(206)由abs塑料制成,所述润滑垫(205)由海绵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加油润滑涨紧轮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孔(204)和复位弹簧(207)均设置有多组,所述通槽(208)为t字形结构设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加油润滑涨紧轮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绳(210)由尼龙绳制成,所述连接绳(210)与固定板(201)、复位弹簧(207)与导流管(203)的连接方式均为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易加油润滑涨紧轮轴承,包括轴承本体,所述轴承本体的外壁设置有注油机构;所述注油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轴承本体外圈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注油管,所述注油管的底端且在固定板内固定连接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外壁且在远离注油管一侧开设有出油孔,所述固定板的背面且在出油孔对应位置处安装有润滑垫,所述注油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密封塞的内部开设有通槽,通过设计一种易加油润滑涨紧轮轴承,利用该装置中的注油机构来加入润滑油,转动密封螺杆,解决了现有的涨紧轮轴承注入润滑油操作较为繁琐,费时费力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蒋少泽,蒋建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泉州市宏山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