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轮箱冷却水道结构、减速器及电驱动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48368发布日期:2024-02-26 17:01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齿轮箱冷却水道结构、减速器及电驱动桥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齿轮箱冷却水道结构、减速器及电驱动桥。


背景技术:

1、在以电力为驱动源的新能源汽车中,电车的动力总成一般由电机、减速器、传动轴和电池等部分组成。在电动车运行时,减速器内的减速齿轮高速旋转,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减速器内润滑油需要冷却装置来降温使润滑油冷却。如图1所示,目前电车用减速器的润滑油冷却方法为:在电车减速器101的壳体外或壳体上额外安装一个水冷散热器102对润滑油进行冷却,冷却液从进水管103进入水冷散热器102内部与润滑油交换热量,然后从出水嘴104排出,以达到冷却减速器齿轮箱内润滑油的目的。

2、这种在减速器的齿轮箱壳体外另置散热器的方式,虽然可有效散热,但由于是在齿轮箱壳体外再加上散热器,生产时需要相应的工序来将两部分组装起来,这无疑增加了齿轮箱的生产加工工序;同时这种在齿轮箱壳体外再加上散热器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不够紧凑和简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齿轮箱冷却水道结构、减速器及电驱动桥,通过将散热壳和减速器的齿轮箱壳体一体化铸造成型,可省去齿轮箱壳体和润滑油散热装置组装的生产装配环节,具有省工、省时的特点,同时使减速器的齿轮壳体箱结构更加紧凑和简洁。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齿轮箱冷却水道结构,包括齿轮箱壳体和散热壳,齿轮箱壳体和散热壳两部分属于一体化成型的整体。在散热壳的内部设置有可以和齿轮箱内部相通的油道;在散热壳内部,油道和散热壳之间的间隙为散热水道;在散热壳上,散热壳背离齿轮箱壳体的一侧敞开,同时在散热壳的敞开处可拆卸的设置有可密封散热壳的密封件。使用时在散热壳的内部直接流通冷却介质,在油道内流通齿轮箱内的润滑油,通过润滑油和冷却介质交换热量来达到冷却润滑油的目的。

3、进一步地,油道与齿轮箱壳体为一体化成型的,其中在油道上,油道背离齿轮箱壳体的一面敞开,且密封件盖合于油道的敞开处,用以密封油道。

4、进一步地,在油道与齿轮箱壳体相接触处的油道内分别设置有进油口和排油口,且进油口和排油口相互远离,即进油口和排油口在油道上的距离应当尽量大,以保证进行冷却时,润滑油在油道内的行程较长,使润滑油与冷却液进行充分的热交换,提高散热降温的效率;进油口连接有进油通道。

5、进一步地,进油通道在齿轮箱壳体的体壁内分散成多条子通道,每条子通道连接一个进油口,进油通道的另一端连接油泵。使用时,齿轮箱内的润滑油在油泵的作用下通过进油通道流入进油口,在油道内与散热水道内的冷却液交换热量,最后再通过排油口流回齿轮箱内部。

6、进一步地,排油口穿过齿轮箱壳体体壁,与齿轮箱内部相通,这种设计可降低润滑油冷却后的路径行程,使润滑油冷却模块更加紧凑和简洁。

7、进一步地,密封件包括密封层、盖板和螺钉。

8、进一步地,密封层为密封胶或者密封圈。

9、进一步地,在散热壳的敞开处和油道的敞开处均设置有密封胶或密封圈,并由盖板、螺钉和螺孔来密封散热壳和油道。在散热壳和油道的敞开处分别设置密封胶或密封圈,可将散热壳内的散热水道和油道相互分开隔离,在散热壳内形成完整且密封的散热水道和油道,避免冷却液和润滑油混合。

10、进一步地,在散热壳的敞开处以及盖板上设置有多个相对应的螺孔,盖板通过螺钉和螺孔来固定在散热壳的敞开处。具体的,螺钉穿过盖板上的螺孔,进入到散热壳敞开处的螺孔后并旋转扭紧,由此将盖板和密封层固定在散热壳的敞开处,起到密封并隔离散热水道和油道的作用。

11、进一步地,在散热壳设置有相互远离的进水通道和排水口。进水通道和排水口之间的距离在散热壳上应该够大,以保证冷却液在流经散热壳时,在散热水道内的行程和停留时间较长,使得冷却液与油道内的润滑油进行充分的热交换,提高散热降温的效率。

1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减速器,其中减速器的外壳采用上述的齿轮箱冷却水道结构来对齿轮箱内的润滑油进行散热。

1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电驱动桥,其包括上述的减速器。

14、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齿轮箱冷却水道结构、减速器及电驱动桥,通过将散热壳、散热壳内的油道和齿轮箱外壳三者一体化加工而来,其中油道设置在散热壳内,形成一体化的润滑油散热装置。可使减速器的齿轮箱壳体具有更紧凑、更简洁的结构,方便生产和检修。

1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采用的“第一”、“第二”等类似的语汇,仅仅是为了描述技术方案中的各组成要素,并不构成对技术方案的限定,也不能理解为对相应要素重要性的指示或暗示;带有“第一”、“第二”等类似语汇的要素,表示在对应技术方案中,该要素至少包含一个。



技术特征:

1.一种齿轮箱冷却水道结构,包括齿轮箱壳体(100)和齿轮箱壳体(100)表面的散热壳(105),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壳体(100)和所述散热壳(105)一体化成型设置;在所述散热壳(105)内设置有与所述齿轮箱壳体(100)内部相通的油道(109),所述油道(109)与所述散热壳(105)之间的间隙为散热水道(107);所述散热壳(105)背离所述齿轮箱壳体(100)的一侧敞开,在所述散热壳(105)的敞开处可拆卸的设置有密封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箱冷却水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道(109)与所述齿轮箱壳体(100)一体化成型;在所述油道(109)背离所述齿轮箱壳体(100)的一侧敞开,且所述密封件盖合于所述油道(109)的敞开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轮箱冷却水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油道(109)与所述齿轮箱壳体(100)的接触处的油道(109)内设置有进油口(121)和排油口(120);且所述进油口(121)和所述排油口(120)相互远离;所述进油口(121)连接有进油通道(108)。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齿轮箱冷却水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通道(108)在所述齿轮箱壳体(100)的体壁内分散成多条子通道,每条子通道分别与一个所述进油口(121)连通。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齿轮箱冷却水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油口(120)与所述齿轮箱壳体(100)的内部相通。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轮箱冷却水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包括密封层、盖板(132)和螺钉(13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齿轮箱冷却水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层为密封胶或密封圈(131)。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齿轮箱冷却水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壳(105)的敞开处和/或所述油道(109)的敞开处设置有密封胶或密封圈(131)。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齿轮箱冷却水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壳(105)的敞开处和所述盖板(132)上设置有多个相对应的螺孔(134);所述盖板(132)通过所述螺钉(133)和所述螺孔(134)固定在所述散热壳(105)的敞开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箱冷却水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壳(105)上设置有相互远离的进水通道(106)和排水口(110)。

11.一种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的外壳包括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齿轮箱冷却水道结构。

12.一种电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驱动桥包括权利要求11所述的减速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齿轮箱冷却水道结构、减速器及电驱动桥;齿轮箱冷却水道结构中的齿轮箱壳体表面上设置有与齿轮箱壳体一体化成型的散热壳,在散热壳内均匀排列有与齿轮箱壳体一体化成型的油道;油道与油道之间的间隙、油道与散热壳之间的间隙为散热水道,油道的一端通过进油通道连接油泵,另一端直接穿过齿轮箱壳体与齿轮箱内部相通;散热壳和油道背离齿轮箱壳体的一侧敞开,在散热壳的敞开处和油道的敞开处使用密封件、盖板和螺钉封闭。使用时冷却液在散热水道内流动,润滑油在油道内流动,两者之间通过油道的外壳进行热量交换,达到给润滑油降温的目的。整个装置具有生产工序少,结构简洁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商圣勇,刘家臻,王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0
技术公布日:2024/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