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缸体执行器气控阀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25085发布日期:2024-02-20 20:07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缸体执行器气控阀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阀门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缸体执行器气控阀门。


背景技术:

1、一般角座阀中的执行器结构如图1所示,在执行器的进气口1通入压缩空气,活塞获得向上的推力将阀门打开,在执行器的进气口2通入压缩空气,活塞获得向下的推力将阀门关闭。活塞的推力取决于通入缸体的压缩空气的压力和缸体的内径。对于介质压力比较高的工况,如果想要阀门能够正常启闭,就相应的需要比较高的活塞推力,能实现这个目的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增加通入执行器的压缩空气的压力,二是配更大直径的执行器。但在现实中,常规的空气压缩机所产生的压缩空气压力不会高于1mpa,所以一般在工厂内,设备上所能使用的压缩空气压力也就在0.6mpa左右,如果想要获得更高的压力,不太容易实现,并且一般角座阀执行器也不允许通入高于1mpa的压缩空气;如果采用第二种方法,增加执行器直径需要把包括活塞、活塞密封、缸体端盖等很多配件的直径规格一并增加,成本会大幅度提高,并且因为增加了执行器直径会导致占用空间较大,在管道直径较大的时候根本没有空间容纳太大直径的执行器(见图1所示a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缸体执行器气控阀门,不需要增加了执行器直径从而导致的占用空间较大,也不需要通入压力过高的压缩空气,还达到了增加活塞推力的技术效果。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缸体执行器气控阀门,包括阀芯、阀杆和执行器,所述执行器包括执行器上缸体、执行器下缸体、上缸体和下缸体的缸体连接器,所述阀杆活动贯穿缸体连接器,位于上缸体内的阀杆上固定设有第一活塞,位于下缸体内的阀杆上固定设有第二活塞,在上缸体位于第一活塞上方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通气口,在上缸体位于第一活塞下方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通气口,在下缸体位于第二活塞上方的侧壁上设有第三通气口,在下缸体位于第二活塞下方的侧壁上设有第四通气口。

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分别在每一个缸体里面都有活塞,两个活塞通过阀杆固定串联在一起共同上下往复运动。如果在第二通气口和第四通气口同时通入压缩空气,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会同时带动阀杆和阀芯向上运动,从而开启阀门;如果在第一气口和第三进气口同时通入压缩空气,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会同时带动阀杆和阀芯向下运动,从而关闭阀门。

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常规阀门相比,不需要增加压缩空气的压力和占用过宽的空间,本新型结构阀杆所获得的推力为常规阀门结构阀杆推力的2倍,从而可以使阀门所适用更高管道压力的工况。



技术特征:

1.一种双缸体执行器气控阀门,包括阀芯、阀杆和执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器包括执行器上缸体、执行器下缸体、上缸体和下缸体的缸体连接器,所述阀杆活动贯穿缸体连接器,位于上缸体内的阀杆上固定设有第一活塞,位于下缸体内的阀杆上固定设有第二活塞,在上缸体位于第一活塞上方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通气口,在上缸体位于第一活塞下方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通气口,在下缸体位于第二活塞上方的侧壁上设有第三通气口,在下缸体位于第二活塞下方的侧壁上设有第四通气口。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阀门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缸体执行器气控阀门。包括阀芯、阀杆和执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器包括执行器上缸体、执行器下缸体、上缸体和下缸体的缸体连接器,所述阀杆贯穿缸体连接器,位于上缸体内的阀杆上固定设有第一活塞,位于下缸体内的阀杆上固定设有第二活塞,在上缸体位于第一活塞上方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通气口,在上缸体位于第一活塞下方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通气口,在下缸体位于第二活塞上方的侧壁上设有第三通气口,在下缸体位于第二活塞下方的侧壁上设有第四通气口。

技术研发人员:贺锐,李朝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海菲勒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1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