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模式双延时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04726发布日期:2024-04-23 11:27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模式双延时龙头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卫浴领域,尤指一种多模式双延时龙头。


背景技术:

1、现有的延时龙头,采用单延时模式,即只能用延时模式,固化的延时模式导致使用场景局限;由于延时设计往往结构较为复杂,零配件在使用过程损耗或是故障,则需要停用、拆卸维修之后方可重新装配;亦或是,直接替换成另一个龙头,影响使用者的使用感受。本发明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开发一种结构简单、装配易行的具有多模式的延时龙头,即,可以自主选择延时开关模式或手动开关模式的龙头。

2、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模式双延时龙头,包括转动把手、一与转动把手连动的转动轴、一动陶瓷片和一定陶瓷片,一阀芯外壳壳壁带有至少一排水口,所述转动轴延伸进阀芯外壳,带动动陶瓷片与定陶瓷片发生相对转动以实现水路的导通或是关闭,进一步设有:

3、转动把手内腔有一法兰盘,所述法兰盘中部设有中孔用以穿过转动轴,法兰盘边缘设有一档台,法兰盘主体围绕中孔设有至少一个弹簧限位扣;

4、一拉杆,所述拉杆插置于转动把手内一轴向插槽,拉杆随着转动把手转动在法兰盘主体上移动;

5、一圆形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一端为移动端设为外扩弧形端,所述外扩弧形端可脱离地勾扣于法兰盘的档台,所述扭力弹簧的另一端设于弹簧限位扣内,实现圆形扭力弹簧的张力形变;所述外扩弧形端位于拉杆移动轨迹上;

6、所述动陶瓷片和定陶瓷片有一水路相互关闭的位置a,所述法兰盘的档台位置与位置a对应,所述定陶瓷片在动陶瓷片于位置a的左转方向设有第一走水孔,于位置a的右转方向设有第二走水孔;

7、当转动轴左转带动动陶瓷片左转的同时拉杆跟随左向移动,拉杆在档台位置迎上扭力弹簧的外扩弧形端,进而推动外扩弧形端脱离档台,加剧扭力弹簧形变,此时,动陶瓷片的导水口与第一走水孔联通,转动轴转至预设位置停止,则扭力弹簧克服形变的过程其外扩弧形端推动拉杆复位至档台,使得转动把手同步转动复位带动转动轴复位,进而带动动陶瓷片转动复位至与定陶瓷片处于位置a,从而关闭水路;

8、当转动轴右转带动动陶瓷片右转的同时拉杆跟随右向移动,拉杆与扭力弹簧的外扩弧形端分离,此时,继续转动把手带动动陶瓷片的导水口与第二走水孔联通。

9、进一步,所述法兰盘主体围绕中孔设有3-5个弹簧限位扣,用以对扭力弹簧的形变程度进行适配性调整。

10、进一步,所述法兰盘边缘的档台设有一挡沿,以形成一内凹挡位,所述扭力弹簧的外扩弧形端可脱离地勾扣于档台的内凹挡位。

11、进一步,所述拉杆,其杆身带有外螺纹,所述转动把手的轴向插槽内壁设有对应的内螺纹,所述拉杆利用螺纹螺接插置于轴向插槽。

12、进一步,所述转动把手包括把手主体和转动凸缘,所述转动凸缘的位置与法兰盘档台位置相对应,所述转动把手位于转动凸缘的左侧方向设有延时开关指示标志,所述转动把手位于转动凸缘的右侧方向设有手动开关指示标志;所述转动把手的中轴位设有装配通孔,所述装配通孔内壁设有若干轴向第一轮齿,所述转动轴上端部设有与之啮合的轴向第二轮齿,转动轴上端部设置于装配通孔内,通过轮齿间啮合实现连动转动。

13、进一步,所述转动轴下端有一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与上方转动轴和下方动陶瓷片同步连动;所述转动块侧壁设有一外凸的弹性顶针,所述弹性顶针位置与位置a对应;所述阀芯外壳对应位置a处设有弹性顶针弹入的限位孔;当扭力弹簧的外扩弧形端勾扣于档台,则弹性顶针弹入阀芯外壳的限位孔,发出弹扣声或是弹扣感。

14、进一步,一阀芯座,所述阀芯座具有入水孔,阀芯座固定于阀芯外壳底部,所述定陶瓷片进一步固定于阀芯座。

15、采用上述结构后,本专利产品具备了延时和常开(手动开关)双模式,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要求选择延时或是手动开关模式,使得该产品具有较广的应用场景以及较好的应急效果;

16、其次,合理的结构设计,尤其在于水流不经由法兰盘及其扭力弹簧等结构,确保了水质及温度对延时时间的影响极小,因此该专利的延时时间只受陶瓷片之间的摩擦力、o环摩擦力和扭力弹簧弹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而扭力弹簧的性能和质量很好把控,可以很好的确保其质量稳定性;

17、再次,即时长期使用至扭力弹簧损坏也不会影响正常的打开和关闭功能,在扭力弹簧损坏时,只需将产品切换至常开(手动开关)双模式则可不影响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多模式双延时龙头,包括转动把手(1)、一与转动把手(1)连动的转动轴(2)、一动陶瓷片(31)和一定陶瓷片(32),一阀芯外壳(4)壳壁带有至少一排水口(42),所述转动轴(2)延伸进阀芯外壳(4),带动动陶瓷片(31)与定陶瓷片(32)发生相对转动以实现水路的导通或是关闭,其特征在于进一步设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模式双延时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盘(5)主体围绕中孔(51)设有3-5个弹簧限位扣(53),用以对扭力弹簧(54)的形变程度进行适配性调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模式双延时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盘(5)边缘的档台(52)设有一挡沿(521),以形成一内凹挡位(522),所述扭力弹簧(54)的外扩弧形端(541)可脱离地勾扣于档台(52)的内凹挡位(52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模式双延时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14),其杆身带有外螺纹(141),所述转动把手(1)的轴向插槽(16)内壁设有对应的内螺纹,所述拉杆(14)利用螺纹螺接插置于轴向插槽(16)。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模式双延时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把手(1)包括把手主体(11)和转动凸缘(12),所述转动凸缘(12)的位置与法兰盘(5)档台(52)位置相对应,所述转动把手(1)位于转动凸缘(12)的左侧方向设有延时开关指示标志(151),所述转动把手(1)位于转动凸缘(12)的右侧方向设有手动开关指示标志(152);所述转动把手(1)的中轴位设有装配通孔(13),所述装配通孔(13)内壁设有若干轴向第一轮齿(131),所述转动轴(2)上端部设有与之啮合的轴向第二轮齿(21),转动轴(2)上端部设置于装配通孔(13)内,通过轮齿间啮合实现连动转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模式双延时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2)下端有一转动块(22),所述转动块(22)与上方转动轴(2)和下方动陶瓷片(31)同步连动;所述转动块(22)侧壁设有一外凸的弹性顶针(23),所述弹性顶针(23)位置与位置a对应;所述阀芯外壳(4)对应位置a处设有弹性顶针(23)弹入的限位孔;当扭力弹簧(54)的外扩弧形端(541)勾扣于档台(52),则弹性顶针(23)弹入阀芯外壳(4)的限位孔,发出弹扣声或是弹扣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模式双延时龙头,其特征在于:一阀芯座(6),所述阀芯座(6)具有入水孔(61),阀芯座(6)固定于阀芯外壳(4)底部,所述定陶瓷片(32)进一步固定于阀芯座(6)。


技术总结
一种多模式双延时龙头,包括转动把手、与转动把手连动的转动轴、一动陶瓷片和一定陶瓷片,一阀芯外壳壳壁带有排水口,所述转动轴延伸进阀芯外壳,带动动陶瓷片与定陶瓷片发生相对转动以实现水路的导通或是关闭,转动把手内腔有一法兰盘中部设有中孔用以穿过转动轴,一拉杆随着转动把手转动在法兰盘主体上移动;一圆形扭力弹簧一端为移动端设为外扩弧形端可脱离地勾扣于法兰盘的档台,另一端设于弹簧限位扣内实现张力形变;所述外扩弧形端位于拉杆移动轨迹上;拉杆左转带动扭力弹簧形变,回复过程实现延时关闭;拉杆右转脱离扭力弹簧,使得龙头处于手动关闭状态;本专利产品具备了延时和常开(手动开关)双模式,使得该产品具有较广的应用场景。

技术研发人员:卢文荣,杨威,康德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鹏威(厦门)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31
技术公布日:2024/4/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