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水路双阀集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69822发布日期:2024-04-18 20:42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水路双阀集成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用水配件,特别是具有2条水路且每条水路分别由水阀调控水流量的一种双水路双阀集成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家居环境中多安装有净化自来水的净水器类家电,净化后的自来水成为净化水由安装于台面上的龙头输出使用。目前的龙头多为单一出水龙头,厨房台面上通常需要安装2个龙头用来分别输出自来水和净化水,造成台面上龙头较多,安装及使用较繁琐。也有一些多出水功能的龙头,如本申请人在先申请的“申请号为2021222320445、名称为一种多功能龙头”的中国专利,其公开的龙头阀体能够实现净化水和自来水两路水的输出供应,但是只在自来水所在的水路设置了水阀,没有在净化水的水路设置水阀,因此,现有这种龙头阀体只能对自来水的水路进行流量调控,无法对净化水的水路进行流量调控,不能实现净化水定量调控输出。因此有必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双水路双阀集成结构,其内具有2条隔离开的水路且每条水路分别由水阀调控水流量,可实现双水路的输入及输出、以及双水路的分别水流量调控,具有结构紧凑、易于制造和便于组装的特点,非常适合于和净水器类家电配套使用,为用户同时提供包括净水在内的两种水类的调控及供应。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双水路双阀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双水路集成阀体、第一水阀和第二水阀;

4、所述双水路集成阀体的顶部具有第一调水结构、底部具有第二调水结构,第一调水结构与第二调水结构之间具有竖直设置的第一连通管部和第二连通管部,第一调水结构的顶端具有第一出水接口和第二出水接口,第二调水结构的底端具有第一进水接口和第二进水接口;第二连通管部的顶端连通至第二出水接口,第一连通管部的底端连通至第一进水接口;

5、所述第一调水结构包括有第一阀壳、设于第一阀壳内的第一阀腔、及连通第一阀腔的第一进水孔和第一出水孔,所述第一水阀安装于所述第一阀腔内使第一进水孔与第一出水孔连通或不连通;第一调水结构内具有第一进水通道和第一出水通道,所述第一进水通道的一端连通至第一连通管部的顶端、另一端连通至第一阀腔的第一进水孔,所述第一出水通道的一端连通至第一阀腔的第一出水孔、另一端连通至第一出水接口;

6、所述第二调水结构包括有第二阀壳、设于第二阀壳内的第二阀腔、及连通第二阀腔的第二进水孔和第二出水孔,所述第二水阀安装于所述第二阀腔内使第二进水孔与第二出水孔连通或不连通;第二调水结构内具有第二进水通道和第二出水通道,所述第二进水通道的一端连通至第二进水接口、另一端连通至第二阀腔的第二进水孔,所述第二出水通道的一端连通至第二阀腔的第二出水孔、另一端连通至第二连通管部;

7、所述第一进水接口、第一连通管部、第一进水通道、第一进水孔、第一阀腔、第一出水孔、第一出水通道、第一出水接口依次连通构成第一水路,通过第一水阀的开度调节第一水路的水流量;

8、所述第二进水接口、第二进水通道、第二进水孔、第二阀腔、第二出水孔、第二出水通道、第二连通管部、第二出水接口依次连通构成第二水路,通过第二水阀的开度调节第二水路的水流量。

9、优化方案,所述第二调水结构内还具有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的一端连通至第一进水接口、另一端连通至第一连通管部的底端。

10、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阀腔及所述第一水阀的具体结构可以是:所述第一阀腔成水平设置、其一侧具有用于安装第一水阀的第一阀口,所述第一进水孔和第一出水孔水平设于第一阀腔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水阀为手动式机械阀结构、其具有穿出第一阀口的第一阀杆。

11、优化方案,所述第一进水通道具有依次连通于第一连通管部的顶端和第一阀腔的第一进水孔之间的第一进水通道水平段和第一进水通道竖直段;所述第一出水通道具有依次连通于第一出水接口和第一阀腔的第一出水孔之间的第一出水通道水平段和第一出水通道竖直段。

12、优化方案,所述第一调水结构的顶端安装有顶板,所述第一进水通道水平段和所述第一出水通道水平段成顶部敞口的槽状结构、并由所述顶板封盖。

13、优化方案,所述第一进水通道水平段和所述第一出水通道水平段的边缘设有第一密封圈。

1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阀腔及所述第二水阀的具体结构可以是:所述第二阀腔成竖直设置、其顶部具有用于安装第二水阀的第二阀口,所述第二进水孔和第二出水孔竖直设于第二阀腔的底部;所述第二水阀为电动式机械阀结构、其具有穿出第二阀口的第二阀杆,第二阀杆同轴连接一微型电机的输出轴,微型电机可驱动第二阀杆转动进而实现第二水阀的开度调节。

15、优化方案,所述第二调水结构的底端具有底座并安装有底板,所述第二进水孔和第二出水孔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进水通道和第二出水通道成顶部敞口的槽状结构、并设于所述底板上由底座封盖,所述第二阀壳设于所述底座上。

16、优化方案,所述第二进水通道和第二出水通道的边缘设有第二密封圈。

17、优化方案,所述第二连通管部上设有流量传感器。

18、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19、1、本实用新型其内具有隔离开的第一水路和第二水路,且分别由第一水阀和第二水阀对应调控水流量,进而实现双水路的输送及双水路的分别水流量调控,具有结构紧凑、易于制造和便于组装的特点,非常适合于和净水器类家电配套使用,为用户同时提供包括净水在内的两种水类的调控及供应。

20、2、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将第一水阀设置为手动式机械阀结构,将第二水阀设置为电动式机械阀结构,分别实现第一水路的手动流量调控和第二水路的电动流量调控,以提供出2条水路不同的水流量调控方式。另外,第一水阀和第二水阀还分别设置为机械阀的结构,这种阀结构与市场上常见的电磁阀相比,价格便宜且非常耐用,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且不易损坏,可长久使用,故障率及返修率低。



技术特征:

1.一种双水路双阀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双水路集成阀体(1)、第一水阀(2)和第二水阀(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水路双阀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水结构内还具有导流通道(17),所述导流通道(17)的一端连通至第一进水接口(121)、另一端连通至第一连通管部(111)的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水路双阀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腔(110)成水平设置、其一侧具有用于安装第一水阀(2)的第一阀口,所述第一进水孔(113)和第一出水孔(114)水平设于第一阀腔(110)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水阀(2)为手动式机械阀结构、其具有穿出第一阀口的第一阀杆(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水路双阀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通道(12)具有依次连通于第一连通管部(111)的顶端和第一阀腔(110)的第一进水孔(113)之间的第一进水通道水平段(123)和第一进水通道竖直段(124);所述第一出水通道(13)具有依次连通于第一出水接口(131)和第一阀腔(110)的第一出水孔(114)之间的第一出水通道水平段(133)和第一出水通道竖直段(13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水路双阀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水结构的顶端安装有顶板(4),所述第一进水通道水平段(123)和所述第一出水通道水平段(133)成顶部敞口的槽状结构、并由所述顶板(4)封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水路双阀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通道水平段(123)和所述第一出水通道水平段(133)的边缘设有第一密封圈(135)。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双水路双阀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腔(140)成竖直设置、其顶部具有用于安装第二水阀(3)的第二阀口,所述第二进水孔(143)和第二出水孔(144)竖直设于第二阀腔(140)的底部;所述第二水阀(3)为电动式机械阀结构、其具有穿出第二阀口的第二阀杆(30),第二阀杆(30)同轴连接一微型电机(41)的输出轴,微型电机(41)可驱动第二阀杆(30)转动进而实现第二水阀(3)的开度调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水路双阀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水结构的底端具有底座(18)并安装有底板(42),所述第二进水孔(143)和第二出水孔(144)设于所述底座(18)上,所述第二进水通道(15)和第二出水通道(16)成顶部敞口的槽状结构、并设于所述底板(42)上由底座(18)封盖,所述第二阀壳(14)设于所述底座(18)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水路双阀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水通道(15)和第二出水通道(16)的边缘设有第二密封圈(151)。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双水路双阀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通管部(112)上设有流量传感器(19)。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出一种双水路双阀集成结构,包括双水路集成阀体、第一水阀和第二水阀;该集成阀体具有第一调水结构、第二调水结构、第一连通管部和第二连通管部,该集成阀体中第一进水接口、第一连通管部、第一进水通道、第一进水孔、第一阀腔、第一出水孔、第一出水通道、第一出水接口依次连通构成第一水路,通过第一水阀的开度调节第一水路的水流量;第二进水接口、第二进水通道、第二进水孔、第二阀腔、第二出水孔、第二出水通道、第二连通管部、第二出水接口依次连通构成第二水路,通过第二水阀的开度调节第二水路的水流量。本技术可实现双水路输入输出、及分别水流量调控,其结构紧凑、易于制造和便于组装,非常适合于和净水器类家电配套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冯震,吴炳勇,刘晓坡,刘胜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门奥特朗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6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