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测调配水器的分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04020发布日期:2024-03-25 18:49阅读:8来源:国知局
智能测调配水器的分流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分流器,尤其涉及智能测调配水器的分流器。


背景技术:

1、智能测调配水器的分流器是该系统的一个关键组件之一,智能测调配水器是一种用于监测和控制分水系统的设备,旨在提供有效的水资源利用和精确的分水管理。

2、一些水流分流器在长时间使用后可能会受到堵塞或积垢的影响,这可能降低其流量调节能力或导致不均匀的水流分配。清洁和维护分流器可能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现有技术中的分流器不具有防堵塞的功能,这会给分流器的实际使用带来不便。

3、所以,需要设计智能测调配水器的分流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智能测调配水器的分流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智能测调配水器的分流器,包括供水管,所述供水管上固定连通有若干分水管,若干所述分水管的内面均固定有支架,若干所述支架上均转动装配有转轴,若干所述转轴上均设有清理结构,若干所述转轴靠近分水管管口的一端均固定有若干轴流叶片。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清理结构包括固定板、开槽、清理板、弹片与刷毛,所述固定板固定在转轴上,所述开槽开设在固定板的顶面,所述清理板滑动装配在开槽内,所述弹片固定在开槽的内底面,且弹片的顶端与清理板相接触,所述清理板的顶部延伸至开槽的外部,所述刷毛粘接在清理板的顶端。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开槽的槽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清理板上固定有限位块,且限位块滑动连接在限位槽内。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刷毛采用硬质刷毛,且刷毛与分水管的内壁相接触。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开槽的槽壁与清理板的侧面之间相互贴合。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片采用长条弧状的金属材料制成。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清理板采用磁性材料制成。

10、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清理结构,在清理结构的作用下,水流在分水管内流动的过程中,水流能够通过若干轴流叶片驱动转轴发生转动,转轴在转动的过程中,其上的若干清理结构能够对分水管的内壁进行清理,避免水垢把分水管堵塞,保证分水管处于畅通的状态,进而保证分流器的正常使用,无需人工定期对分流器疏通清理,提高了分流器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智能测调配水器的分流器,包括供水管(1),所述供水管(1)上固定连通有若干分水管(2),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分水管(2)的内面均固定有支架(3),若干所述支架(3)上均转动装配有转轴(4),若干所述转轴(4)上均设有清理结构(5),若干所述转轴(4)靠近分水管(2)管口的一端均固定有若干轴流叶片(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测调配水器的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结构(5)包括固定板(51)、开槽(52)、清理板(53)、弹片(54)与刷毛(55),所述固定板(51)固定在转轴(4)上,所述开槽(52)开设在固定板(51)的顶面,所述清理板(53)滑动装配在开槽(52)内,所述弹片(54)固定在开槽(52)的内底面,且弹片(54)的顶端与清理板(53)相接触,所述清理板(53)的顶部延伸至开槽(52)的外部,所述刷毛(55)粘接在清理板(53)的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测调配水器的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52)的槽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清理板(53)上固定有限位块,且限位块滑动连接在限位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测调配水器的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毛(55)采用硬质刷毛,且刷毛(55)与分水管(2)的内壁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测调配水器的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52)的槽壁与清理板(53)的侧面之间相互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测调配水器的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54)采用长条弧状的金属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测调配水器的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板(53)采用磁性材料制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分流器技术领域,并公开了智能测调配水器的分流器,包括供水管,所述供水管上固定连通有若干分水管,若干所述分水管的内面均固定有支架,若干所述支架上均转动装配有转轴,若干所述转轴上均设有清理结构,若干所述转轴靠近分水管管口的一端均固定有若干轴流叶片。本技术所提出的分流器在使用时,水流在分水管内流动的过程中,水流能够通过若干轴流叶片驱动转轴发生转动,转轴在转动的过程中,其上的若干清理结构能够对分水管的内壁进行清理,避免水垢把分水管堵塞,保证分水管处于畅通的状态,进而保证分流器的正常使用,无需人工定期对分流器疏通清理,提高了分流器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全厚,马鹏,郭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大道石油化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1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