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稀油冷却降温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06310发布日期:2024-04-18 17:15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稀油冷却降温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稀油冷却降温系统,属于设备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1、稀油站主要用于矿山、冶金、水泥等机械设备集中润滑系统中,稀油站作用是将润滑油液强制地压送到机器摩擦部位,对机械设备进行润滑的润滑油,润滑油有润滑和降温的作用。受天气影响,夏天时润滑油温会普遍升高,超出工作温度,所以要对稀油站中的稀油进行降温。

2、目前对稀油站中的润滑油进行降温的措施主要是采用风冷或单纯水冷却,或是二者结合来进行降温。在条件较为恶劣的环境中,风冷降温效果比较差,降温效率比较低,需要一台风扇,增加能耗。单纯水冷降温需要采用开式水流降温,浪费水资资源,采用循环式,长时间运行水温会升高,导致降温效果差。风冷与水冷并用,效果虽然比单存的冷却方式效果好,但长时间运行也会出现降温效果差的问题,以及能耗偏高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稀油冷却降温系统,通过综合利用半导体制冷技术制作制冷装置和水冷循环系统,在稀油站回油管上加装密闭半导体制冷系统,在回油过程中对稀油进行降温散热,完成冷却水和油的热交换,并在电源处安置温控器,以此来达到油温可控的冷却效果,水资源可循环利用,降低能耗,节约能源,改善降温效果,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稀油冷却降温系统,包含半导体制冷片、水冷头、电源、温控器、放水孔和循环水泵,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和水冷头的数量都为一个以上,水冷头并列排列,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贴合在中间位置的水冷头上,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贴合在两侧位置的水冷头上;两侧位置的水冷头通过管路连接水池,放水侧管路通过放水孔连接水池,进水侧的管路通过循环水泵连接水池;中间位置的水冷头通过回油管路连接稀油站油箱,温控器安装在冷却后的回油管路上;电源分别与半导体制冷片和温控器连接。

3、还包含过滤网和阀门,所述过滤网和阀门安装在进水侧的管路上。

4、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与水冷头通过导热硅脂相贴合,半导体制冷片均匀分布排列在水冷头表面。

5、所述电源为24v电源。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综合利用半导体制冷技术制作制冷装置和水冷循环系统,在稀油站回油管上加装密闭半导体制冷系统,在回油过程中对稀油进行降温散热,完成冷却水和油的热交换,并在电源处安置温控器,以此来达到油温可控的冷却效果,水资源可循环利用,降低能耗,节约能源,改善降温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稀油冷却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半导体制冷片(1)、水冷头(2)、电源(3)、温控器(4)、放水孔(5)和循环水泵(6),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和水冷头(2)的数量都为一个以上,水冷头(2)并列排列,半导体制冷片(1)的冷端贴合在中间位置的水冷头(2)上,半导体制冷片(1)的热端贴合在两侧位置的水冷头(2)上;两侧位置的水冷头(2)通过管路连接水池,放水侧管路通过放水孔(5)连接水池,进水侧的管路通过循环水泵(6)连接水池;中间位置的水冷头(2)通过回油管路连接稀油站油箱,温控器(4)安装在冷却后的回油管路上;电源(3)分别与半导体制冷片(1)和温控器(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一种稀油冷却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过滤网(7)和阀门(8),所述过滤网(7)和阀门(8)安装在进水侧的管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一种稀油冷却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与水冷头(2)通过导热硅脂相贴合,半导体制冷片(1)均匀分布排列在水冷头(2)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稀油冷却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3)为24v电源。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稀油冷却降温系统,属于设备润滑装置技术领域。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半导体制冷片(1)的冷端贴合在中间位置的水冷头(2)上,半导体制冷片(1)的热端贴合在两侧位置的水冷头(2)上;两侧位置的水冷头(2)通过管路连接水池,中间位置的水冷头(2)通过回油管路连接稀油站油箱,温控器(4)安装在冷却后的回油管路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综合利用半导体制冷技术制作制冷装置和水冷循环系统,达到油温可控的冷却效果,水资源可循环利用,降低能耗,节约能源,改善降温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俸铭,张继伟,徐兴旺,贾英杰,张凯龙,荣辉,张贺,姚仁汉,柳闯,孟欣,姜小峰,马金泽,谢道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2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