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备用地埋管的地热能源管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59478发布日期:2024-05-20 11:43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备用地埋管的地热能源管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地热能管道,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备用地埋管的地热能源管路。


背景技术:

1、地热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将地热能进行有效利用,不只可以解决能源不足的问题,也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它在热力发电、供暖供热及冷热水供应等领域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利用地热能地埋管进行热能交换是其应用的重要方式。

2、地埋管是地源热泵循环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地埋管埋与地底深处,当出现故障时维修十分困难,部分地源热泵系统重设置有备用地埋管,在主地埋管损坏时,并通过横向管道进行关联,从而更加有效地提升利用率和稳定性。

3、主地埋管与备用地埋管通常通过管道连接。然而,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由于土地的沉降以及环境因素等原因,会造成备用地埋管与主地埋管土壤沉降不均产生位移,使主地埋管与备用地埋管相对位置发生变化,长期下来,可能导致连接管道断裂,严重影响了地热能源管路的正常运行及其利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备用地埋管的地热能源管路,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土地的沉降以及环境因素等原因,会造成备用地埋管与主地埋管土壤沉降不均产生位移,使主地埋管与备用地埋管相对位置发生变化,长期下来,可能导致连接管道断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供一种带有备用地埋管的地热能源管路,至少包括:主地埋管、备用地埋管和连接管;

2、所述主地埋管上设有第一万向球;

3、所述备用地埋管与主动地埋管平行设置,其上设有与第一万向球相对应的第二万向球,所述备用地埋管一端为盲端;

4、所述连接管两端分别与第一万向球、第二万向球相连接;

5、所述第一万向球和第二万向球上均设有与连接管相匹配的通孔。

6、优选地,所述第一万向球包括:第一万向球滚珠与第一基座;

7、所述第一基座固定连接在主地埋管侧壁上,并贯穿主地埋管侧壁;

8、所述第一万向球滚珠固定连接在连接管一端;

9、所述第一万向球滚珠位于第一基座内,所述第一基座与所述第一万向球滚珠上均设有与连接管相匹配的通孔,使水流可在连接管与主地埋管内流通;

10、所述第二万向球包括:第二万向球滚珠与第二基座;

11、所述第二基座固定连接在备用地埋管侧壁上,并贯穿备用地埋管侧壁;

12、所述第二万向滚珠固定连接在连接管另一端;

13、所述第二万向球滚珠位于第二基座内,所述第二基座与所述第二万向球滚珠上均设有与连接管相匹配的通孔,使水流可在连接管与备用地埋管内流通。

14、优选地,所述主地埋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位于所述第一万向球上方;所述备用地埋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位于所述第二万向球上方。

15、优选地,所述连接管上套设有缓冲套筒,所述缓冲套筒包括套筒和防护板;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连接管上,所述套筒外壁上通过长条形支架均匀连接四块防护板;所述防护板呈长方形板状,其中两相对向的防护板平行于水平面,另一相对向的防护板垂直于水平面。

16、优选地,所述套筒内部设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套设在连接管上。

17、优选地,所述主地埋管与所述备用地埋管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筒和固定板,所述固定筒为两个内径分别与所述主地埋管和所述备用地埋管外径相同的空心圆柱体,所述固定板横截面呈十字状,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空心圆柱体侧壁上。

18、优选地,所述第一万向球滚珠与所述第一基座连接处、所述第二万向球滚珠(121)与所述第二基座连接处均设有防水胶布。

19、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备用地埋管的地热能源管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备用地埋管的引入可以在主地埋管受损或需要维修时提供备用的能源管道。这样一来,当主地埋管发生故障时,备用地埋管可以暂时接替供应热能,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备用地埋管的设置也可以减少系统停机时间,降低维修所需的时间和成本。此外,由于地下土地的沉降和环境因素的存在,地热能源管道会受到一定的位移和变形。通过设置万向球,连接管接口具有一定的活动能力,可以缓解由于土壤沉降不均引起的主地埋管与备用地埋管相对位移,从而避免连接管道接口处断裂和传统管道系统的脆弱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有备用地埋管的地热能源管路,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主地埋管(1)、备用地埋管(2)和连接管(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备用地埋管的地热能源管路,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备用地埋管的地热能源管路,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备用地埋管的地热能源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3)上套设有缓冲套筒(4),所述缓冲套筒(4)包括套筒(41)和防护板(42);所述套筒(41)套设在所述连接管(3)上,所述套筒(41)外壁上通过长条形支架均匀连接四块防护板(42);所述防护板(42)呈长方形板状,其中两相对向的防护板(42)平行于水平面,另一相对向的防护板(42)垂直于水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有备用地埋管的地热能源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41)内部设有橡胶圈(43),所述橡胶圈(43)套设在连接管(3)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备用地埋管的地热能源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地埋管(1)与所述备用地埋管(2)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5),所述固定组件(5)包括固定筒(51)和固定板(52),所述固定筒(51)为两个内径分别与所述主地埋管(1)和所述备用地埋管(2)外径相同的空心圆柱体,所述固定板(52)横截面呈十字状,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空心圆柱体侧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备用地埋管的地热能源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万向球滚珠(111)与所述第一基座(112)连接处、所述第二万向球滚珠(121)与所述第二基座(122)连接处均设有防水胶布。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有备用地埋管的地热能源管路,至少包括:主地埋管、备用地埋管和连接管;所述主地埋管上设有第一万向球;所述备用地埋管与主动地埋管平行设置,其上设有与第一万向球相对应的第二万向球,所述备用地埋管一端为盲端;所述连接管两端分别与第一万向球、第二万向球相连接;所述第一万向球和第二万向球上均设有与连接管相匹配的通孔。通过备用地埋管的引入可以在主地埋管受损或需要维修时提供备用的能源管道。这样一来,当主地埋管发生故障时,备用地埋管可以暂时接替供应热能,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技术研发人员:李多德,李磊,于海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郁金香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3
技术公布日:2024/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