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属于轴承,具体提供了一种高负载注塑轴承保持架。
背景技术:
1、对于滚珠轴承来说,其包括轴承内圈和外圈,在内圈和外圈之间设置保持架和滚珠,该保持架将滚珠保持于轴承中。电驱动领域的轴承具有高转速的特点,为了降低轴承的重量进而避免其阻碍动力系统的高转速特点,一般对保持架以及轴承整体进行轻量化设计。
2、但是在对保持架进行轻量化设计过程中,会造成保持架的材料去除,进而容易影响保持架沿径向和/或轴向的结构强度,进而使得保持架容易在负载较大的情况下发生形变破坏。尤其的,当保持架高速旋转时,保持架与滚珠之间的摩擦容易产生高热,在高负载和高热的情况下,保持架更容易发生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负载注塑轴承保持架,以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2、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高负载注塑轴承保持架,包括同轴的两个环体和多个兜孔部,两个环体沿轴向错开设置,两个环体之间的间隙形成安装空间;多个兜孔部处于安装空间,多个兜孔部沿保持架周向依次设置,兜孔部沿保持架轴向的两侧分别与不同环体固定;每两个兜孔部之间设有一个窗梁,窗梁包括成十字状的横梁和纵梁,纵梁沿保持架轴向延伸,横梁的延伸方向垂直于保持架的轴线方向,横梁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兜孔部的侧壁固定,纵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环体固定。
3、进一步的,兜孔部中成型有兜孔,兜孔的内壁面包括斜面部,斜面部处于保持架沿周向的两侧,同一兜孔中,两个斜面部之间的间距沿靠近保持架中轴线的方向逐渐变小。
4、进一步的,兜孔部靠近保持架中心的一侧设有凸起部,凸起部横跨相邻两个兜孔部的侧壁以及窗梁。
5、以上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6、本方案中利用两个环体和多个兜孔部组合形成保持架,在相邻兜孔部之间设置十字状的窗梁;这种设置方式中,完整的环体以及兜孔部与窗梁中横梁组合形成一个受力整体,其能够承担较大的径向载荷;该兜孔部本身的形状、纵梁的结构设置以及二者与环体组合形成一个受力整体,其能够承担较大的轴向载荷。即本方案中在采用十字型窗梁时,十字型窗梁与兜孔部和环体之间的镂空结构能够有效实现减重,并满足保持架的大负载需求。
1.一种高负载注塑轴承保持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负载注塑轴承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沿保持架的径向,所述环体的厚度大于兜孔部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负载注塑轴承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包括中部的直型段和直型段两端的变径段,沿保持架径向,所述直型段的厚度不变且小于环体的厚度,所述变径段一端的厚度与直型段厚度相同且与直型段连接,另一端的厚度与环体的厚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负载注塑轴承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兜孔部中成型有兜孔,所述兜孔的内壁面包括斜面部,所述斜面部处于保持架沿周向的两侧,同一兜孔中,两个斜面部之间的间距沿靠近保持架中轴线的方向逐渐变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负载注塑轴承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兜孔的内壁面还包括平面部,所述平面部处于斜面部背离保持架中轴线的一侧,两个平面部的间距为定值。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负载注塑轴承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兜孔部靠近保持架中心的一侧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横跨相邻两个兜孔部的侧壁以及窗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负载注塑轴承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沿保持架周向的两侧面参与形成所述斜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负载注塑轴承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兜孔部包括第一弧形段和第二弧形段,第一弧形段和第二弧形段的弧面相对设置并围合成兜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