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埋管道无损修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64012发布日期:2024-05-09 21:08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埋管道无损修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管道修复,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地埋管道无损修复结构。


背景技术:

1、在现代化城市中,地下管网系统发达,各种管道埋设在地下。这些管道系统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土层移动、外力破坏等原因,经常出现渗漏故障。管道的破损和漏水既会污染环境,也会影响管道系统的正常运行,地下管道的维修修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2、地下管道发生破损渗漏后,常规的维修方式是进行开挖作业,暴露出故障管段进行修补。但是在一些特殊环境下,如管道埋设较深,空间狭小等情况,进行开挖修复会造成二次破坏或困难重重。

3、为了解决某些特殊环境下地下管道渗漏难以修复的问题,本新型提出了一种埋管道无损修复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埋管道无损修复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地埋管管道修复成本高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埋管道无损修复结构,包括:地埋管,地埋管的底部开设有漏口,地埋管的内壁安装有内修复组件;pvc透明软管,pvc透明软管的外表面安装有多组隔离环,隔离环的端面开设有多组通槽,通槽的内部卡合安装有封堵环,封堵环与地埋管和pvc透明软管之间通过密封胶密封连接;填料,填料通过填充设置在地埋管的内壁和pvc透明软管的外表面之间,填料由发泡胶或环氧树脂制成。

3、进一步地,pvc透明软管的内壁还安装有呈螺旋设置的钢丝,钢丝由不锈钢制成。

4、进一步地,隔离环设置为九组,并等间距固定连接在pvc透明软管的外表面,位于两端的隔离环与封堵环适配卡合。

5、进一步地,封堵环接触有通槽的一端连接有卡块,且卡块与通槽适配卡合。

6、进一步地,pvc透明软管的外表面连接有多组限位条,每组限位条的数量均为四个,并等角度分布在pvc透明软管的外表面,限位条的另一端呈倾斜抵接于地埋管的内壁。

7、进一步地,隔离环的两端均开设有圆弧角,且隔离环呈过盈配合于地埋管的内壁。

8、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采用pvc透明软管、填料和隔离环等结构实现了地埋管的无损内修复功能,通过将pvc透明软管的外表面安装隔离环,并插接在地埋管的内壁,形成地埋管和pvc透明软管之间的空隙,并在其中填充填料,利用位于pvc透明软管两端的隔离环开设有通槽,并通过卡块将封堵环固定插接,最后通过密封胶做密封处理,能够实现地埋管的漏点快速且无损的修复功能,降低了修复难度。通过在pvc透明软管的外表面安装有多组等间距的限位条,并在进入地埋管的内壁之后,进行限位抵接,提高了pvc透明软管的稳定性,然后,利用隔离环端部开设的通槽供填料填充流动通过,并且利用隔离环端部除通槽以外的实体部分阻挡填料流动,提高填料填充后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最终的修复质量。

9、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地埋管道无损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管道无损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vc透明软管(2)的内壁还安装有呈螺旋设置的钢丝(3),所述钢丝(3)由不锈钢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管道无损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环(6)设置为九组,并等间距固定连接在pvc透明软管(2)的外表面,位于两端的隔离环(6)与封堵环(8)适配卡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管道无损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环(8)接触有通槽(7)的一端连接有卡块(81),且卡块(81)与通槽(7)适配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管道无损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vc透明软管(2)的外表面连接有多组限位条(4),每组所述限位条(4)的数量均为四个,并等角度分布在pvc透明软管(2)的外表面,所述限位条(4)的另一端呈倾斜抵接于地埋管(1)的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埋管道无损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环(6)的两端均开设有圆弧角,且隔离环(6)呈过盈配合于地埋管(1)的内壁。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埋管道无损修复结构,包括地埋管,所述地埋管的底部开设有漏口,所述地埋管的内壁安装有内修复组件,包括:PVC透明软管,所述PVC透明软管的外表面安装有多组隔离环,所述隔离环的端面开设有多组通槽。本技术采用PVC透明软管、填料和隔离环等结构实现了地埋管的无损内修复功能,通过将PVC透明软管的外表面安装隔离环,并插接在地埋管的内壁,形成地埋管和PVC透明软管之间的空隙,并在其中填充填料,利用位于PVC透明软管两端的隔离环开设有通槽,并通过卡块将封堵环固定插接,最后通过密封胶做密封处理,能够实现地埋管的漏点快速且无损的修复功能,降低了修复难度。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刚,胡伟,刘勇夫,路象硕,吕杨浩,彭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市华清地热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5
技术公布日:2024/5/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