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通风环保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管式风阀。
背景技术:
1、在热风系统中,管道通过在外部的隔热保温层对管道内热气的热量进行阻隔,避免热能的散失。管道系统中的多个位置都需要设置风阀来控制风量。对于圆筒形状的管式多叶风阀,多块风阀叶片绕周向分布,风阀叶片的旋转轴线并不平行。现有技术中,管式风阀的驱动元件和传动机构都是设置在阀体外周。而这种风阀由于驱动元件和传动机构,很难再在外层增设隔热保温层,导致热量在风阀位置散失较为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式风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3、一种管式风阀,包括:阀体、阀叶和传动机构;
4、所述阀体具有圆柱体形状的通风腔体并具有中轴线,所述多片所述阀叶绕所述中轴线周向分布、并与所述阀体绕自身的旋转轴线转动连接,所述阀体的内壁设有传动槽,所述传动机构设于所述传动槽并与多片所述阀叶传动连接、使多片所述阀叶同步转动。
5、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管式风阀,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所述传动机构设于所述阀体内侧的传动槽内,所述多片阀叶在所述传动机构的传动作用下能够转动,实现对所述通风腔体的通过面积大小的控制,从而实现空气流通量控制。所述传动机构设于所述阀体内,能够避免对阀体外侧的隔热保温造成阻碍,从而避免热量在管式风阀处散失,提高热风系统的能量利用率。本实用新型的管式风阀,阀叶开合的传动机构设于阀体内,对阀体外侧空间占用少,不会影响隔热保温,适合用于热风系统。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式风阀还包括驱动构件,所述驱动构件设于所述阀体的外侧、并与其中一片所述阀叶驱动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构件能够控制阀叶的转动。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构件为旋转驱动元件或与所述阀叶固定连接的把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根据使用场合实现阀叶的智能控制或手动控制。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环和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阀叶一一对应同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环与所述多个传动齿轮啮合传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传动环能够通过啮合传动同步带动多个传动齿轮转动,从而实现阀叶的同步翻转。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环转动嵌设于所述传动槽。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齿轮为锥齿轮。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槽的槽口固定设置有封盖,所述封盖具有与所述阀叶对应的避位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封盖能够对传动槽进行遮盖。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封盖与所述通风腔体的内壁相平齐。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对所述通风腔体的气流影响较小。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多片所述阀叶之间设有连接件,所述阀叶的轴向两端分别与所述阀体和连接件转动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多片所述阀叶通过连接件连接。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相邻的所述阀叶具有可相互搭接的边缘。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阀叶转动至相互平齐时,边缘能够相互。
1.一种管式风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阀叶和传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风阀还包括驱动构件,所述驱动构件设于所述阀体的外侧、并与其中一片所述阀叶驱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式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构件为旋转驱动元件或与所述阀叶固定连接的把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环和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阀叶一一对应同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环与所述多个传动齿轮啮合传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式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环转动嵌设于所述传动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式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为锥齿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槽的槽口固定设置有封盖,所述封盖具有与所述阀叶对应的避位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式风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与所述通风腔体的内壁相平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风阀,其特征在于:多片所述阀叶之间设有连接件,所述阀叶的轴向两端分别与所述阀体和连接件转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风阀,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阀叶具有可相互搭接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