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补偿耐磨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03596发布日期:2024-05-17 12:11阅读: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补偿耐磨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密封结构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补偿耐磨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1、机械工业是指生产机械产品的工业部门,由于“机械产品”所含范围的不同,机械工业在理解上通常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机械工业包括农业机械制造工业、工业设备制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工业、建筑及筑路机械制造工业、生产用其他机械制造工业和金属品制造工业、生活用机械制造工业、电子工业、日用金属品工业及金属品修理工业等;并且随着机械工业的发展,很多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在机械工业中。

2、对于部分机械设备而言,其内流通有气体或液体,此时就需要在各个连接件处进行密封,以防止气体或液体从连接件的连接缝隙处泄漏。常见的密封方式主要包括填料密封、机械密封、油封密封、动力密封、螺旋密封等。

3、而其中机械密封(mechanical seal)是指由至少一对垂直于旋转轴线端面在流体压力和补偿机构弹力(或磁力)的作用下以及辅助密封的配合下,该对端面保持贴合且相对滑动所构成的防止流体泄漏的装置。

4、机械密封总是由旋转部件和静止部件两大部分组成,旋转部件与静止部件保持相对运动,以在静止部件的表面上形成密封面。但由于旋转部件与静止部件长期保持相对运动,导致静止部件的表面容易受到磨损,而在静止部件的表面磨损后,将逐渐无法与旋转部件的表面保持紧贴,从而直至机械密封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密封性容易失效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自补偿耐磨密封结构。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自补偿耐磨密封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自补偿耐磨密封结构,包括端体、保持环、静环和动环,所述端体上开设有环槽,所述保持环安装在所述环槽内,所述静环安装于所述保持环的端壁上,所述动环与所述静环的的端壁相抵紧,所述动环与所述静环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

4、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密封部、更换部和推动部,所述密封部设置于所述动环与所述静环之间,所述更换部设置于所述密封部与所述静环之间,所述推动部设置于所述端体与所述更换部之间。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部能够提高动环与静环之间的密封性,即使静环发生磨损,也不易影响动环与静环之间的密封性,从而不易泄漏流体或液体;若密封部发生磨损,那么推动部将对密封部进行送气,以确保密封部能够继续维持动环与静环之间的密封性,从而不易发生流体或液体泄漏的情况。

6、可选的,所述密封部包括:膨胀袋和密封套,所述动环的端壁开设有密封槽,所述更换部设置于所述静环上,所述膨胀袋设置于所述密封槽内,且所述膨胀袋与所述更换部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套固定套设于所述膨胀袋上,且所述密封套与所述密封槽的内壁相贴紧。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套能够提高动环与静环之间的密封性,且即使静环发生磨损后,也不易影响动环与静环之间的密封性。

8、可选的,所述更换部包括:承接板、铁杆和磁块,所述静环的端壁开设有容置孔,且所述容置孔的孔底开设有插设孔,所述承接板设置于所述容置孔内,且所述膨胀袋固定于所述承接板上,所述磁块固定于所述插设孔内,所述铁杆的一端与所述承接板固定、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插设孔内并与所述磁块磁性相吸,所述推动部设置于所述端体与所述承接板之间。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密封套磨损至无法使用后,可将承接板从容置孔内取出,此时铁杆也将从插设孔内分离,然后可将膨胀袋从承接板撕下,以对密封套进行更换。

10、可选的,所述推动部包括:挤压板、推动板、连接杆、橡胶套和推动弹簧,所述承接板上贯穿开设有连通孔,所述膨胀袋上贯穿开设有与所述连通孔连通的进气孔,所述挤压板设置于所述连通孔内,所述橡胶套套设于所述挤压板上并与所述连通孔内壁相抵紧,所述推动板滑动连接于所述环槽内,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推动板固定、另一端与所述挤压板固定,所述推动弹簧固定于所述推动板与所述环槽的内壁之间。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旦密封套发生磨损,那么推动弹簧将推动推动板朝密封槽靠近,由于连接杆的设置,挤压板也将朝密封槽靠近;挤压板移动的过程中,将挤压空气至膨胀袋内,此时膨胀袋将发生膨胀,从而密封套将被撑大而与密封槽的内壁继续相贴紧,以维持动环与静环之间的密封性。

12、可选的,所述动环上设置于用于对所述密封套润滑的润滑组件。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润滑组件能够将润滑油涂抹至密封套,从而减小密封套与密封槽内壁之间的摩擦力,以延长密封套的使用寿命。

14、可选的,所述润滑组件包括:润滑部,所述润滑部包括:润滑海绵,所述密封槽的槽底开设有安置槽,所述润滑海绵固定于所述安置槽内且与所述密封套相接触,所述动环上开设有与所述安置槽连通的注油孔。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注油孔,可定期将注油孔注入润滑油,润滑油能够流入至安置槽内的润滑海绵上,并且润滑海绵能够对润滑油进行吸收,然后润滑海绵能够将润滑油涂抹至密封套,从而减小密封套与密封槽内壁之间的摩擦力,以延长密封套的使用寿命。

16、可选的,所述注油孔内过盈设置有密封塞。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塞能够对注油孔进行封堵,一方面使得外部灰尘不易注油孔,另一方面在动环旋转的过程中,润滑海绵上的润滑油不易被甩出。

18、可选的,所述润滑组件还包括:调节部,所述调节部包括:阀板、连接板、螺栓、防漏套和调节杆,所述阀板设置于所述注油孔内,所述防漏套固定套设于所述阀板的侧壁上且与所述注油孔内壁相抵紧,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与所述阀板固定、另一端贯穿所述动环向外伸出,所述连接板固定套设于所述调节杆上,且所述连接板通过所述螺栓固定于所述动环上。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注油孔,可将润滑油储存至注油孔内,然后定期可将螺栓从动环上取下,然后转动连接板,即转动调节杆,调节杆能够带动阀板进行翻转,从而阀板与注油孔的内壁之间产生空隙;此时,润滑油将流至安置槽内,以浸湿润滑海绵,无需定期额外对润滑油进行拿取,再进行注入。

20、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21、1、密封部能够提高动环与静环之间的密封性,即使静环发生磨损,也不易影响动环与静环之间的密封性,从而不易泄漏流体或液体;若密封部发生磨损,那么推动部将对密封部进行送气,以确保密封部能够继续维持动环与静环之间的密封性,从而不易发生流体或液体泄漏的情况。

22、2、润滑组件能够将润滑油涂抹至密封套,从而减小密封套与密封槽内壁之间的摩擦力,以延长密封套的使用寿命。

23、3、密封塞能够对注油孔进行封堵,一方面使得外部灰尘不易注油孔,另一方面在动环旋转的过程中,润滑海绵上的润滑油不易被甩出。



技术特征:

1.一种自补偿耐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端体(1)、保持环(2)、静环(3)和动环(4),所述端体(1)上开设有环槽(11),所述保持环(2)安装在所述环槽(11)内,所述静环(3)安装于所述保持环(2)的端壁上,所述动环(4)与所述静环(3)的端壁相抵紧,所述动环(4)与所述静环(3)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补偿耐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5)包括:膨胀袋(51)和密封套(52),所述动环(4)的端壁开设有密封槽(41),所述更换部(6)设置于所述静环(3)上,所述膨胀袋(51)设置于所述密封槽(41)内,且所述膨胀袋(51)与所述更换部(6)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套(52)固定套设于所述膨胀袋(51)上,且所述密封套(52)与所述密封槽(41)的内壁相贴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补偿耐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更换部(6)包括:承接板(61)、铁杆(62)和磁块(63),所述静环(3)的端壁开设有容置孔(31),且所述容置孔(31)的孔底开设有插设孔(32),所述承接板(61)设置于所述容置孔(31)内,且所述膨胀袋(51)固定于所述承接板(61)上,所述磁块(63)固定于所述插设孔(32)内,所述铁杆(62)的一端与所述承接板(61)固定、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插设孔(32)内并与所述磁块(63)磁性相吸,所述推动部(7)设置于所述端体(1)与所述承接板(6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补偿耐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部(7)包括:挤压板(71)、推动板(72)、连接杆(73)、橡胶套(74)和推动弹簧(75),所述承接板(61)上贯穿开设有连通孔(611),所述膨胀袋(51)上贯穿开设有与所述连通孔(611)连通的进气孔(511),所述挤压板(71)设置于所述连通孔(611)内,所述橡胶套(74)套设于所述挤压板(71)上并与所述连通孔(611)内壁相抵紧,所述推动板(72)滑动连接于所述环槽(11)内,所述连接杆(73)的一端与所述推动板(72)固定、另一端与所述挤压板(71)固定,所述推动弹簧(75)固定于所述推动板(72)与所述环槽(11)的内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补偿耐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环(4)上设置于用于对所述密封套(52)润滑的润滑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补偿耐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组件包括:润滑部(8),所述润滑部(8)包括:润滑海绵(81),所述密封槽(41)的槽底开设有安置槽(42),所述润滑海绵(81)固定于所述安置槽(42)内且与所述密封套(52)相接触,所述动环(4)上开设有与所述安置槽(42)连通的注油孔(4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补偿耐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孔(43)内过盈设置有密封塞(43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补偿耐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组件还包括:调节部(9),所述调节部(9)包括:阀板(91)、连接板(92)、螺栓(93)、防漏套(94)和调节杆(95),所述阀板(91)设置于所述注油孔(43)内,所述防漏套(94)固定套设于所述阀板(91)的侧壁上且与所述注油孔(43)内壁相抵紧,所述调节杆(95)的一端与所述阀板固定、另一端贯穿所述动环(4)向外伸出,所述连接板(92)固定套设于所述调节杆(95)上,且所述连接板(92)通过所述螺栓(93)固定于所述动环(4)上。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自补偿耐磨密封结构,涉及密封结构技术领域。其包括端体、保持环、静环和动环,所述端体上开设有环槽,所述保持环安装在所述环槽内,所述静环安装于所述保持环的端壁上,所述动环与所述静环的的端壁相抵紧,所述动环与所述静环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本申请具有提高动环与静环之间的密封性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顾煌,吴杨,童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万航船舶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9
技术公布日:2024/5/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