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空混凝土灌注泵管的防震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36005发布日期:2024-05-07 19:10阅读: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空混凝土灌注泵管的防震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混凝土加工技术方向,具体涉及一种高空混凝土灌注泵管的防震设备。


背景技术:

1、目前我国建筑施工砼浇筑普遍使用泵管输送,对于建筑高度较低,面积较小的结构往往采用天泵输送混凝土。但对于那些建筑高度较高,面积较大,亦或者是空间较为复杂,无法使用天泵进行混凝土输送的结构,只能采用地泵进行浇筑,如何有效的进行泵管的连接固定,又能做到避免泵管震动对结构产生的影响成为现场急需解决的问题。

2、目前市场上的防震设备在使用者对其进行使用时其震动较大,并其在使用者需要对防震设备进行使用生产时其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较高,以此使用者需要对防震设备进行使用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装置一种高空混凝土灌注泵管的防震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空混凝土灌注泵管的防震设备,包括钢柱,所述钢柱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拖箍,所述拖箍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安装螺栓,所述钢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耳板,所述耳板的一侧设置有七字板,所述七字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角钢,所述角钢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弹性橡胶,所述弹性橡胶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泵管,所述七字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安装螺栓,所述七字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弹性垫圈。

3、所述拖箍的两侧的连接固定处设置有安装螺栓,且安装螺栓数量为多个。

4、其设置数量为多个的安装螺栓能够便于使用者在使用拖箍时对其进行高效的使用连接。

5、所述拖箍的一端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耳板,且耳板数量为多个。

6、其设置数量为多个的耳板能够便于使用者将七字板和拖箍之间进行使用连接。

7、所述七字板的一端安装卡接有角钢,且角钢数量为多个并彼此之间相互平行。

8、设置数量为多个并彼此之间相互平行的角钢能够便于使用者将连接板整体和拖箍整体之间进行安装。

9、所述泵管的外表面圈套接设置有弹性橡胶,且弹性橡胶和连接板之间结构相互契合。

10、其设置的和连接板之间结构相互契合的弹性橡胶能够便于使用者将泵管在连接板上进行活动时进行高效的使用保护;

11、所述安装螺栓的底部活动卡接有弹性垫圈,且弹性垫圈数量为多个。

12、其设置数量为多个的弹性垫圈能够便于使用者对安装螺栓进行高效的使用限位。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

14、通过设置有钢柱、拖箍、角钢、安装螺栓、泵管、弹性橡胶、连接板、耳板、七字板、弹性垫圈和垫圈的相互配合和使用能够便于使用者对设备进行高效的使用,其有效的固定的泵管,并且减小了泵管震动对结构的影响;

15、通过其材料普遍,制作方便,可以重复利用,在便捷高效施工的同时,很大程度上地减少了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并其通过对称的七字板并加入弹性垫圈进行固定,整体连接方式为铰接,另弹性垫圈及橡胶能很好的起到减震的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高空混凝土灌注泵管的防震设备,包括钢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柱(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拖箍(2),所述拖箍(2)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安装螺栓(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空混凝土灌注泵管的防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拖箍(2)的两侧的连接固定处设置有安装螺栓(4),且安装螺栓(4)数量为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空混凝土灌注泵管的防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拖箍(2)的一端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耳板(8),且耳板(8)数量为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空混凝土灌注泵管的防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七字板(9)的一端安装卡接有角钢(3),且角钢(3)数量为多个并彼此之间相互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空混凝土灌注泵管的防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管(5)的外表面圈套接设置有弹性橡胶(6),且弹性橡胶(6)和连接板(7)之间结构相互契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空混凝土灌注泵管的防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螺栓(4)的底部活动卡接有弹性垫圈(10),且弹性垫圈(10)数量为多个。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空混凝土灌注泵管的防震设备,其中包括钢柱,所述钢柱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拖箍,所述拖箍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安装螺栓,所述钢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耳板,所述耳板的一侧设置有七字板,所述七字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角钢,所述角钢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弹性橡胶,所述弹性橡胶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泵管,所述七字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安装螺栓,所述七字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弹性垫圈,该装置通过设置有钢柱、拖箍、角钢、安装螺栓、泵管、弹性橡胶、连接板、耳板、七字板、弹性垫圈和垫圈的相互配合和使用能够便于使用者对设备进行高效的使用,其有效的固定的泵管,并且减小了泵管震动对结构的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俞茏家,唐颖,高鹏,段江华,王得明,衡成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7
技术公布日:2024/5/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