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主轴轴承密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柔性迷宫密封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风电机组往轻量化的方向发展,机组偏心/跳动量也出现了增大,因此对润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机组主轴大都采用喷淋方式注油进行润滑,但是传统的主轴密封系统无法完成对泄漏油液的有效阻挡,密封效果较差,同时也无法对工作介质实现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柔性迷宫密封系统,能够有效的提高柔性迷宫密封系统的密封效果。
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柔性迷宫密封系统,包括:
3、端盖,设置于主轴上,并与所述主轴之间形成油腔,所述端盖上设置有回油通道;
4、柔性挡油环,套接在所述主轴上并位于所述油腔内;所述主轴上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柔性挡油环移动。
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柔性迷宫密封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6、端盖与主轴之间形成油腔,而柔性挡油环通过限位结构安装至主轴上后,则可以与端盖外壳形成迷宫,从而有效的阻挡流出的油液,此外,利用回油通道可以对油液回收利用,避免油液堆积。同时,因为柔性挡油环是柔性材料制作而成,从而可以避免风电机组安装、运行过程中迷宫系统部件造成的碰伤,并且,因为柔性挡油环是柔性设计的,因此易安装、便于维护。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限位结构为设置于所述主轴上的环形限位槽,所述柔性挡油环卡接于所述环形限位槽内。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柔性挡油环的两侧靠近主轴区域皆设置有柔性过盈结构,所述柔性挡油环通过所述柔性过盈结构与所述环形限位槽过盈卡接。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柔性过盈结构为波浪形结构。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柔性挡油环靠近所述主轴一侧的厚度高于远离所述主轴一侧的主轴厚度。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柔性挡油环由靠近所述主轴一侧至远离所述主轴一侧厚度递减。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柔性挡油环的截面形状设置为“r”形。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柔性挡油环设置有多个,所述限位结构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限位结构与多个所述柔性挡油环一一对应设置。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柔性挡油环采用橡胶挡油环。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回油通道连通至齿轮箱。
16、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1.一种柔性迷宫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迷宫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为设置于所述主轴上的环形限位槽,所述柔性挡油环卡接于所述环形限位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迷宫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挡油环的两侧靠近主轴区域皆设置有柔性过盈结构,所述柔性挡油环通过所述柔性过盈结构与所述环形限位槽过盈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迷宫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过盈结构为波浪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迷宫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挡油环靠近所述主轴一侧的厚度高于远离所述主轴一侧的主轴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迷宫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挡油环由靠近所述主轴一侧至远离所述主轴一侧厚度递减。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柔性迷宫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挡油环的截面形状设置为“r”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迷宫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挡油环设置有多个,所述限位结构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限位结构与多个所述柔性挡油环一一对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迷宫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挡油环采用橡胶挡油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迷宫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通道连通至齿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