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弹性紧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222197发布日期:2024-06-06 18:57阅读:7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体式弹性紧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紧固件,尤其是一种分体式弹性紧固装置。


背景技术:

1、紧固件是作紧固连接机械零件。其使用行业广泛,包括建筑、机械、化工、冶金、模具、液压等等行业,是市面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机械基础件。为了提升紧固件的放松脱性能,目前的紧固件会设置有防止松脱的限位装置,一旦安装就会无法松脱,导致对于操作具有一定要求,一旦发生误操作只能整体更换,同时因为其存在一定的空隙,导致其在安装后会产生稳定性有限,在长期震动环境下很容易导致松动,并且减震性比较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紧固件会设置有防止松脱的限位装置,一旦安装就会无法松脱,导致对于操作具有一定要求,一旦发生误操作只能整体更换,同时因为其存在一定的空隙,导致其在安装后会产生稳定性有限,在长期震动环境下很容易导致松动,并且减震性比较有限。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体式弹性紧固装置,包括底部固定限位座和外置紧箍钉,所述的底部固定限位座内侧弧形面位于上端开口位置开设有内螺纹装配孔,所述底部固定限位座内部通过内螺纹装配孔螺纹固定有外螺纹装配套,所述外螺纹装配套下端具有向中心弯曲的限位段,所述限位段开设有伸缩豁口,所述底部固定限位座内底面上设置有用于提升外螺纹装配套牢固度的内置弹簧,所述外置紧箍钉下端通轴固定有底部装配杆,所述底部装配杆底端轴向固定有与限位段相配合的底置限位头。

3、所述的外置紧箍钉上端轴向固定有正六边形顶部控制头。

4、所述底部固定限位座下端开设有底部圆形开孔,所述底部固定限位座内顶面位于底部圆形开孔上端开口具有向上凸起的环形凸起。

5、所述底置限位头下表面具有从下往上逐渐变大的锥形挤压面。

6、所述底部固定限位座和外置紧箍钉外侧面上均开设有弧形限位凹槽。

7、所述外螺纹装配套包括顶部具有一体结构外螺纹顶部限位环的第一弧形外螺纹装配壳体和与第一弧形外螺纹装配壳体相配合的第二弧形外螺纹装配壳体。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体式弹性紧固装置通过在底部固定限位座内底面上设置有用于提升外螺纹装配套牢固度的内置弹簧,不仅可以从底部对底置限位头进行挤压限位,提升装配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减震性,安全性大大提升;

10、(2)采用分体式结构设计,不仅方便装卸,而且出现误操作后无需整体更换,避免浪费,降低维护难度和成本;

11、(3)外侧具有弧形限位凹槽,可以提升安装后的侧向限位能力,牢固度更加优异;

12、(4)通过底部固定限位座内顶面上的环形凸起可以对内置弹簧底部进行定位,大大提升内置弹簧的限位能力,进一步提升内部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分体式弹性紧固装置,包括底部固定限位座(1)和外置紧箍钉(2),其特征是:所述的底部固定限位座(1)内侧弧形面位于上端开口位置开设有内螺纹装配孔(3),所述底部固定限位座(1)内部通过内螺纹装配孔(3)螺纹固定有外螺纹装配套(4),所述外螺纹装配套(4)下端具有向中心弯曲的限位段(5),所述限位段(5)开设有伸缩豁口(6),所述底部固定限位座(1)内底面上设置有用于提升外螺纹装配套(4)牢固度的内置弹簧(7),所述外置紧箍钉(2)下端通轴固定有底部装配杆(8),所述底部装配杆(8)底端轴向固定有与限位段(5)相配合的底置限位头(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弹性紧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外置紧箍钉(2)上端轴向固定有正六边形顶部控制头(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弹性紧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底部固定限位座(1)下端开设有底部圆形开孔(11),所述底部固定限位座(1)内顶面位于底部圆形开孔(11)上端开口具有向上凸起的环形凸起(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弹性紧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底置限位头(9)下表面具有从下往上逐渐变大的锥形挤压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弹性紧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底部固定限位座(1)和外置紧箍钉(2)外侧面上均开设有弧形限位凹槽(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弹性紧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外螺纹装配套(4)包括顶部具有一体结构外螺纹顶部限位环(41)的第一弧形外螺纹装配壳体(42)和与第一弧形外螺纹装配壳体(42)相配合的第二弧形外螺纹装配壳体(43)。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紧固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分体式弹性紧固装置,包括底部固定限位座和外置紧箍钉,底部固定限位座内侧弧形面位于上端开口位置开设有内螺纹装配孔。本技术的一种分体式弹性紧固装置通过在底部固定限位座内底面上设置有用于提升外螺纹装配套牢固度的内置弹簧,不仅可以从底部对底置限位头进行挤压限位,提升装配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减震性,安全性大大提升;采用分体式结构设计,不仅方便装卸,而且出现误操作后无需整体更换,避免浪费,降低维护难度和成本;外侧具有弧形限位凹槽,可以提升安装后的侧向限位能力,牢固度更加优异。

技术研发人员:林胜金,吕顺辉,唐东梁,汤东升,邵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凌派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16
技术公布日:2024/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