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润滑高耐磨直线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51424发布日期:2024-05-07 19:25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润滑高耐磨直线轴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直线轴承,具体涉及一种易润滑高耐磨直线轴承。


背景技术:

1、直线轴承是一种直线运动系统,用于直线行程与圆柱轴配合使用。由于承载球与轴承外套点接触,钢球以最小的摩擦阻力滚动,因此直线轴承具有摩擦小,且比较稳定,不随轴承速度而变化,能获得灵敏度高、精度高的平稳直线运动。

2、在现有技术(公开号cn214404358u)一种润滑耐磨直线轴承的说明书中提及“轴承圈表面安装轴承架,轴承架一侧设有入油箱,入油箱顶端设有入油口,轴承圈内设有保持架,保持架内设有环形卡槽并安装有滚珠,保持架内设有渗油口,轴承圈内设有储油层,储油层一端与入油口贯穿连接,另一端与渗油口贯穿连接”,但是现有技术的直线轴承内的环形卡槽注油并不均匀,从而润滑不均,影响滚珠活动,影响直线轴承内轴杆运行的顺畅性,并不灵活实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易润滑高耐磨直线轴承,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直线轴承内的环形卡槽注油并不均匀,从而润滑不均,影响滚珠活动,影响直线轴承内轴杆运行的顺畅性,并不灵活实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易润滑高耐磨直线轴承,包括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后部设置有轴承套,轴承套内开设有内通孔,且轴承套的外侧设置有外加厚层,所述外加厚层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进油口,所述轴承套内开设有活动腔,且活动腔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凹口,并且活动腔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凹口。

3、进一步的,所述直线轴承的前部设置有前套板,且前套板的左右两部均设置有两组安装孔,并且安装孔采用圆形孔结构。

4、进一步的,所述进油口的下连接有中流道,且中流道的下端通向活动腔内中部。

5、进一步的,所述中流道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分流道,且前后两侧的分流道的下端分别通向活动腔内前后两部。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口和第二凹口内均设置有多组滚珠,且滚珠采用碳素钢材质的实心球体结构。

7、进一步的,所述进油口外扭合有扭盖,且扭盖内设置有内塞头,并且内塞头采用硅橡胶材质。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9、1.本实用新型在进油口下设置中流道和分流道,方便将润滑油分别通过中流道和分流道输送至活动腔内,通过中流道可输送至活动腔内中部区域,通过分流道可分别输送至活动腔内前后两侧区域,使得润滑油输送更均匀、快速,使得直线轴承更容易润滑使用。

10、2.本实用新型中扭盖方便扭合在进油口外,也便于取下,同时利用内塞头可堵塞在进油口处,使其使用更安全严密。

11、3.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凹口和第二凹口内所设置的滚珠方便圆柱轴配合使用,使其运行更自然顺畅,增强其耐磨性,使其更经久耐用。



技术特征:

1.一种易润滑高耐磨直线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直线轴承(1);所述直线轴承(1)后部设置有轴承套(12),轴承套(12)内开设有内通孔(11),且轴承套(12)的外侧设置有外加厚层(13),所述外加厚层(13)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进油口(14),所述轴承套(12)内开设有活动腔(2),且活动腔(2)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凹口(20),并且活动腔(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凹口(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润滑高耐磨直线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轴承(1)的前部设置有前套板(10),且前套板(10)的左右两部均设置有两组安装孔(19),并且安装孔(19)采用圆形孔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润滑高耐磨直线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口(14)的下连接有中流道(17),且中流道(17)的下端通向活动腔(2)内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易润滑高耐磨直线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流道(17)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分流道(18),且前后两侧的分流道(18)的下端分别通向活动腔(2)内前后两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润滑高耐磨直线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口(20)和第二凹口(21)内均设置有多组滚珠(22),且滚珠(22)采用碳素钢材质的实心球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润滑高耐磨直线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口(14)外扭合有扭盖(15),且扭盖(15)内设置有内塞头(16),并且内塞头(16)采用硅橡胶材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易润滑高耐磨直线轴承,涉及直线轴承技术领域,包括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后部设置有轴承套,轴承套内开设有内通孔,且轴承套的外侧设置有外加厚层,所述外加厚层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进油口,所述轴承套内开设有活动腔,且活动腔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凹口,并且活动腔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凹口;所述进油口的下连接有中流道,且中流道的下端通向活动腔内中部;所述中流道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分流道,且前后两侧的分流道的下端分别通向活动腔内前后两部。本技术方便对滚珠所在的活动腔内进行多流道注入润滑油,有助于让润滑油分布更均匀快速,方便滚珠滚动顺畅,从而使其与轴杆接触也自然顺畅,更易润滑耐磨。

技术研发人员:邱磊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丽水市正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23
技术公布日:2024/5/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