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负荷耐疲劳曲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98742发布日期:2024-05-09 21:42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负荷耐疲劳曲轴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高负荷耐疲劳曲轴设备,具体为一种高负荷耐疲劳曲轴。


背景技术:

1、曲轴是发动机中最重要的部件,都是由前端轴、连杆轴颈、曲轴轴颈、曲柄和后端轴等部分构成,它可以承受连杆传来的力,并将其转变为转矩通过曲轴输出并驱动发动机上其他附件工作,一般曲轴上都会有贯穿主轴颈、曲柄和连杆轴颈的油道,以便润滑主轴颈和连杆轴颈,通常在主轴颈和连杆轴颈上开设有斜油孔和直油孔,使油道连通,目前,传统的曲轴由于拐油孔和径向油孔的孔口均倒直角,这样很容易刮伤轴瓦,降低发动机整机的寿命。

2、申请号为201520101749.5,公开了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曲轴结构,曲轴至少包括两个连接在一起的曲轴本体,曲轴本体两两之间通过连接套固定安装在一起;曲轴本体包括连接为一体的第一配重块和第二配重块之间,且拐径设置在第一配重块和第二配重块之间,且拐径安装在第一配重块和第二配重块的边缘,相邻两个曲轴本体的拐径的中轴线位于不同的直线上第一配重块和第二配重块上设置有用于两个曲轴本体连接在一起的连接端;连接端上设置有用于过盈安装在连接套内的连接部。

3、但存在不足动力机内掺杂在润滑油内机械杂质容易从曲轴上的曲拐油孔和径向油孔进入到曲轴内,随着长时间的积累,油道内的杂质容易将油孔堵塞,从而影响曲轴与动力机上其他附件之间的润滑效果,降低曲轴工作的稳 定性曲轴上油道内的杂质容易将油孔堵塞,并且如果长期不补充润滑油,还会导 致曲轴加速磨损,减少使用寿命的问题。以此本设置通过润滑设备来提高曲轴的使用寿命减少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负荷耐疲劳曲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高负荷耐疲劳曲轴,包括连接口,所述连接口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槽,所述连接口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旋钮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承重块,所述第一承重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轴片二,所述连接轴片二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轮总体一,所述滑轮总体一的侧面滑动连接有储油器,所述储油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入油口,所述储油器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滑轮总体二,所述滑轮总体二的侧面滑动连接轴片一,所述连接轴片一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承重块。这样设置的目的是曲轴在长时间运作时可以及时补充润滑油,避免引起干枯导致曲轴引起磨损。使曲轴更具安全性和实用性。

4、进一步地,所述卡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作为卡槽与旋钮的连接渠道,这样设置的目的是通过设置连接口,更加方便与工作人员连接曲轴,更有利于更换。

5、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轴片二上开设有数个出油孔所述连接轴片二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润滑珠,所述润滑珠配合出油孔使用,这样设置的目的是,设置出油孔可以精准的控制润滑油与润滑珠更好地起到作用。

6、进一步地,所述储油器上固定连接有入油口,所述入油口分为油盖和油管两部分组成,所述油盖与油管相互配合使用,这样设置的目的是有利于在润滑油用完之后及时补充使曲轴正常工作。

7、进一步地,所述储油器的侧面滑动连接有滑轮总体二,所述滑轮总体二与滑轮总体一共同配合储油器使用。这样设置的目的是设置两组滑润滑设备更有利于减少摩擦力,提升工作效率。

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承重块位于连接轴片一的底部,两者相互配合使用。这样设置的目的是曲轴能够承载更多重量,提高了曲轴的实用性。

9、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的设置通过润滑装置,当工作人员把润滑油从入油口倒入储油器中时,润滑油在曲轴工作时从储油器中渗出到滑轮中与润滑珠起到润滑作用。从而避免了影响曲轴与动力机上其他附件之间的润滑效果的问题。能够及时补充润滑油,还会减少曲轴加速磨损,减少使用寿命的问题。以此本设置通过润滑设备来提高曲轴的使用寿命减少磨损。使曲轴更具实用性和稳定性。

11、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高负荷耐疲劳曲轴,包括连接口(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口(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槽(9),所述连接口(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旋钮(2),所述旋钮(2)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承重块(3),所述第一承重块(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轴片二(14),所述连接轴片二(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轮总体一(5),所述滑轮总体一(5)的侧面滑动连接有储油器(6),所述储油器(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入油口(4),所述储油器(6)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滑轮总体二(15),所述滑轮总体二(15)的侧面滑动连接轴片一(7),所述连接轴片一(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承重块(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负荷耐疲劳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口(1),所述连接口(1)作为卡槽(9)与旋钮(2)的连接渠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负荷耐疲劳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片二(14)上开设有数个出油孔(10),所述连接轴片二(14)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润滑珠(11),所述润滑珠(11)配合出油孔(10)使用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负荷耐疲劳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器(6)上固定连接有入油口(4),所述入油口(4)分为油盖(12)和油管(13)两部分组成,所述油盖(12)与油管(13)相互配合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负荷耐疲劳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器(6)的侧面滑动连接有滑轮总体二(15),所述滑轮总体二(15)与滑轮总体一(5)共同配合储油器(6)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负荷耐疲劳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重块(8)位于连接轴片一(7)的底部,两者相互配合使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高负荷耐疲劳曲轴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负荷耐疲劳曲轴,包括连接口,连接口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槽,连接口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旋钮,旋钮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承重块,第一承重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轴片二,连接轴片二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轮总体一,滑轮总体一的侧面滑动连接有储油器,储油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入油口,通过润滑装置,当工作人员把润滑油从入油口倒入储油器中时,润滑油在曲轴工作时从储油器中渗出到滑轮中与润滑珠起到润滑作用。能够及时补充润滑油,还会减少曲轴加速磨损,减少使用寿命的问题。以此本设置通过润滑设备来提高曲轴的使用寿命减少磨损。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鑫,朱维丰,张晓茅,潘志宵,孙正素,阮祥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跃进锻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24
技术公布日:2024/5/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