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法兰转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023996发布日期:2024-08-16 15:50阅读:20来源:国知局
光伏法兰转轴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伏支架,具体涉及一种光伏法兰转轴。


背景技术:

1、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清洁无污染并可再生的绿色环保能源。利用太阳能发电无可比拟的清洁性、高度的安全性、能源的相对广泛性和充足性、长寿命以及免维护性等其他常规能源所不具备的优点,光伏能源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新能源。

2、传统的太阳能设备支架主要为固定式,不能旋转,接收光线的角度固定。光伏支架一旦安转完毕后就固定不动,光伏板的方向和角度也固定下来,这样的支架简单,但也存在着不能调节光伏板角度的缺陷,不能最大程度的利用光伏电能。

3、申请号为201621133807.3(授权公告号为cn20632333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太阳能光伏电池板转轴,在转轴的顶部连接太阳能光伏电池板,所述太阳能光伏电池板转轴通过蜗轮转杆连接有步进电机。所述太阳能光伏电池板转轴套入蜗轮构成蜗轮转杆,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蜗杆,所述蜗轮的齿和所述蜗杆的齿互相啮合。

4、上述太阳能光伏电池板转轴通过转轴套入蜗轮构成蜗轮转杆,以使太阳能设备转动。但是,该实用新型的转轴为光杆,生产和安装转轴时容易形成变形和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现状提供一种不易形变的光伏法兰转轴。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光伏法兰转轴,包括轴身,其特征在于:所述轴身上设置有轴承段和剖面直径小于轴承段的过渡段;所述轴承段包括第一轴承段和第二轴承段;所述过渡段设置在第一轴承段和第二轴承段之间。

3、优选地,所述第二轴承段的一端设置有剖面直径大于第二轴承段的法兰。

4、为了消除应力集中,增加转轴的强度和耐疲劳性,防止使用过程中发生断裂的现象,优选地,所述第二轴承段和法兰的连接处设置有圆角过渡结构。

5、优选地,所述法兰远离第二轴承段的一端设置有剖面直径大于法兰的法兰外圆。

6、优选地,所述法兰外圆内部开设有至少一个设有内螺纹的连接孔。

7、为了在机加工时和机床的顶尖配合,优选地,所述法兰内部开设有沉孔和与沉孔相连的第一中心孔。

8、为了在安装轴承时起导向作用并减小安装时的损伤,优选地,所述第一轴承段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段,所述外螺纹段和第一轴承段的连接处设置有倒角结构。

9、优选地,所述倒角结构与外螺纹段的连接处设置有退刀槽。

10、优选地,所述外螺纹段内部开设有第二中心孔。

11、优选地,所述第一轴承段和第二轴承段的公差为0.05mm,跳动为0.03mm,圆柱度为0.007mm,粗糙度为ra0.8μm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设置有剖面直径小于轴承段的过渡段,在安装和生产光伏法兰转轴不易产生损伤和变形;此外,由于过渡段的剖面直径小于轴承段,因此轴承段安装时的会有避空作用,减小轴承段安装过程中的变形和损伤。



技术特征:

1.一种光伏法兰转轴,包括轴身,其特征在于:所述轴身上设置有轴承段和剖面直径小于轴承段的过渡段(1);所述轴承段包括第一轴承段(2)和第二轴承段(3);所述过渡段(1)设置在第一轴承段(2)和第二轴承段(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法兰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承段(3)的一端设置有剖面直径大于第二轴承段(3)的法兰(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法兰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承段(3)和法兰(4)的连接处设置有圆角过渡结构(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法兰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4)内部开设有沉孔(43)和与沉孔(43)相连的第一中心孔(4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法兰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段(2)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段(5),所述外螺纹段(5)和第一轴承段(2)的连接处设置有倒角结构(5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法兰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结构(51)与外螺纹段(5)的连接处设置有退刀槽(5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法兰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螺纹段(5)内部开设有第二中心孔(53)。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权要所述的光伏法兰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段(2)和第二轴承段(3)的公差为0.025mm,跳动为0.03mm,圆柱度为0.007mm,粗糙度为ra0.8μm。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光伏法兰转轴,包括轴身,其特征在于:所述轴身上设置有轴承段和剖面直径小于轴承段的过渡段;所述轴承段包括第一轴承段和第二轴承段;所述过渡段设置在第一轴承段和第二轴承段之间;所述第二轴承段的一端设置有剖面直径大于第二轴承段的法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过渡段的剖面直径小于轴承段,因此轴承段安装时的会有避空作用,减小轴承段安装过程中的变形和损伤。

技术研发人员:贝国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万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27
技术公布日:2024/8/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