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电液系统回转接头机构

文档序号:39402466发布日期:2024-09-18 11:35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电液系统回转接头机构

本申请涉及回转接头的,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机电液系统回转接头机构。


背景技术:

1、液压快换装置通常用于挖掘机、救援机械及其他工程机械末端,用来快速切换属具并起到延展自由度的作用。整个装置通常由连接主机斗杆的上连接架、做相对摆动的中心箱体以及做相对转动的下连接架三部分组成。为了解决回转时液压油路相互干涉限制转动的问题,通常在液压快换装置中心箱体内设计安装回转油路接头装置。

2、回转油路接头装置内部油路在保证回转的情况下将液压油分配到下连接架锁紧油缸及属具油路中。如何在油路设计时应保证油路简洁,尽量避免油压损耗,同时还应便于加工,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使加工量尽可能减小,避免油压过大时装置出现裂缝或是发生渗油现象,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机电液系统回转接头机构。

2、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机电液系统回转接头机构,回转接头机构包括:端盖、油路套筒和油路转芯;

3、油路套筒包括若干条第一油路;

4、油路转芯包括若干条第二油路和环形槽;

5、油路转芯的外壁套设在油路套筒的内壁上,油路转芯的上端面设置端盖,油路套筒固定连接外接液压快换装置主体,油路转芯固定连接外接液压快换装置回转结构;

6、油路套筒的筒壁内设置第一油路,第一油路的上端位于油路套筒顶部;

7、油路转芯的侧壁上设置环形槽,环形槽之间均设置多个密封件,油路转芯的内部轴向设置第二油路,第二油路下端位于油路转芯底部的外侧壁上;

8、环形槽顶部与第一油路下端连通,环形槽底部与第二油路的上端连通。

9、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回转接头机构还包括密封件,密封件安装在密封环槽上,密封件与密封环槽为过盈配合。

10、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油路转芯为圆柱体,底部设置圆台结构。

11、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油路套筒筒壁的顶部设有圆形台阶。

12、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油路套筒的外壁上设置辅助加工孔。

13、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端盖安装在圆形台阶上。

14、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回转接头机构还包括锁紧螺母,锁紧螺母穿过端盖的安装孔将端盖固定在油路转芯上。

15、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16、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时采用油路转芯与油路套筒之间相对转动,第一油路、环形槽和第二油路形成通路,液压油从第一油路流入环形槽,环形槽充满液压油后流入第二油路,实现油路的畅通;环形槽保证油路转芯在油路套筒内进行转动时,不影响油路的流向,实现多个油路之间互不干涉且360度回转,有效的避免了多个油路在进行旋转时存在干涉磨损问题;通过在环形槽间隔设置多个密封环槽,密封环槽上安装密封件,有效的避免了各个油路之间液压油泄露问题,且防止外部环境中的灰尘进入;本回转接头机构的油路简洁、整体结构简单紧凑,方便安装且便于集成,且加工难度小成本低。

17、回转接头机构设置备用油路和泄油路,备用油路的存在可以避免因主油路故障而导致的设备停机或运行异常,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泄压油路释放过其他油路高压液压油,避免高压冲击对油路和接头造成损坏,减少密封件受到的压力,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机电液系统回转接头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回转接头机构包括:端盖(1)、油路套筒(3)和油路转芯(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电液系统回转接头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回转接头机构还包括密封件(5),所述密封件(5)安装在密封环槽(4-3)上,密封件(5)与密封环槽(4-3)为过盈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电液系统回转接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路转芯(4)为圆柱体,底部设置圆台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电液系统回转接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路套筒(3)筒壁的顶部设有圆形台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电液系统回转接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路套筒(3)的外壁上设置辅助加工孔。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电液系统回转接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1)安装在所述圆形台阶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电液系统回转接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接头机构还包括锁紧螺母(2),所述锁紧螺母(2)穿过所述端盖(1)的安装孔将所述端盖(1)固定在所述油路转芯(4)上。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机电液系统回转接头机构,属于回转接头的技术领域,该回转接头机构包括:端盖、油路套筒和油路转芯;油路转芯的外壁套设在油路套筒的内壁上,油路转芯的上端面设置端盖,油路套筒固定连接外接液压快换装置主体,油路转芯固定连接外接液压快换装置回转结构;油路套筒的筒壁内设置第一油路,第一油路的上端位于油路套筒顶部;油路转芯的侧壁上设置环形槽,环形槽之间均设置多个密封件,油路转芯的内部轴向设置第二油路,第二油路下端位于油路转芯底部的外侧壁上;环形槽顶部与第一油路下端连通,环形槽底部与第二油路的上端连通,实现多个油路之间互不干涉且360度回转,有效的避免了多个油路在进行旋转时存在干涉磨损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罗斌,刘禹辰,朱克忆,姜潮,王建军,周佑明,王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1217
技术公布日:2024/9/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