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擦型抗震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835383发布日期:2024-07-30 17:34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摩擦型抗震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阻尼器,尤其涉及一种摩擦型抗震阻尼器。


背景技术:

1、摩擦阻尼器是一类利用摩擦面的摩擦耗能来消散振动能量的一种控制装置,其构造简单、安装方便、耗能性好,且性能不受温度影响,是工程中常用的一种耗能减震装置。

2、传统的摩擦型抗震阻尼器是通过平板之间的相对运动产生摩擦,随着摩擦次数的增多,磨擦面磨损,导致摩擦系数随之改变,且大部分摩擦型抗震阻尼器在抗震过程中,在受到来自不同方向的震感时,现有的阻尼器在对地震中的横波进行减弱时,都是靠阻尼器自身的性能来进行减弱,对于不同方位的来源的地震横波不能起到很好的减弱效果,从而影响抗震效果。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摩擦型抗震阻尼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可以有效加强自身抗震效果的摩擦型抗震阻尼器。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摩擦型抗震阻尼器包括:垫板;限位结构,所述垫板横向固定于所述限位结构两端的侧壁,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固定板和限位块,所述垫板横向固定于所述限位块两端的侧壁,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限位块的一端;高强耗能螺栓,所述高强耗能螺栓串联所述限位块两端侧壁固定的所述垫板;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安装于所述限位块的另一端,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板、固定螺栓、滑板和通槽,所述连接板安装于所述限位块的另一端,所述固定螺栓贯穿所述连接板的边沿,所述连接板的表面分别等距固定有三组所述滑板,所述通槽设于所述滑板的侧壁;阻尼结构,所述阻尼结构分别固定于所述限位块的内侧壁一端的表面,所述阻尼结构包括阻尼板和摩擦阻尼层,所述阻尼板分别固定于所述限位块的内侧壁一端的表面,所述摩擦阻尼层设于所述阻尼板的侧壁。

3、优选的,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限位滑槽和通孔,所述限位滑槽设于所述限位块一端侧壁的内部,所述通孔贯穿所述限位块的侧壁。

4、优选的,所述限位滑槽设有三道,且三道所述限位滑槽呈等距设置,且所述限位滑槽较宽的两端内侧壁分别固定有所述阻尼板,且所述滑板两端的侧壁也均固有所述阻尼板,且所述滑板的宽度小于所述限位滑槽的长度,且所述滑板滑动于所述限位滑槽的内部。

5、优选的,所述滑板和所述限位滑槽的内侧壁之间夹持有两组所述阻尼板,且两组所述阻尼板呈相对状贴合在一起,即两块所述阻尼板侧壁设的所述摩擦阻尼层抵触在一起。

6、优选的,所述通孔的位置与所述通槽的位置在一水平位面上,且所述高强耗能螺栓通过所述通孔和所述通槽分别串联所述限位块、所述阻尼板、所述滑板和两块所述垫板,且所述高强耗能螺栓滑动于所述通槽的内侧壁,且处于最外层的所述高强耗能螺栓的侧壁与所述通槽一端的内侧壁的距离等于所述滑板一端的侧壁与限位滑槽一端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

7、优选的,一个摩擦型抗震阻尼器中分别设有两组所述限位结构和所述连接结构,且两组所述限位结构和两组所述连接结构呈交叉状,且两组所述连接板背靠背通过所述固定螺栓固定连接,且两组所述连接板表面固定的所述滑板呈平行十字交叉状,且所述两组所述限位结构之间通过两组所述连接结构连接,且位于上端的所述限位结构呈横向滑动,且位于下端的所述限位结构呈竖向滑动。

8、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表面也固定有所述阻尼板,且所述限位块一端固定的所述阻尼板与所述连接板的表面固定的所述阻尼板相对应。

9、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摩擦型抗震阻尼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摩擦型抗震阻尼器,在使用时,首先将一组所述连接结构呈倒立状卡入一组所述限位结构的内部,使所述连接结构的底面固定的所述阻尼结构抵触到所述限位结构的顶面固定的所述阻尼结构,通过调整所述连接结构的位置,使所述连接结构处于所述限位结构顶面的中心位置,使所述滑板在所述限位滑槽的内部有足够的滑动空间,然后将所述高强耗能螺栓贯穿所述限位结构的侧壁,将所述连接结构串联固定在一起,将所述滑板侧壁固定的所述阻尼结构和所述限位滑槽内侧壁固定的所述阻尼结构相互抵触在一起,然后再将另一端呈背靠背状相互抵触,将其旋转九十度,两组所述连接结构呈十字交叉状,通过所述固定螺栓将其进行固定,然后再将另一组所述限位结构倒转,使其对应所述连接结构将其卡和连接,调整好位置后,再通过所述高强耗能螺栓进行固定连接,使两组所述限位结构呈相对状态,通过两组所述连接结构固定连接在一起,在受到来自不同方向的震感时,位于上端的所述限位结构能够在所述连接结构上横向滑动,位于下端所述限位结构能够在所述连接结构的上竖向滑动,其之间固定的所述阻尼结构能够产生强力的摩擦力,进而使所述限位结构的滑动阻力较大,进而保护所述限位结构滑动时防止受损,此装置具有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可以有效加强自身抗震效果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摩擦型抗震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型抗震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3)还包括限位滑槽(33)和通孔(34),所述限位滑槽(33)设于所述限位块(32)一端侧壁的内部,所述通孔(34)贯穿所述限位块(32)的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擦型抗震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滑槽(33)设有三道,且三道所述限位滑槽(33)呈等距设置,且所述限位滑槽(33)较宽的两端内侧壁分别固定有所述阻尼板(51),且所述滑板(43)两端的侧壁也均固有所述阻尼板(51),且所述滑板(43)的宽度小于所述限位滑槽(33)的长度,且所述滑板(43)滑动于所述限位滑槽(33)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擦型抗震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43)和所述限位滑槽(33)的内侧壁之间夹持有两组所述阻尼板(51),且两组所述阻尼板(51)呈相对状贴合在一起,即两块所述阻尼板(51)侧壁设的所述摩擦阻尼层(52)抵触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擦型抗震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34)的位置与所述通槽(44)的位置在一水平位面上,且所述高强耗能螺栓(2)通过所述通孔(34)和所述通槽(44)分别串联所述限位块(32)、所述阻尼板(51)、所述滑板(43)和两块所述垫板(1),且所述高强耗能螺栓(2)滑动于所述通槽(44)的内侧壁,且处于最外层的所述高强耗能螺栓(2)的侧壁与所述通槽(44)一端的内侧壁的距离等于所述滑板(43)一端的侧壁与限位滑槽(33)一端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型抗震阻尼器,其特征在于,一个摩擦型抗震阻尼器中分别设有两组所述限位结构(3)和所述连接结构(4),且两组所述限位结构(3)和两组所述连接结构(4)呈交叉状,且两组所述连接板(41)背靠背通过所述固定螺栓(42)固定连接,且两组所述连接板(41)表面固定的所述滑板(43)呈平行十字交叉状,且所述两组所述限位结构(3)之间通过两组所述连接结构(4)连接,且位于上端的所述限位结构(3)呈横向滑动,且位于下端的所述限位结构(3)呈竖向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型抗震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41)的表面也固定有所述阻尼板(51),且所述限位块(32)一端固定的所述阻尼板(51)与所述连接板(41)的表面固定的所述阻尼板(51)相对应。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摩擦型抗震阻尼器。所述摩擦型抗震阻尼器包括垫板;限位结构,所述垫板横向固定于所述限位结构两端的侧壁,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固定板和限位块,所述垫板横向固定于所述限位块两端的侧壁,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限位块的一端;高强耗能螺栓,所述高强耗能螺栓串联所述限位块两端侧壁固定的所述垫板;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安装于所述限位块的另一端,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板;阻尼结构,所述阻尼结构分别固定于所述限位块的内侧壁一端的表面。本技术提供的摩擦型抗震阻尼器具有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可以有效加强自身抗震效果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邓青华,周基川,王帅,冯宇佩,何俊阳,张润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省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19
技术公布日:2024/7/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