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挡机构及变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681709发布日期:2024-07-16 22:30阅读:31来源:国知局
换挡机构及变速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变速器,具体涉及换挡机构及变速器。


背景技术:

1、变速器是用来改变发动机的转速和转矩的机构,变速器能够固定或分档改变输出轴与输入轴的传动比。换挡机构是变速器中用于改变档位的机构,换挡机构通常包括换挡轴和换挡拨叉。

2、目前,为了保证换挡过程的可靠性,通常会在换挡机构中设置自锁组件和互锁组件,将自锁组件和互锁组件设置于换挡轴的两端,以保证换挡过程的可靠性,此种形式的换挡机构虽然更为可靠,但为了在换挡轴上安装自锁组件和互锁组件,需要使用长度较长的换挡轴,变速器壳体的尺寸为了与换挡轴的长度相匹配需要对应增加,使得车辆内部的部件之间变得更为拥挤,因此,现有换挡机构还存在结构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挡机构及变速器,以解决现有换挡机构还存在结构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挡机构,应用于变速器,变速器包括壳体,换挡机构包括:换挡轴组件,可移动的设置于壳体中,换挡轴组件包括第一换挡轴和第二换挡轴,第一换挡轴和第二换挡轴沿着径向方向间隔设置;互锁组件,设置于换挡轴组件的一端且分别与第一换挡轴和第二换挡轴配合,第一换挡轴和第二换挡轴中的一个适于通过互锁组件锁定另外一个的位置;自锁组件,设置于换挡轴组件的靠近互锁组件的一端,自锁组件与第一换挡轴和第二换挡轴配合,自锁组件适于单独锁定第一换挡轴和第二换挡轴的位置。

3、有益效果:将互锁组件和自锁组件设置于挡轴组件的同一侧,在实现自锁和互锁功能的同时,使得换挡轴可以设置的更短,当互锁组件和自锁组件设置于换挡轴组件轴向的远离壳体的一侧时,此时互锁组件和自锁组件均位于变速器的更靠近中心的位置,可有效缩短换挡轴组件靠近壳体边缘的长度,使得换挡机构整体更为紧凑,能够更有效的利用变速器内部的空间,有效解决了现有换挡机构还存在结构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壳体位于第一换挡轴和第二换挡轴之间的位置形成互锁腔,互锁组件包括锁定件,锁定件可移动的设置于互锁腔中,第一换挡轴和第二换挡轴均设有用于与锁定件配合的互锁槽。

5、有益效果:壳体自身即可直接形成互锁腔,无需设置额外的安装部件,结构整体简单有效。

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锁定件的数量为多个,壳体位于互锁腔的上方还设有安装孔,互锁腔通过安装孔与外界连通,互锁组件还包括封堵件,封堵件可拆卸的设置于安装孔中。

7、有益效果:锁定件通过安装孔即可直接进行安装,锁定件无需在换挡轴安装之前进行安装,提升了锁定件的安装灵活性。

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锁定件的数量为三个以上,安装孔与互锁腔的中部位置连通。

9、有益效果:锁定件的数量为三个以上时,才能够通过中置设置的安装孔装配至互锁腔中,结构简单巧妙,使得安装孔与封堵件不再与第一换挡轴和第二换挡轴的顶部空间干涉。

1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自锁组件包括第一自锁件和第二自锁件,第一自锁件设置于第一换挡轴的上方,第一换挡轴的顶部对应设有与第一自锁件配合的第一配合槽,第二自锁件设置于第二换挡轴的上方,第二换挡轴的顶部对应设有与第二自锁件配合的第二配合槽。

11、有益效果:第一换挡轴和第二换挡轴均能够进行自锁,当其中一侧的换挡轴工作时,另一侧的换挡轴即进入自锁状态,避免误挂入空挡而损坏换挡执行结构。

12、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自锁件和第二自锁件对向设置于互锁组件的两侧。

13、有益效果:自锁组件与互锁组件沿着换挡轴的径向布置,可进一步减小两者沿着换挡轴的轴向紧凑程度。

1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锁定件为锁定球,和/或,自锁件为自缩销。

15、有益效果:结构简单可靠,便于加工制造。

1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换挡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换挡轴组件上方的执行组件,执行组件包括第一执行结构和第二执行结构,第一执行结构与第一换挡轴配合,第二执行结构与第二换挡轴配合。

17、有益效果:通过执行组件即可控制对应的第一换挡轴进行换挡操作,第一执行结构和第二执行结构可以独立工作,无需进行选挡过程,使得换挡机构的换挡时间更短。

1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换挡机构还包括第一拨叉和第二拨叉,第一拨叉设置于第一换挡轴,第二拨叉设置于第二换挡轴。

19、有益效果:通过拨叉即可与对应的同步器进行配合,结构简单可靠。

20、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变速器,其包括:壳体;齿轮组,设置于壳体内部的空腔中;上述的换挡机构,设置于壳体且与齿轮组配合。



技术特征:

1.一种换挡机构,应用于变速器,所述变速器包括壳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机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位于所述第一换挡轴(101)和所述第二换挡轴(102)之间的位置形成互锁腔(401),所述互锁组件(2)包括锁定件(201),所述锁定件(201)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互锁腔(401)中,所述第一换挡轴(101)和所述第二换挡轴(102)均设有用于与所述锁定件(201)配合的互锁槽(1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201)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壳体(4)位于所述互锁腔(401)的上方还设有安装孔(402),所述互锁腔(401)通过所述安装孔(402)与外界连通,所述互锁组件(2)还包括封堵件(202),所述封堵件(202)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安装孔(402)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201)的数量为三个以上,所述安装孔(402)与所述互锁腔(401)的中部位置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组件(3)包括第一自锁件(301)和第二自锁件(302),所述第一自锁件(301)设置于所述第一换挡轴(101)的上方,所述第一换挡轴(101)的顶部对应设有与所述第一自锁件(301)配合的第一配合槽(104),所述第二自锁件(302)设置于所述第二换挡轴(102)的上方,所述第二换挡轴(102)的顶部对应设有与所述第二自锁件(302)配合的第二配合槽(10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锁件(301)和所述第二自锁件(302)对向设置于所述互锁组件(2)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201)为锁定球,和/或,所述自锁件为自缩销。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换挡轴组件(1)上方的执行组件(5),所述执行组件(5)包括第一执行结构和第二执行结构,所述第一执行结构与所述第一换挡轴(101)配合,所述第二执行结构与所述第二换挡轴(102)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机构还包括第一拨叉(6)和第二拨叉(7),所述第一拨叉(6)设置于所述第一换挡轴(101),所述第二拨叉(7)设置于所述第二换挡轴(102)。

10.一种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变速器技术领域,公开了换挡机构及变速器,换挡机构包括:换挡轴组件,可移动的设置于壳体中,换挡轴组件包括第一换挡轴和第二换挡轴;互锁组件,设置于换挡轴组件的一端且分别与第一换挡轴和第二换挡轴配合;自锁组件,设置于换挡轴组件的靠近互锁组件的一端,本技术将互锁组件和自锁组件设置于挡轴组件的同一侧,在实现自锁和互锁功能的同时,使得换挡轴可以设置的更短,当互锁组件和自锁组件设置于换挡轴组件轴向的远离壳体的一侧时,此时互锁组件和自锁组件均位于变速器的更靠近中心的位置,可有效缩短换挡轴组件靠近壳体边缘的长度,使得换挡机构整体更为紧凑,能够更有效的利用变速器内部的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张林,钟家宗,周泰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三一中益机械有限公司益阳分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19
技术公布日:2024/7/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