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高温浮动球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03290发布日期:2024-04-01 14:10阅读:12来源:国知局
耐高温浮动球阀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阀门结构,特别涉及一种耐高温浮动球阀。


背景技术:

1、浮动球阀属于阀门领域,通过阀门内部的球体转动,控制管路的通断,因球阀内部的球体是浮动的,在介质压力的作用下,球体能产生一定的位移并紧压在出口端的密封面上,保证出口端的密封,因而称为浮动球阀。

2、球阀的球体是浮动的,浮动球阀的结构简单,密封性好,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易于操作和维修,适用于水、溶剂等一般工作介质。

3、现有技术中,公告授权号为“cn104747750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浮动球阀,在阀体的安装过程中,加长阀杆的设计,通常会导致阀体整体的结构复杂化,同时安装和拆卸不便,为了应对上述问题,现提出一种新的浮动球阀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高温浮动球阀,具有安装便捷和结构稳定的优点。

2、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耐高温浮动球阀,包括左阀体和右阀体,所述右阀体内设置有阀腔,所述阀腔沿长度方向贯穿右阀体的左侧设置,所述阀腔内设置有球体,所述左阀体上设置有与阀腔配合的安装块,所述阀腔向上贯穿形成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阀杆,所述阀杆的底部与球体连接,所述安装孔的底部与阀腔之间同心设置有下密封孔,所述安装孔的顶部与右阀体之间设置有上密封孔,所述下密封孔内设置有下衬环,所述下衬环与阀杆之间贯穿设置有下销孔,所述下销孔内设置有下销轴,所述上密封孔内设置有压套,所述右阀体上方设置有压板,所述压套的顶部与压板的底部抵接,所述压套的底部处于上密封孔内,所述压板上设置有供阀杆穿过的下连通孔,所述压板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机构,所述压板上方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顶法兰,所述支撑板与顶法兰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机构,所述顶法兰的中心设置有与阀杆对应的上连通孔,所述阀杆在上法兰的底部设置有上衬环,所述上衬环和阀杆内设置有上销孔,所述上销孔内设置有上销轴,所述阀杆凸出于顶法兰。

3、作为优选,所述顶法兰的顶部在上连通孔位置设置有外卡槽,所述外卡槽内设置有垫片和卡簧,所述阀杆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与卡簧对应的内卡槽。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起到卡紧阀杆顶部的作用,实现对阀杆的固定。

5、作为优选,所述压板的底部在连通孔位置设置有锥形面,所述压套的顶部设置有与锥形面配合的锥形块。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压紧效果。

7、作为优选,所述压套的底部与上密封孔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环形垫片,所述环形垫片的纵截面形状呈倒v形,所述环形垫片的内圈与阀杆的外圆周面抵接,所述环形垫片的外圈与上密封孔的内壁抵接,所述环形垫片沿上密封孔的轴向均匀分布。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压套的叠压,提高对上密封孔的密封作用,避免工作介质渗出或泄露。

9、作为优选,所述下密封孔的直径大于安装孔的直径,所述下销孔沿阀杆的径向延伸,所述下密封孔的底部与阀腔的顶部齐平。

1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螺纹孔、第一通孔、第一螺柱、第一螺母和碟簧,所述第一螺纹孔设置在右阀体上,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压板上,所述第一螺柱穿过第一通孔后与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母与凸出于压板的第一螺柱的顶部螺纹连接,所述碟簧设置在第一螺母的底部和压板的顶部之间。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起到对压板和压套加压的作用,提高密封效果。

12、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螺纹孔在压板上以下连通孔为中心呈镜像对称,所述碟簧在压板与螺母之间相对设置有两个。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碟簧起到防松的作用。

14、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包括第二螺纹孔、第二通孔和螺栓,所述第二螺纹孔设置在右阀体上,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顶法兰上,所述螺栓穿过第二通孔后与第二螺纹孔连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起到连接支撑板和顶法兰的作用。

16、作为优选,所述右阀体上设置有第二螺柱,所述第二螺柱在水平方向上依次与右阀体和左阀体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柱的末端凸出于左阀体的侧面且连接有第二螺母。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螺柱起到固定左阀体和右阀体的作用。

18、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块与球体之间设置有左阀座,所述阀腔在右阀体内设置有滑移槽,所述滑移槽内设置有右阀座,所述右阀座与滑移槽的内部之间设置有环形弹簧。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弹簧即碟簧,将球体压紧在左阀座与右阀座之间,提高密封效果。

20、综上所述,在安装过程中,打开左阀体,实现球体、左阀座、右阀座和环形弹簧的安装,同时可以对阀杆底部实现安装,通过压板之间对阀杆与上密封孔之间的定位和密封,提高密封效果,并通过第一连接机构,实现对上密封孔内的加压;加长阀杆的上下部分采用了衬环加销以及卡簧的限位设计,安装便捷,结构稳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耐高温浮动球阀,包括左阀体(1)和右阀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右阀体(2)内设置有阀腔(23),所述阀腔(23)沿长度方向贯穿右阀体(2)的左侧设置,所述阀腔(23)内设置有球体(24),所述左阀体(1)上设置有与阀腔(23)配合的安装块(12),所述阀腔(23)向上贯穿形成安装孔(3),所述安装孔(3)内设置有阀杆(31),所述阀杆(31)的底部与球体(24)连接,所述安装孔(3)的底部与阀腔(23)之间同心设置有下密封孔(4),所述安装孔(3)的顶部与右阀体(2)之间设置有上密封孔(5),所述下密封孔(4)内设置有下衬环(41),所述下衬环(41)与阀杆(31)之间贯穿设置有下销孔(42),所述下销孔(42)内设置有下销轴(43),所述上密封孔(5)内设置有压套(51),所述右阀体(2)上方设置有压板(6),所述压套(51)的顶部与压板(6)的底部抵接,所述压套(51)的底部处于上密封孔(5)内,所述压板(6)上设置有供阀杆(31)穿过的下连通孔(61),所述压板(6)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机构,所述压板(6)上方设置有支撑板(71),所述支撑板(71)上设置有顶法兰(7),所述支撑板(71)与顶法兰(7)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机构,所述顶法兰(7)的中心设置有与阀杆(31)对应的上连通孔(72),所述阀杆(31)在上法兰的底部设置有上衬环(73),所述上衬环(73)和阀杆(31)内设置有上销孔(74),所述上销孔(74)内设置有上销轴(75),所述阀杆(31)凸出于顶法兰(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浮动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法兰(7)的顶部在上连通孔(72)位置设置有外卡槽(76),所述外卡槽(76)内设置有垫片(77)和卡簧(78),所述阀杆(31)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与卡簧(78)对应的内卡槽(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浮动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6)的底部在连通孔位置设置有锥形面(62),所述压套(51)的顶部设置有与锥形面(62)配合的锥形块(6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浮动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套(51)的底部与上密封孔(5)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环形垫片(52),所述环形垫片(52)的纵截面形状呈倒v形,所述环形垫片(52)的内圈与阀杆(31)的外圆周面抵接,所述环形垫片(52)的外圈与上密封孔(5)的内壁抵接,所述环形垫片(52)沿上密封孔(5)的轴向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浮动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密封孔(4)的直径大于安装孔(3)的直径,所述下销孔(42)沿阀杆(31)的径向延伸,所述下密封孔(4)的底部与阀腔(23)的顶部齐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浮动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螺纹孔(8)、第一通孔(81)、第一螺柱(82)、第一螺母(83)和碟簧(84),所述第一螺纹孔(8)设置在右阀体(2)上,所述第一通孔(81)设置在压板(6)上,所述第一螺柱(82)穿过第一通孔(81)后与第一螺纹孔(8)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母(83)与凸出于压板(6)的第一螺柱(82)的顶部螺纹连接,所述碟簧(84)设置在第一螺母(83)的底部和压板(6)的顶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耐高温浮动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孔(8)在压板(6)上以下连通孔(61)为中心呈镜像对称,所述碟簧(84)在压板(6)与第一螺母(83)之间相对设置有两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浮动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包括第二螺纹孔(9)、第二通孔(91)和螺栓(92),所述第二螺纹孔(9)设置在右阀体(2)上,所述第二通孔(91)设置在顶法兰(7)上,所述螺栓(92)穿过第二通孔(91)后与第二螺纹孔(9)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浮动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右阀体(2)上设置有第二螺柱(13),所述第二螺柱(13)在水平方向上依次与右阀体(2)和左阀体(1)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柱(13)的末端凸出于左阀体(1)的侧面且连接有第二螺母(1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浮动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12)与球体(24)之间设置有左阀座(11),所述阀腔(23)在右阀体(2)内设置有滑移槽(22),所述滑移槽(22)内设置有右阀座(21),所述右阀座(21)与滑移槽(22)的内部之间设置有环形弹簧(25)。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浮动球阀,所述阀门领域,包括左阀体和右阀体,所述右阀体内设置有阀腔,所述阀腔沿长度方向贯穿右阀体的左侧设置,所述阀腔内设置有球体,所述左阀体上设置有与阀腔配合的安装块,所述阀腔向上贯穿形成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阀杆,所述阀杆的底部与球体连接,所述安装孔的底部与阀腔之间同心设置有下密封孔,所述安装孔的顶部与右阀体之间设置有上密封孔,所述下密封孔内设置有下衬环。优点是加长阀杆的上下部分采用了衬环加销以及卡簧的限位设计,安装便捷,结构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明,张红,钱国伟,张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特思克流体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