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全动模拟机底盘的隔震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05025发布日期:2024-05-09 21:51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全动模拟机底盘的隔震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飞行模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全动模拟机底盘的隔震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1、全动模拟机具备出色的飞行模拟能力,可以模拟飞机在实际飞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突发情况,有效锻炼并提升飞行员应对各类紧急情况的反应能力。因此,全动模拟机已经成为飞行员训练与培训中的必备工具,广泛应用于各大民用航空公司。

2、全动模拟机在运行过程中,其内部机械系统和电子系统的复杂运动会产生一定的震动和噪声。这些震动和噪声不仅可能影响模拟机的性能和精度,还可能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3、为了减少运动系统中的电缸工作对全动模拟机产生的振动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抑制电缸高频振动产生的噪音以及对其他电子设备的干扰。具体措施包括对座舱底部空洞进行密封处理,对全动模拟机内部空腔填充隔振吸音材料,以及改变全动模拟机各部件的固有频率,以减少共振产生的噪音干扰等。

4、但是,目前全动模拟机底部平台与运动系统之间采用刚性连接方式,由于座舱底部存在操纵负荷机构,使得该部位无法实现完全密封,这就导致了现有方案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首先,无法有效吸收和隔离震动,使得模拟机的稳定性和精度受到影响;其次,由于噪声传递率高,对模拟机的性能和工作人员的体验都造成了负面影响;最后,容易引发结构疲劳,缩短了模拟机的使用寿命。因此,对于全动模拟机而言,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全动模拟机的震动和噪声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全动模拟机底盘的隔震减震装置,解决现有技术在全动模拟机与运动系统之间的震动和噪声影响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全动模拟机底盘的隔震减震装置,包括隔振外筒、隔振端盖、隔振体以及紧固件:

3、所述隔振外筒,穿过并装配在全动模拟机底盘上,一端与运动系统接口位置相对应;

4、所述隔振体,安装在隔振外筒的内部;

5、所述隔振端盖,安装在隔振外筒的内部,位于对应隔振体的外侧,将运动系统和全动模拟机进行隔离;

6、所述紧固件,穿过运动系统插入到隔振外筒内,贯穿隔振外筒内的隔振体和隔振端盖,将运动系统和全动模拟机进行紧固连接。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振外筒的内部两端分别设置有空腔,用于放置隔振体;

8、所述隔振端盖的数量与隔振体相对应。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振外筒的一端为凸出结构,与全动模拟机底盘实现限位;

10、所述隔振外筒的另一端为外螺纹结构,与全动模拟机底盘实现旋紧固定。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包括连接螺栓和连接螺母:

12、所述连接螺栓,穿过运动系统插入到隔振外筒内,贯穿隔振外筒内的隔振体和隔振端盖;

13、所述连接螺母,与连接螺栓的末端连接。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全动模拟机底盘的隔震减震装置,还包括垫片:

15、所述垫片,设置在连接螺母与隔振端盖之间。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振外筒的结构形式与全动模拟机底盘的运动系统接口相对应。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振外筒,在完成下料和初步加工后,再进行调质处理,然后进行精加工至设计尺寸。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振外筒的直径不超过运动系统接口的连接孔间距。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振外筒,选用高强度合金钢作为制造材料。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振体,选用高分子复合阻尼材料作为制造材料。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垫片,选用合金结构钢作为制造材料。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螺栓、连接螺母的强度等级为10.9级。

23、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全动模拟机底盘的隔震减震装置,结构简单且易于加工制造,同时具备良好的紧凑性和小型化特质,无需减震技术人员进行组装,通过在模拟机内部安装该隔振减震装置,能够有效地将震动源与全动模拟机结构进行隔离,从而吸收并缓冲震动能量,实现显著的减震降噪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全动模拟机底盘的隔震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隔振外筒、隔振端盖、隔振体以及紧固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全动模拟机底盘的隔震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外筒的内部两端分别设置有空腔,用于放置隔振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全动模拟机底盘的隔震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外筒的一端为凸出结构,与全动模拟机底盘实现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全动模拟机底盘的隔震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包括连接螺栓和连接螺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全动模拟机底盘的隔震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全动模拟机底盘的隔震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外筒的结构形式与全动模拟机底盘的运动系统接口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全动模拟机底盘的隔震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外筒,在完成下料和初步加工后,再进行调质处理,然后进行精加工至设计尺寸。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全动模拟机底盘的隔震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外筒的直径不超过运动系统接口的连接孔间距。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全动模拟机底盘的隔震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外筒,选用高强度合金钢作为制造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全动模拟机底盘的隔震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体,选用高分子复合阻尼材料作为制造材料。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全动模拟机底盘的隔震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选用合金结构钢作为制造材料。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全动模拟机底盘的隔震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螺栓、连接螺母的强度等级为10.9级。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飞行模拟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全动模拟机底盘的隔震减震装置。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全动模拟机底盘的隔震减震装置,包括隔振外筒、隔振端盖、隔振体以及紧固件:所述隔振外筒,穿过并装配在全动模拟机底盘上;所述隔振体,安装在隔振外筒的内部;所述隔振端盖,安装在隔振外筒的内部,将运动系统和全动模拟机进行隔离;所述紧固件,穿过运动系统插入到隔振外筒内,贯穿隔振外筒内的隔振体和隔振端盖,将运动系统和全动模拟机进行紧固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且易于加工制造,同时具备良好的紧凑性和小型化特质,能够有效地将震动源与全动模拟机结构进行隔离,吸收并缓冲震动能量,实现显著的减震降噪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熊锋,汤勇,朱贤仲,金新平,顾炳,李桥,朱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华模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