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减震片,具体为一种便于铆接的新型减震结构。
背景技术:
1、减震片是一种常用的工业材料,在各种建筑、机械设备和汽车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隔音阻尼减震片是一种弹性材料,可以有效地吸收机械震动和声波振动,从而减少噪音和振动对周围环境和设备的影响。这种材料通常由橡胶、聚酰胺、聚氨酯等高分子材料制成,具有较好的弹性和韧性。当机械设备运转时,产生的振动会通过隔音阻尼减震片传递到地面或其他固定结构上,从而达到减震和隔音的效果。
2、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7271566u的“一种耐温防锈的减震消音片”,该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温防锈的减震消音片,包括减震消音片主体,还包括散热凹槽和定位凹槽,所述减震消音片主体的顶部构造有通孔以及关于通孔对称设置的散热凹槽,所述减震消音片主体的底部构造有关于通孔对称设置的定位凹槽;所述减震消音片主体的表面涂覆有耐腐蚀涂层,所述减震消音片主体的侧壁通过一体成型连接有第一弯曲部,所述减震消音片主体远离第一弯曲部的一侧通过一体成型连接有第二弯曲部,所述第二弯曲部关于第一弯曲部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弯曲部的顶部和第二弯曲部的顶部均与减震消音片主体的顶部齐平。便于快速安装固定在钢背上,不易腐蚀生锈,使用寿命长,安全性高。
3、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因减震片规格有限,当需要将其安装在某些地方时,需要安装多个减震片以起到有效的减震片作用,但该减震片为个体独立结构,不便于将多个减震片互相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多个减震片连接成一个较大的减震片。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铆接的新型减震结构。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铆接的新型减震结构,包括下方安装板,所述下方安装板上方设置有上方安装板,所述下方安装板和上方安装板上方开设有安装孔,所述下方安装板和上方安装板之间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下方减震组件和上方减震组件,所述减震机构还包括弹性限位组件,所述减震机构左右两侧设置有铆接机构。
5、优选的,所述下方减震组件包括下方第一减震板,所述下方第一减震板与下方安装板上方固定连接,所述下方第一减震板上方固定连接有下方第一减震块,所述下方第一减震块上方活动贴合有下方第二减震块,所述下方第二减震块上方固定连接有下方第二减震板。
6、优选的,所述上方减震组件包括上方第一减震板,所述上方第一减震板与上方安装板下方固定连接,所述上方第一减震板下方固定连接有上方第一减震块,所述上方第一减震块下方活动贴合有上方第二减震块,所述上方第二减震块下方固定连接有上方第二减震板,所述上方第二减震板下方与下方第二减震板上方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铆接机构包括左侧固定条,所述左侧固定条与上方第二减震板和下方第二减震板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左侧固定条左侧固定连接有左侧铆接板,所述上方第二减震板和下方第二减震板右侧固定连接有右侧固定条,所述右侧固定条右侧固定连接有右侧铆接板,所述左侧铆接板和右侧铆接板上方开设有铆接孔。
8、优选的,所述弹性限位组件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端与上方第一减震板下方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下端与下方第一减震板上方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外表面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上端与上方第一减震板下方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下端与下方第一减震板上方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弹性限位组件的数量为四组,分别设置在上方第一减震板与下方第一减震板之间的四角。
10、(三)有益效果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铆接的新型减震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一、该一种便于铆接的新型减震结构,通过下方减震组件和上方减震组件左右两侧的铆接机构便于将多组该实用新型互相铆接在一起,具有便于将多个减震片互相连接成一个大减震片的作用。
13、二、该一种便于铆接的新型减震结构,通过下方安装板和上方安装板之间的下方减震组件和上方减震组件对其起到减震作用,弹性限位组件会对下方安装板和上方安装板进行限位,同时配合下方减震组件和上方减震组件起到阻尼作用,达到便于减震的目的。
1.一种便于铆接的新型减震结构,包括下方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方安装板(1)上方设置有上方安装板(2),所述下方安装板(1)和上方安装板(2)上方开设有安装孔(8),所述下方安装板(1)和上方安装板(2)之间设置有减震机构(3),所述减震机构(3)包括下方减震组件(4)和上方减震组件(5),所述减震机构(3)还包括弹性限位组件(6),所述减震机构(3)左右两侧设置有铆接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铆接的新型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方减震组件(4)包括下方第一减震板(401),所述下方第一减震板(401)与下方安装板(1)上方固定连接,所述下方第一减震板(401)上方固定连接有下方第一减震块(402),所述下方第一减震块(402)上方活动贴合有下方第二减震块(403),所述下方第二减震块(403)上方固定连接有下方第二减震板(4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铆接的新型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方减震组件(5)包括上方第一减震板(501),所述上方第一减震板(501)与上方安装板(2)下方固定连接,所述上方第一减震板(501)下方固定连接有上方第一减震块(502),所述上方第一减震块(502)下方活动贴合有上方第二减震块(503),所述上方第二减震块(503)下方固定连接有上方第二减震板(504),所述上方第二减震板(504)下方与下方第二减震板(404)上方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铆接的新型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接机构(7)包括左侧固定条(701),所述左侧固定条(701)与上方第二减震板(504)和下方第二减震板(404)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左侧固定条(701)左侧固定连接有左侧铆接板(702),所述上方第二减震板(504)和下方第二减震板(404)右侧固定连接有右侧固定条(703),所述右侧固定条(703)右侧固定连接有右侧铆接板(704),所述左侧铆接板(702)和右侧铆接板(704)上方开设有铆接孔(7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铆接的新型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限位组件(6)包括伸缩杆(601),所述伸缩杆(601)上端与上方第一减震板(501)下方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601)下端与下方第一减震板(401)上方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601)外表面设置有弹簧(602),所述弹簧(602)上端与上方第一减震板(501)下方固定连接,所述弹簧(602)下端与下方第一减震板(401)上方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铆接的新型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限位组件(6)的数量为四组,分别设置在上方第一减震板(501)与下方第一减震板(401)之间的四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