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481933发布日期:2025-04-01 19:06阅读:12来源:国知局
框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热泵框架,特别涉及一种框架装置。


背景技术:

1、在对热泵进行组装时,通常需要将热泵安装到热泵箱中,将热泵各部件固定。目前通常采用将多根金属梁焊接在一起的方式或者采用数控机将金属梁折弯的方式来得到热泵箱的框架。这种加工方式不仅生产成本高,而且组装效率也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框架装置,能够无需焊接即可快速组装。

2、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框架装置,框架装置包括:第一框架组件;第二框架组件;以及连接组件,第一框架组件设置于连接组件的一侧,第二框架组件设置于连接组件的另一侧;第一框架组件、第二框架组件以及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表面、第二表面以及限位部,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相对,第一表面设有多个定位口,第二表面设有多个与定位口对应的定位孔,连接组件能够穿设于第一框架组件、第二框架组件的定位口并将连接组件的限位部伸入第一框架组件、第二框架组件的定位孔。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框架装置通过在第一框架组件、第二框架组件以及连接组件上设置的定位口以及定位孔,使得第一框架组件、第二框架组件以及连接组件能够通过穿设于定位口相互连接并将各自的限位部伸入到对应的定位孔中,实现限位,使得第一框架组件、第二框架组件与连接组件能够快速组装成框架装置,提高组装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4、可选地,第一框架组件包括两个第一主梁以及至少两个第一支梁,第一主梁包括定位口以及定位孔,第一支梁的两端设有限位部,第一支梁的两端穿设于第一主梁的定位口,并将第一支梁两端的限位部伸入定位孔。

5、可选地,第一框架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支撑梁,第一支撑梁设于两个第一主梁之间,第一支撑梁包括多个定位口,第一支梁通过第一支撑梁的定位口穿设于第一支撑梁。

6、可选地,第一框架组件还包括底板,底板盖设于第一主梁、第一支梁、第一支撑梁形成的框架。

7、可选地,第二框架组件包括两个第二主梁以及至少两个第二支梁,第二主梁包括定位口以及定位孔,第二支梁的两端设有限位部,第二支梁的两端穿设于第二主梁的定位口,并将第二支梁两端的限位部伸入定位孔。

8、可选地,第二框架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支撑梁,第二支撑梁设于两个第二主梁之间,第二支撑梁包括多个定位口,第二支梁通过第二支撑梁的定位口穿设于第二支撑梁。

9、可选地,第二框架组件还包括多个顶板,顶板的周侧分别与第二主梁、第二支梁连接,或者分别与第二支撑梁、第二支梁连接,第二主梁、第二支梁、第二支撑梁与顶板沿第一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10、可选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以及连接框架,连接框架的表面设有定位口以及定位孔,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的两端设有限位部;第一立柱的两端分别穿设于连接框架、第一框架组件的定位口,并将第一立柱两端的限位部伸入连接框架、第一框架组件的定位孔中;第二立柱的两端分别穿设于连接框架、第二框架组件的定位口,并将第二立柱两端的限位部伸入连接框架、第二框架组件的定位孔中。

11、可选地,连接框架包括两个第三主梁、至少两个第三支梁以及至少一个第三支撑梁,第三主梁包括定位口以及定位孔,第三支梁的两端设有限位部,第三支梁的两端穿设于第三主梁的定位口,并将第三支梁两端的限位部伸入定位孔;第三支撑梁设于两个第三主梁之间,第三支撑梁包括多个定位口,第三支梁通过第三支撑梁的定位口穿设于第三支撑梁。

12、可选地,第一立柱沿第二方向连接于连接框架与第一框架组件之间,第二立柱相对第二方向倾斜连接于连接框架与第二框架组件之间。



技术特征:

1.一种框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装置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组件包括两个第一主梁以及至少两个第一支梁,所述第一主梁包括所述定位口以及所述定位孔,所述第一支梁的两端设有所述限位部,所述第一支梁的两端穿设于所述第一主梁的所述定位口,并将所述第一支梁两端的所述限位部伸入所述定位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支撑梁,所述第一支撑梁设于两个所述第一主梁之间,所述第一支撑梁包括多个所述定位口,所述第一支梁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梁的所述定位口穿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框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组件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盖设于所述第一主梁、所述第一支梁、所述第一支撑梁形成的框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架组件包括两个第二主梁以及至少两个第二支梁,所述第二主梁包括所述定位口以及所述定位孔,所述第二支梁的两端设有所述限位部,所述第二支梁的两端穿设于所述第二主梁的所述定位口,并将所述第二支梁两端的所述限位部伸入所述定位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框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架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支撑梁,所述第二支撑梁设于两个所述第二主梁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梁包括多个所述定位口,所述第二支梁通过所述第二支撑梁的所述定位口穿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框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架组件还包括多个顶板,所述顶板的周侧分别与所述第二主梁、所述第二支梁连接,或者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梁、所述第二支梁连接,所述第二主梁、所述第二支梁、所述第二支撑梁与所述顶板沿第一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以及连接框架,所述连接框架的表面设有所述定位口以及所述定位孔,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二立柱的两端设有所述限位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框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架包括两个第三主梁、至少两个第三支梁以及至少一个第三支撑梁,所述第三主梁包括所述定位口以及所述定位孔,所述第三支梁的两端设有所述限位部,所述第三支梁的两端穿设于所述第三主梁的所述定位口,并将所述第三支梁两端的所述限位部伸入所述定位孔;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框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沿第二方向连接于所述连接框架与所述第一框架组件之间,所述第二立柱相对所述第二方向倾斜连接于所述连接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组件之间。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框架装置,框架装置包括:第一框架组件;第二框架组件;以及连接组件,第一框架组件设置于连接组件的一侧,第二框架组件设置于连接组件的另一侧;第一框架组件、第二框架组件以及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表面、第二表面以及限位部,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相对,第一表面设有多个定位口,第二表面设有多个与定位口对应的定位孔,连接组件能够穿设于第一框架组件、第二框架组件的定位口并将连接组件的限位部伸入第一框架组件、第二框架组件的定位孔。本技术实施例的框架装置能够无需焊接即可快速组装。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鹏,刘远辉,雷朋飞,宗毅,蔡远登,吴海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131
技术公布日:2025/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